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經濟工作這樣幹——長治篇】發揮資源能源優勢 奮力走在中部地區崛起前列
3月26日,長治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四次會(hui) 議舉(ju) 行,大會(hui) 宣布,2023年長治地區生產(chan) 總值完成2806.2億(yi) 元,增長5.6%,經濟總量保持全省第二,主要指標增速連年高於(yu) 全省平均水平。長治用行動證明,能夠在經濟轉型中扛起使命擔當,能夠為(wei) 山西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事非經過不知難,GDP從(cong) 2011年破千億(yi) 到2021年突破兩(liang) 千億(yi) ,長治用了10年。作為(wei) 全國首批老工業(ye) 城市和資源型城市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示範區,長治始終堅持積極探索與(yu) 精準破題,推動了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向綠色、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向鏈式、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向集群的多維度發展。再用5年時間力爭(zheng) 突破3000億(yi) 元,綜合實力在中部87個(ge) 地級市中進入前20強,這是長治早在兩(liang) 年前就定下的目標,今年長治的地區生產(chan) 總值預期增長為(wei) 6%,又一個(ge) 滿弓緊弦、加壓奮進的目標。
煤炭大市邁向能源強市
建設全國資源型城市轉型升級示範區
3月的春風吹綠大地,長子縣仙翁山風電場,風電機組排排聳立,吹麵不寒的楊柳春風,為(wei) 這裏帶來每天90萬(wan) 千瓦時的“綠電”。同處長子的100MW智慧光儲(chu) 發電項目現場,數不清的光伏板向陽列陣,這片“藍色海洋”今年6月將實現全容量並網。還是長子,國內(nei) 裝機容量最大的低熱值煤發電機組,在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後,仍向著能耗更低、環境更友好發起二次“衝(chong) 鋒”;與(yu) 此同時,一個(ge) 總裝機容量120萬(wan) 千瓦的抽水蓄能電站,也在這裏建設得熱火朝天。 “風光水火儲(chu) ”一體(ti) 化項目,這是長子縣的手筆,也是長治市的破題。地處太行山腹地,身為(wei) 老工業(ye) 城市,在要素流動、產(chan) 業(ye) 結構、發展活力等方麵還有短板。資源型城市如何實現“大象轉身”?這兩(liang) 年,長治一直在修煉內(nei) 功,按照“穩煤優(you) 電、增氣上新、降碳提效”的工作思路,聚焦增強能源供應鏈安全性和穩定性,著力規劃建設多能融合的新型能源體(ti) 係,加快能源革命步伐,推動從(cong) 煤炭大市向能源強市轉變。
建設能源強市,長治有基礎。去年全市實施綠色開采的煤炭礦井累計20座,占生產(chan) 煤礦數量的20.2%,先進產(chan) 能占比達到93%。不久前的長治市委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推動長治市經濟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是把煤炭這篇文章做深做透。眼下的長治,正加快煤炭的綠色開發利用,持續提高煤炭供給的體(ti) 係質量,統籌推進煤炭與(yu) 數字技術一體(ti) 化,新的目標裏,今年將建成14座智能化礦井,120萬(wan) 噸/年及以上生產(chan) 煤礦智能化改造全部開工,推廣煤炭綠色開采,推進標準化升級改造,力爭(zheng) 在2025年實現綠色開采煤礦30座,到2027年全市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
建設能源強市既是一種責任,也是一係列務實的行動。聚焦“規模適度、安全可靠、綠色低碳、引領創新、效益顯著”總體(ti) 目標,長治在降低煤炭生產(chan) 成本、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做好煤炭產(chan) 銷儲(chu) 運大文章、建設新型能源體(ti) 係、構建高效用能模式、健全能源創新體(ti) 係、完善能源領域治理方麵不斷發力,發展了高端精細煤化工,實現煤炭由燃料向原料、材料、終端產(chan) 品轉變,建設了全國煤炭交易中心長治交易專(zhuan) 區,健全了煤炭儲(chu) 備體(ti) 係,推動煤電和新能源優(you) 化組合,加強能源科技創新平台建設,展開重點領域技術攻關(guan) 、科技成果轉化和應用示範,加快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
厚植新質生產(chan) 力成長土壤
以一流產(chan) 業(ye) 生態“鏈”出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圍繞建設全國LED產(chan) 業(ye) 之都,深入研究土地、人才、金融等生態要素,創設LED產(chan) 業(ye) 專(zhuan) 門支持政策,促進產(chan) 業(ye) 高度集聚;全力打造十大專(zhuan) 業(ye) 鎮、重點培育十大產(chan) 業(ye) 鏈,轉型發展新動能不斷壯大;為(wei) 高端裝備製造業(ye) 集聚發展提供要素支撐……近年來,著力構建產(chan) 業(ye) 生態,長治做了大量工作,但與(yu) 發達地區、領域前沿相比,還隻是微觀小生態,或局限於(yu) 一個(ge) 地域,或局限於(yu) 某個(ge) 產(chan) 業(ye) 。 “全力構建一流產(chan) 業(ye) 生態,加快提升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聚力。”長治市委經濟工作會(hui) 議把產(chan) 業(ye) 生態打造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圍繞這個(ge) 目標,全麵推動政、產(chan) 、學、研、金、介、用七個(ge) 要素提質增效、提檔升級。也許我們(men) 可以簡單地理解為(wei) 政府創優(you) 環境、產(chan) 業(ye) 成群成鏈、學校培育人才、科研提供技術、金融資金保障、科技強化服務、成果加速轉化,但這七大要素資源的融合與(yu) 貫通,無疑為(wei) 長治打造創新創業(ye) 價(jia) 值實現地、產(chan) 業(ye) 集聚理想棲息地提供了條件與(yu) 基礎。
LED產(chan) 業(ye) 是長治最具代表性的優(you) 勢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不久前,長治正式出台《長治市激勵LED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實施辦法》,圍繞項目建設、設備購置、高附加值LED產(chan) 品推廣、產(chan) 業(ye) 鏈智能化升級改造、LED產(chan) 業(ye) 人才隊伍建設等方麵,強化政策扶持,支持LED產(chan) 業(ye) 延鏈、強鏈、補鏈,將LED產(chan) 業(ye) 培育成布局科學合理、供應鏈完整高效、技術優(you) 勢明顯的產(chan) 業(ye) 集群。山西高科華燁電子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個(ge) 辦法能解決(jue) 目前產(chan) 業(ye) 鏈中大部分企業(ye) 發展麵臨(lin) 的難點堵點,讓正進行的項目布局和擴產(chan) 擴規有了底氣,今年將完善MLED COB新型顯示領域技術和產(chan) 品,為(wei) 長治培育數百億(yi) 級LED產(chan) 業(ye) 集群貢獻更大力量。
涵養(yang) 一流產(chan) 業(ye) 生態,長治沒有停留在傳(chuan) 統的土地、稅收等政策優(you) 惠層麵,而是強化高標準市場體(ti) 係建設,塑造與(yu) 現代經濟相融互促的文化優(you) 勢,加快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建立健全行業(ye) 行規,完善內(nei) 部協調機製,促進產(chan) 業(ye) 健康發展。立足產(chan) 業(ye) 發展融通創新,聚焦製造業(ye) 振興(xing) 升級,為(wei) 原有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夯基固本、為(wei) 新的競爭(zheng) 優(you) 勢積蓄動能,圍繞主導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逐個(ge) 營建子生態,把產(chan) 業(ye) 生態理念融入服務業(ye) 提質增效和特優(you) 農(nong) 業(ye) 發展,用充足的陽光、豐(feng) 沛的雨露、肥沃的土壤,讓產(chan) 業(ye) 更優(you) 、生態更好、核心競爭(zheng) 力更強。
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業(ye)
爭(zheng) 當全省數字化轉型發展排頭兵
卓怡恒通生產(chan) 車間內(nei) ,從(cong) 主板生產(chan) 到整機生產(chan) ,工人們(men) 正鉚足幹勁趕製訂單。在這裏,企業(ye) 根據上遊客戶CPU芯片性能要求,個(ge) 性化定製主板設計,完成整機生產(chan) ,實現研發、主板生產(chan) 、整機組裝和零部件生產(chan) 一條龍製造。2億(yi) 元到4.8億(yi) 元,這是2023年長治卓怡恒通產(chan) 值翻番的數字體(ti) 現。該公司製造中心負責人聞強說:“今年,我們(men) 的目標是產(chan) 值達到7億(yi) 元。”
產(chan) 業(ye) 版圖還在擴大,年產(chan) 18萬(wan) 台計算機、算力服務器的智能製造生產(chan) 線已完成初步建設,4月可實現批量生產(chan) 。全國最大的單體(ti) 玻璃蓋板工廠正在做投產(chan) 前的設備安裝,這是我省第一條微晶玻璃生產(chan) 線和第一條UTG折疊車載中控玻璃生產(chan) 線。“山西第一”“全國最大”展示著長治市數字產(chan) 業(ye) 發展的底氣,也帶動著一批數字產(chan) 業(ye) 化項目的成長。
把數字經濟作為(wei) 轉型發展的重要抓手,長治市強化數字轉型賦能,去年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chan) 值實現198.93億(yi) 元,初步形成以龍芯中科為(wei) 核心的信創產(chan) 業(ye) 集群和以凱鬆電子、立訊精密為(wei) 龍頭的電子信息製造產(chan) 業(ye) 集群。
今年是長治市項目建設年,也是推動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一年。圍繞數字產(chan) 業(ye) 化、產(chan) 業(ye) 數字化、治理數字化、數據價(jia) 值化,加快數實融合、數智賦能,長治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力爭(zheng) 數字經濟規模增長15%以上,爭(zheng) 當全省數字化轉型發展排頭兵,培育3個(ge) 省級以上智能製造示範項目,申報國家級千兆城市,推動5G信號進一步向農(nong) 村覆蓋。數字之下,我們(men) 看到的是,高新區信創產(chan) 業(ye) 園、長治中關(guan) 村科技園等項目的火熱建設,傳(chuan) 感器、無人機、電子元器件、智能機器人等產(chan) 品研發和產(chan) 業(ye) 化生產(chan) 的統籌布局,不斷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和長治數字底座的建設。
奔湧而來的數字浪潮,不僅(jin) 打造了長治數字產(chan) 業(ye) 新興(xing) 增長極,也實現了數字賦能的社會(hui) 全方位發展,與(yu) 阿裏雲(yun) 智能集團等企業(ye) 合作,構建更大範圍的數字產(chan) 業(ye) 生態;推進煤焦冶電和傳(chuan) 統裝備製造業(ye) 數字化改造;推動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經營、管理和服務全產(chan) 業(ye) 鏈數字化轉型,加快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在建築領域融合應用;推動服務業(ye) 向平台型、智慧型、共享型發展……越來越多的行業(ye) 企業(ye) 乘“數”而上,從(cong) 數字化轉型中尋找新突破、拓展新空間,全麵引領產(chan) 業(ye) 體(ti) 係的優(you) 化升級。
3月29日,長治兩(liang) 會(hui) 勝利閉幕,這是一個(ge) 決(jue) 定後程的起步,也是一個(ge) 關(guan) 乎全局的開局。本就四季分明的長治,此刻屬於(yu) 春天的景象更加明顯,太行山巔春風浩蕩,濁漳河畔春潮湧動,城市中春暉透暖,鄉(xiang) 村裏春雨浸潤。向前奔跑得越快,春天就越早來到身邊。向上攀登得越高,春光就更多照在身上。長治市十五屆人大四次會(hui) 議閉幕會(hui) 上,長治市委書(shu) 記陳耳東(dong) 表示,當前的長治得天時、有地利、聚人和,沒有理由不走在中部地區崛起的前列。(記者李家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