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探訪海派中醫文博館:在千年新場古鎮與中醫藥老物件相遇

發布時間:2024-04-08 14:4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4月7日電 (記者 陳靜)清末至民國的中藥厚樸飲片和中藥四連瓶、民國時期浦東(dong) 三聽堂掛號簽、中西醫匯通流派巨擘陸淵雷先生繪製的書(shu) 法扇麵、民國時期的如意丹和行軍(jun) 散……

  記者7日來到有近1300年曆史的古鎮——新場,探訪不久前剛剛開幕的海派中醫文博館。沿著新場古鎮的石板路,記者走進位於(yu) 新場海派中醫文化基地之中的海派中醫文博館。

  在漫長的曆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的祖先創造了燦爛的醫藥科學和醫療技術。據介紹,海派中醫文博館中的老物件種類囊括了中藥炮製工具、計量工具、醫療器具和徽章證書(shu) ,是清末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藥店經營、院校建製、名醫往來的縮影。在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長賈楊看來,中醫藥老物件是見證中醫藥曆史發展的寶貴財富。

  記者看到,仙聖堂的藥方雕版,上麵的字是反過來的。賈楊介紹,這是過去的中藥老字號專(zhuan) 門製作藥方的雕版,印的時候是倒扣過來印在紙上的。老藥號把藥方印好後,發給老百姓,傳(chuan) 授如何用中醫的方法處理日常疾病。

  這位多年研究中醫文獻的專(zhuan) 家對館內(nei) 的諸多展品如數家珍:印有童涵春堂標識的中藥厚樸飲片貨樣表明了交易時貨品的規格;吳縣國醫學會(hui) 職員證好比如今的工作證,除了醫生的個(ge) 人信息,還標注了其醫學專(zhuan) 長,比如:內(nei) 科、外科等;民國時期著名中醫陸淵雷除了醫術精湛,還精通琴棋書(shu) 畫,館內(nei) 展示的書(shu) 法扇麵畫麵簡潔,但彰顯深厚的文化底蘊……

  據悉,海派中醫文博館是在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hui) 與(yu) 上海市中醫藥管理局直接指導下,由上海市中醫文獻館與(yu) 新場鎮人民政府共同打造。創辦於(yu) 1956年的上海市中醫文獻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唯一以館員製為(wei) 特色、稱謂為(wei) “館”的中醫文獻研究機構。從(cong)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至今,上海市中醫文獻館承擔了大量中醫古籍、醫史及臨(lin) 床文獻的研究工作,比如,由陳蘇生、董廷瑤等名老中醫組成學術繼承小組,承擔《醫林繩墨》《神灸經論》等5種中醫古籍的校勘;對《喻嘉言醫學全書(shu) 》《章太炎全集(八)醫論集》《病機匯論》等多部明清及近代醫著進行了點校和出版。因此,該館留下了許多珍貴的圖片和資料。

  在海派中醫文博館,賈楊為(wei) 記者介紹了丁氏膏藥紀念盒。“在海派中醫流派傳(chuan) 承中,以內(nei) 科特色為(wei) 主的丁氏內(nei) 科是其中一個(ge) 著名的流派。”賈楊說,上海市中醫文獻館研究發現,原來,在外治方麵,丁氏內(nei) 科也有使用藥膏的傳(chuan) 統。在海派中醫文博館中展出的是一套丁氏膏藥完整包裝,並配有說明書(shu) 。賈楊表示,這說明當時海派內(nei) 科中醫流派涉及病種已經很廣,對外治法也有獨到見解。

  在海派中醫文博館中,有一本《瘧疾專(zhuan) 輯》。賈楊告訴記者,這是當年上海市中醫文獻館的老館員們(men) 出版的係列叢(cong) 書(shu) 中的一本。“這本書(shu) 為(wei) 後來屠呦呦團隊提供了借鑒。”賈楊解釋,書(shu) 中講述了青蒿的有效使用方法。《瘧疾專(zhuan) 輯》裏記載了在《肘後備急方》中青蒿如何充分發揮藥效方法:用水浸後再絞汁給患者服用。受此啟發,屠呦呦團隊探索采用乙醚低溫提取法,提取青蒿素,獲得極好的殺滅瘧原蟲的效果。

  海派中醫以“海納百川、兼容並蓄、敢為(wei) 人先、揚棄創新”為(wei) 其鮮明特色。海派中醫文博館為(wei) 何“花落”在新場?賈楊解釋,其實,具有千年曆史的新場古鎮也與(yu) 中醫藥文化有著很深的曆史淵源。據了解,新場的中醫藥業(ye) ,在宋元時期初具規模,明清時期漸趨興(xing) 盛,湧現出《山居要覽》作者楊瑀、禦醫沈政、太醫院吏目倪邦奇等中醫界名人,催生了原南匯縣最古老的藥店——新場奚長生藥店。《上海醫藥誌》稱其“是上海有文字記載最早的民間中藥店,自製的紫金錠在明代後期名播江南”。

  到了近現代,新場中醫藥業(ye) 在激烈的行業(ye) 競爭(zheng) 中起伏不定,但始終名醫輩出。據記載,彼時新場古鎮上,在藥號坐堂或私人診所、醫寓行醫的中醫師有近30人,其中不乏張榮伯、陳濟川、顧吉甫、高若溪等名醫。

  如今,正值春盛,桃花香溢。做中藥香牌、製作桃花版畫、製作桃花箋紙……一係列與(yu) 中醫相關(guan) 的文創活動正在新場舉(ju) 行。今後,海派中醫文博館將舉(ju) 辦豐(feng) 富多彩的青少年體(ti) 驗活動,進一步開展中醫和傳(chuan) 統文化科普和推廣。據透露,目前上海市中醫文獻館正在開發與(yu) 中醫藥相關(guan) 的線上遊戲,吸引更多年輕人的關(guan) 注。

  據悉,隨著上海市中醫文獻館在新場建設“海派中醫文化基地”,亞(ya) 洲一流的中醫特色醫學中心建成啟用,賈楊表示,新場古鎮中醫藥業(ye) 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完)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