草原森林防火應關口前移
近段時間,我國西南地區持續幹旱,華北地區晴熱少雨,一些地區火險等級居高不下。從(cong) 雲(yun) 貴川等省區近來通報的森林火災案例警情看,因亂(luan) 丟(diu) 煙頭、焚燒雜草、燃放煙花、燃燒祭紙等群眾(zhong) 野外違規用火引發的失火案屢見不鮮。可見,草原森林防火工作沒有局外人,人人都是第一責任人,一定要築牢人民防線。
要加大宣講警示力度。每年春季都是森林火災頻發期,需要高度警惕。春季是群眾(zhong) 燒草、祭祀等野外用火行為(wei) 的高發時段,加上氣溫升高、幹旱等季節因素,導致火災風險高。從(cong) 往年數據看,去年我國共發生森林火災328起,其中3月份和4月份共發生147起,占全年總數的44.8%。
因此,一方麵要做好宣傳(chuan) 。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新媒體(ti) 等大眾(zhong) 宣傳(chuan) 平台,高火險期及時滾動發布防火安全提示,在重點部位增設宣傳(chuan) 標語橫幅、戶外廣告,做到宣傳(chuan) 到戶、發動到人,通過群眾(zhong) 自治引導移風易俗、改變危險用火習(xi) 慣;另一方麵要做好警示。堅持主動發聲、正麵發聲、權威發聲,積極回應社會(hui) 關(guan) 切,對近期發生的火災依法依規堅決(jue) 處罰,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及時通報肇事者處罰結果,發揮警示和震懾作用。
要從(cong) 體(ti) 製機製上提升基層應急能力。越早發現火災風險,越有可能減輕火災造成的危害。提升森林火災防控能力、切實保障森林資源和人民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必須盯緊森林滅火作戰的“打早、打小、打了”目標,防微杜漸。基層是防災、減災、救災的前沿陣地,加強火源管控,需切實把責任落到基層末梢。要加強基層鄉(xiang) 鎮規範化管理,積極推進基層共建共治共享,強化基層主體(ti) 責任。
具體(ti) 實施中,要“管”“考”“巡”結合,銜接好“防”與(yu) “救”的鏈條。要嚴(yan) 格農(nong) 事用火、生產(chan) 用火審批,切實用好林長製考核指揮棒、網格化管理和鄉(xiang) 鎮、村組末端防控工作的有益經驗,發揮聯戶聯保作用,加大常態化巡護、全天候巡查;要強化風險研判、隱患排查,綜合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實行24小時不間斷、全覆蓋監測,切實做到火情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
人人有責,人人履責,才能織起嚴(yan) 密的“防火網”。森林火災突發性強、破壞性大、撲救難度大,需要我們(men) 築牢人民防線,共護美好家園。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佘惠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