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興:以中國芭蕾向全球傳遞中華風韻
中新網蘇州4月7日電(記者 鍾升)清明假期,國家一級演員、蘇州芭蕾舞團團長王全興(xing) 依舊忙個(ge) 不停。2024年正值中國與(yu) 馬來西亞(ya) 建交50周年,4月8日起,蘇州芭蕾舞團將赴馬來西亞(ya) 、新加坡巡演。確認舞台布置、指導演員動作……為(wei) 了向海外觀眾(zhong) 呈上完美的中國芭蕾表演,王全興(xing) 不遺餘(yu) 力。
對於(yu) 中國來說,芭蕾舞是完完全全的外來文化。進入中國之初,曾有人批評芭蕾舞:“大腿滿台跑,工農(nong) 兵受不了。”從(cong) 國人“受不了”,到如今走出國門對外展示中華風韻,這一轉變,令王全興(xing) 感慨不已。
“1964年,第一部具有鮮明中國風格的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jun) 》上演。這標誌著中國有了屬於(yu) 自己的芭蕾,芭蕾也就此在中國紮下根。到今年正好是60年。”對於(yu) 王全興(xing) 來說,這部舞劇也有著獨特的意義(yi) ,在他的辦公室中掛著一幅《紅色娘子軍(jun) 》的劇照,照片中飾演洪常青的王全興(xing) ,動作灑脫而充滿張力。為(wei) 了演好這個(ge) 角色,他認真學習(xi) 了傳(chuan) 統的京劇,將京劇中的“唱念做打”與(yu) 芭蕾結合起來,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從(cong) 《紅色娘子軍(jun) 》開始,中國芭蕾不斷進行新的嚐試。2022年,由蘇州芭蕾舞團創排、講述“兩(liang) 彈一星”精神的大型原創芭蕾舞劇《壯麗(li) 的雲(yun) 》上演,成為(wei) 中國首部科技題材芭蕾舞劇,引發了觀眾(zhong) 陣陣共鳴。其中極具江南特色的雨簾舞、蘇繡舞,更是讓人們(men) 看到,西方的芭蕾可以跳出東(dong) 方的典雅。
《大紅燈籠高高掛》《祝福》《紅樓夢》……在王全興(xing) 與(yu) 同仁的努力下,越來越多的中國故事被改編成芭蕾舞劇,並隨著芭蕾舞團的海外巡演,為(wei) 世界各地的觀眾(zhong) 所了解。2023年,蘇州芭蕾舞團攜特色劇目《憶江南—芭蕾精品薈萃》應邀前往西班牙與(yu) 阿爾及利亞(ya) 演出。王全興(xing) 回憶:“在西班牙演出時,現場座無虛席,劇中獨有的江南風韻,令沒有到過中國的海外觀眾(zhong) 也為(wei) 之傾(qing) 倒。演出結束後觀眾(zhong) 給予了持久而熱烈的掌聲與(yu) 歡呼聲,演員謝幕多達7次。”
“芭蕾舞是一種全世界通用的肢體(ti) 語言、文化語言。我們(men) 可以通過這門語言,向海外弘揚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從(cong) 業(ye) 多年,王全興(xing) 始終堅持“兩(liang) 條腿走路”,一邊將歐美經典作品引入國內(nei) ,同時堅持從(cong) 本國文化土壤中汲取精髓,將傳(chuan) 統戲曲、少數民族舞蹈等的動作融入芭蕾之中,以帶有中華文化基因的芭蕾,在國際舞台自信起舞。(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