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體驗雪域高原文化魅力 壤塘非遺精品亮相北海公園
中新網北京3月31日電 (記者應妮)“文化原鄉(xiang) ·福地壤塘——2024北京行”活動31日在北海公園闡福寺景區開幕。80餘(yu) 件非遺精品和200餘(yu) 件非遺文創產(chan) 品集體(ti) 亮相,涵蓋了唐卡、鑄銅、刺繡、陶瓷、石刻等多個(ge) 領域,展現壤塘深厚的文化底蘊。
壤塘,藏語意為(wei) “財神居住的地方”,位於(yu) 四川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西部,是康巴、安多、嘉絨三個(ge) 藏族支係的聚集地。這裏自然風光秀麗(li) ,文化資源豐(feng) 富。此次活動是壤塘縣與(yu) 北京首旅旅行發展有限公司戰略合作後的首場文化交流活動。
阿壩州非遺中心主任、非遺協會(hui) 會(hui) 長俄瑪塔介紹,阿壩州非遺資源豐(feng) 富,全州共有世界級非遺名錄4項、國家級非遺名錄20項、省級非遺名錄101項、州級非遺名錄552項、縣級非遺名錄1841項,非遺名錄項目總數共2518項,位列全省市(州)首位,躋身全國第一方陣。
壤塘縣在促進民族文化融合的同時,也緊跟時代腳步,積極探索“非遺+”發展模式,建成了壤巴拉非遺傳(chuan) 習(xi) 創業(ye) 園,集中保護、傳(chuan) 承、弘揚和開發包括唐卡、藏醫藥、陶藝、藏紙等在內(nei) 的16個(ge) 非遺項目。“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更多人了解和認識壤塘,感受壤巴拉文化的獨特魅力。”壤塘縣委副書(shu) 記孫宏斌說。
清華大學人文與(yu) 社會(hui) 科學高等研究所教授宋念申指出,在壤巴拉非遺文化傳(chuan) 承的培育方案裏,我們(men) 看到了一種工藝裏漢藏多個(ge) 傳(chuan) 統的吸收和融合。比如,唐卡工作室的學生會(hui) 接受宋畫山水、花鳥與(yu) 人物臨(lin) 摹的訓練,或者仔細學習(xi) 敦煌壁畫、永樂(le) 宮壁畫等美術史上的經典。其次,將漢地優(you) 秀的非遺工藝傳(chuan) 承教給有活力的藏族年輕人,對於(yu) 工藝交流、文化傳(chuan) 承、民族融合都具有極大的意義(yi) 。刺繡工作室的學生不僅(jin) 習(xi) 得了堆繡這樣的藏族傳(chuan) 統工藝,還跟隨蘇繡大師繼承了緙絲(si) 技藝,並對刺繡唐卡進行全新創作。“可以說,打造創新性、高質量、高品質的工藝產(chan) 品是目前傳(chuan) 習(xi) 所的突出特色。正是由於(yu) 對於(yu) 過度商業(ye) 化的拒絕與(yu) 工藝傳(chuan) 統的尊重與(yu) 堅守,壤巴拉非遺傳(chuan) 習(xi) 所在十多年的時間裏風雨兼程、砥礪前行,終於(yu) 有了今日的發展圖景,培養(yang) 出了一批優(you) 秀的漢藏文化傳(chuan) 承人才。”
首旅旅行黨(dang) 委副書(shu) 記、總經理王震表示,希望通過創新“旅遊+”係列產(chan) 品與(yu) 服務,為(wei) 旅遊行業(ye) 提供更多的創新元素。
據悉,此次活動由中共壤塘縣委、壤塘縣人民政府聯合北京首旅旅行發展有限公司共同主辦。活動將持續至4月21日,活動期間還將舉(ju) 辦多場文化講座、非遺技藝展示、地方美食推介活動,讓市民和遊客更深入地了解壤塘。(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