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豹》“回家” 觀影民眾熱烈掌聲致敬萬瑪才旦
中新社西寧4月7日電 (記者 李江寧)“《雪豹》把具體(ti) 、高難度特效製作的手法運用到電影裏去,開創了在藏族電影中運用電影技術的先河,我相信通過這部電影,所有藏族電影人都看到了一個(ge) 更大的希望和未來的方向。”7日,《雪豹》執行導演久美成列向中新社記者表示。
6日,《雪豹》青海省自然文學協會(hui) 專(zhuan) 場展映及映後主創見麵會(hui) 在西寧舉(ju) 行。影展現場座無虛席。電影放映過程中,觀影民眾(zhong) 時而會(hui) 心一笑,時而感動落淚。影片放映結束時,全場民眾(zhong) 為(wei) 這部溫暖感人的影片送去了熱烈的掌聲,對已故導演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電影《雪豹》是中國青海已故藏族導演萬(wan) 瑪才旦的第8部藏語電影,也是萬(wan) 瑪才旦的遺作,於(yu) 4月3日在中國上映。
萬(wan) 瑪才旦1969年12月出生於(yu)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貴德縣,是知名導演、作家,被譽為(wei) “中國百年影史藏族母語電影的開創者”。2023年5月8日,萬(wan) 瑪才旦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離世,享年53歲。
據悉,電影《雪豹》創作曆經三年時間,故事發生在海拔四千米的青藏高原,講述了一隻雪豹咬死牧民羊圈裏的九隻羯羊後,大兒(er) 子堅持囚禁懲罰雪豹,父親(qin) 和小兒(er) 子則認為(wei) 應該將雪豹放生,父子之間爭(zheng) 執不下,由此,記者、調解人員等處於(yu) 不同立場的角色相繼登場,展開一次關(guan) 於(yu) 生存與(yu) 規則、執念與(yu) 釋懷的激烈對峙。
“這部電影源於(yu) 我父親(qin) 聽到的一起真實發生的事件,雪豹跳進羊圈,牧民不知道該放歸還是把雪豹打死,我父親(qin) 很敏感地捕捉到了這種困境,所以以雪豹為(wei) 一個(ge) 引子,去映射當下社會(hui) 很多我們(men) 不太能夠解決(jue) 的問題。”萬(wan) 瑪才旦的兒(er) 子久美成列代替父親(qin) 講述了《雪豹》的創作靈感。
久美成列認為(wei) ,現代電影技術十分適合在民族文化電影中運用,特效技術可以形象生動的表達呈現出神話中的故事,或與(yu) 精神相關(guan) 的故事。
青海省作家協會(hui) 副主席馬海軼觀影後說:“電影最後,雪豹向片中主人公告別,我把它看作是萬(wan) 瑪才旦導演向我們(men) 的一次留影,他走向了原野,同時他又深深地留在我們(men) 心間。”(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