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新思想引領新征程丨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 一張現代化國家水網正加快建設

發布時間:2024-03-25 11:23: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要把水資源問題考慮進去。

  我國不斷推進現代化水網建設,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陽春三月,在京杭大運河河北滄州中心城區段,水麵波光粼粼,遊船穿梭其間。眼下,南水北調東(dong) 線一期北延應急供水工程向京杭大運河補水任務剛剛完成,大運河再次全線通水,曾經幹涸的河段如今煥發新生。

  河北省滄州市市民 朱國斌:前些年大運河沒水,經常沒水,雜草叢(cong) 生。現在,建得特別好,有水了,居民們(men) 都覺得特別好。

  如今,以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水係為(wei) 基礎,以南水北調東(dong) 、中、西線三條調水線路為(wei) 骨幹的國家水網建設,正在讓更多的江河相連相通,逐步解決(jue) 我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問題。

  “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2014年,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提出“節水優(you) 先、空間均衡、係統治理、兩(liang) 手發力”的治水思路。十年來,他多次就水資源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作出重要指示,在考察南水北調工程時,他提出要準確把握南水北調工程東(dong) 線、中線、西線三條線路的各自特點,加強頂層設計,優(you) 化戰略安排,統籌指導和推進後續工程建設;在考察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建設時,他提出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產(chan) ,發展節水產(chan) 業(ye) 。

  水利部規劃計劃司司長 張祥偉(we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治水思路,為(wei) 加快構建國家水網、保障國家水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十年來,統籌推進國家水網骨幹工程和各層級水網建設,水資源優(you) 化配置和供水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國家水網的加快建設,將在更大範圍實現水資源空間均衡,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國家水安全,支撐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

  水利部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十年來我國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超9000億(yi) 立方米。其中,2022年以來新建設的大型引調水工程和灌區,將新增供水能力190.7億(yi) 立方米,相當於(yu) 目前南水北調中線供水能力的2倍。

  如今,一張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現代化國家水網正在加快建設。

  今年,我國將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體(ti) 係,全麵提升流域防災減災能力。在江蘇淮安、鹽城,全長162.3公裏的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多點同時開工,加速建設;在海河流域、鬆遼流域,全麵完成水毀水利設施修複重建任務。

  今年,我國在加快實施國家水網骨幹工程的同時,還將推動省、市、縣級水網規劃建設,打通國家水網“最後一公裏”。目前,在省級水網先導區山東(dong) 臨(lin) 沂雙堠水庫等一大批調蓄水工程正加快建設。

  山東(dong) 省水利廳發展規劃處副處長 王佳甜:到“十四五”末,全省(將)新增供水能力10億(yi) 立方米,5級及以上河湖堤防達標率達到77%以上,水安全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今年,我國將加快推進國家水網智慧化建設。南水北調後續工程的首個(ge) 重大項目——“引江補漢”已進入全麵施工階段。在距離出口段施工隧洞200米的地方,數字孿生智能建造中心正運用科技力量為(wei) 水利工程建設賦能。這裏的數字孿生智能指揮係統,能夠提前預警、預判可能遇到的圍岩異常變化、突泥湧水等情況,確保施工的安全與(yu) 高效。

  如今,像這樣的數字孿生係統建設,已經相繼在七大流域開展。今年,我國還將推進第一批國家水網重要節點工程數字化改造,初步構建省級數字孿生水網平台,讓水利數據流動起來,實現共建共享。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水資源研究所副所長 趙勇:建設國家水網是一項全新的重大水利實踐,麵臨(lin) 一係列科技挑戰。接下來,我們(men) 要以水利科技創新為(wei) 引領,推動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的研發與(yu) 應用,加快發展水利新質生產(chan) 力,推動國家水網高質量建設發展。

  (總台央視記者 王琰 麗(li) 娟 凱博 李潔 建啟)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