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藝術家蔣正楊作品展開幕 探索空間哲學的創新表達
中新網北京4月7日電 (記者 劉雙雙)空間映像,穿越時空。4月6日,“空間映像:從(cong) 形象到符號的探索——蔣正楊作品展”在北京798國際藝術交流中心開幕。作品以建築空間為(wei) 切入點,又超越空間本身,以視錯覺、折疊等探索手法把空間的客觀存在和主觀感知融為(wei) 一體(ti) ,給觀眾(zhong) 帶來不一樣的藝術享受。
青年藝術家蔣正楊出生於(yu) 湖南長沙,畢業(ye) 於(yu) 同濟大學藝術設計專(zhuan) 業(ye) ,留學意大利,旅居荷蘭(lan) ,曾任教於(yu) 中央美院(中法)藝術與(yu) 設計管理學院,係上海市美術家協會(hui) 會(hui) 員。蔣正楊在深圳美術館等藝術機構舉(ju) 辦過個(ge) 人展覽,獲國家藝術基金青年創作人才資助,入選中國文聯青年文藝創作扶持計劃,出版個(ge) 人作品集《記憶深處的鄉(xiang) 愁》等。
本次展覽學術主持、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yu) 教育學院院長餘(yu) 丁認為(wei) ,蔣正楊的作品將其設計功底與(yu) 繪畫語言完美融合。“她的作品是具有當代性的,我們(men) 在談到當代這個(ge) 詞匯時是一個(ge) 時間性、觀念性的概念,但對於(yu) 藝術家個(ge) 人而言,其實是一種創新與(yu) 探索的狀態。我在蔣正楊的作品當中看到了她的這種追求。”
熟知蔣正楊創作曆程的中國美術家協會(hui) 水彩藝委會(hui) 主任陳堅稱,畫家開始把原先水彩寫(xie) 實的繪畫語言轉換成了抽象的符號性語言,形成一種隱喻,很有創新精神,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中國美術批評家年會(hui) 秘書(shu) 長、策展人楊衛表示:“蔣正楊的作品巧妙地融合了現代設計,呈現出波普化視覺特征,展現出結構之美,並植入了強烈的當代觀念,融入生活暢想與(yu) 夢幻意識,有著強烈的超現實意味。”
中央美術學院研究生院負責人葛玉君表示:“蔣正楊的作品張力十足,既有對傳(chuan) 統的致敬,又有對機械化時代的對抗,很好地反映了當下年輕人成長曆程當中所麵臨(lin) 的一種複雜語境。”
在《藝術》雜誌社總編輯劉人島看來:“蔣正揚將設計構成與(yu) 色彩形式巧妙結合,打散再構成,展現了空間感中抽象與(yu) 具象的交融。作品既有夢幻朦朧,又有清晰明朗,剛柔並濟,十分獨特。”
“從(cong) 蔣正楊畫作中,我窺見了她對生活的熱愛與(yu) 溫暖。這正是她畫作獨特價(jia) 值所在——以生活的熱情與(yu) 暖意,追求抽象藝術表達。”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hui) 副主席傅謹如此評價(jia) 。
湖湘文化是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敢為(wei) 人先的精神特質。從(cong) 小受湖湘文化耳濡目染的蔣正楊更願意去突破和嚐試一些新的東(dong) 西。對她來說,繪畫更像是一種思考和生活的方式,需要與(yu) 觀眾(zhong) 產(chan) 生共鳴、與(yu) 時代有所呼應。
蔣正楊希望,通過此次展覽對近年探索空間哲學的視覺表達做一個(ge) 回顧,嚐試運用新材料、新表達方式等展開創作,進一步深化對空間以及藝術的理解,並為(wei) 自己的創作注入新的活力。
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4年5月3日。(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