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億人次出遊 全國多地文旅消費釋放新活力
人民網北京4月7日電 (記者許維娜)“這個(ge) 假期,國內(nei) 出遊人數創新高,各地景區相繼開啟‘人從(cong) 眾(zhong) ’模式。”一位旅遊行業(ye) 從(cong) 業(ye) 者告訴記者,今年清明節假期的旅遊熱潮進一步凸顯了我國旅遊業(ye) 的蓬勃發展勢頭。
春意盎然的假日,漫步於(yu) 田園間,賞春光、觸春意,與(yu) 大自然親(qin) 密無間,釋放心靈的束縛;閑庭信步於(yu) 熱鬧市集,品佳肴、覓珍饈,感受地方文化、沉醉風土人情;沉浸於(yu) 人文景觀之中,遊曆古跡、探幽尋勝,豐(feng) 富經曆、拓寬視野……清明節假期,許多人選擇在旅遊出行中歡度節日、享受生活。
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2024年清明節假期3天,全國國內(nei) 旅遊出遊1.19億(yi) 人次,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11.5%;國內(nei) 遊客出遊花費539.5億(yi) 元,較2019年同期增長12.7%。全國文化和旅遊市場安全平穩有序。
據文化和旅遊部介紹,清明寄相思,各地延續“返鄉(xiang) 祭祖”“緬懷英烈”傳(chuan) 統,山西、廣東(dong) 、重慶、四川等多地紅色旅遊景區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廣大遊客通過參觀遊覽、雲(yun) 祭掃、參加主題文化活動等多種形式緬懷革命先烈、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交通運輸部數據顯示,清明節假期,預計全社會(hui) 跨區域人員流動量超7.5億(yi) 人次,日均超2.5億(yi) 人次,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長56.1%,比2019年同期日均增長20.9%。
中國民航局數據顯示,4月4日至6日,全國民航預計累計保障旅客510.15萬(wan) 人次,日均170.05萬(wan) 人次;預計保障航班超4.6萬(wan) 班,日均超1.5萬(wan) 班。
“飄紅”的假日經濟折射出中國經濟強大的韌勁和旺盛的活力。以北京為(wei) 例,2024年清明小長假期間,北京假日旅遊市場各項指標全麵增長,全市接待遊客總量903萬(wan) 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84.5%,比2019年增長8.5%;實現旅遊收入105億(yi) 元,同比增長60.1%,比2019年增長8.6%。踏青賞花、自駕賞春、周邊賞景、拚假連遊等成為(wei) 北京市今年清明假期出遊主旋律。
炫酷潮玩首鋼園、門頭溝小院的悠閑時光、舟通大運河·潮尚文化遊……清明期間,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推出了9條清明微度假主題遊線路,邀市民遊客到京郊“微度假”目的地踏青賞花、摜牌遛娃,將踏青賞花與(yu) 休閑方式、主題玩法相結合,為(wei) 市民遊客帶來別樣春季出遊體(ti) 驗。
記者梳理發現,河南開封和甘肅天水在清明節期間的旅遊熱度持續升溫,成為(wei) 新熱門目的地。同時,自駕遊、騎行遊和徒步遊已成為(wei) 節假日旅遊的熱門選擇,特別是短途遊、周邊遊和本地遊,深受遊客喜愛。
據文化和旅遊部介紹,泰安、淄博、天水、開封、景德鎮等地遊客量漲幅超過50%。全國各地市政公園、郊野公園、主題公園和遊樂(le) 園、曆史文化街區、商圈、重點旅遊村鎮等迎來遊玩熱潮,賞花、踏青、鄉(xiang) 村、露營、美食等主題遊需求旺盛。
記者梳理多個(ge) 旅行平台數據發現,外出踏青、戶外野遊仍是假期熱門的出遊主題。來自攜程方麵的數據顯示,不少旅客選擇利用小長假出遊放鬆身心,假期期間,國內(nei) 本地遊、周邊遊訂單分別同比增長211%、350%;回鄉(xiang) 祭祖傳(chuan) 統則帶熱鄉(xiang) 村微旅遊,鄉(xiang) 村遊訂單同比增長239%。
連日來,全國“賞花經濟”與(yu) “春日經濟”熱度持續攀升。攜程數據顯示,賞花類景區門票訂單同比呈現391%的漲幅。洛陽牡丹節、林芝桃花節、天津海棠花節、婺源油菜花節、石家莊梨花節等多地的花卉節,也使目的地熱度倍增。
“這幾天春光正好,天氣不冷不熱。我們(men) 在花叢(cong) 邊拍照留念,並沿著綠道散步,周圍的生機讓我們(men) 的心情都變得愉悅,感覺非常幸福和舒適。”北京市民鄭女士向記者分享了她與(yu) 家人利用假期一同外出賞花踏青的愉快經曆。
在社交平台上,國風穿搭、新中式、華服妝造等成為(wei) 賞花遊的熱門關(guan) 鍵詞,展現了中華傳(chuan) 統文化的魅力與(yu) 活力。飛豬數據顯示,假期期間國風賞花熱度同比去年大增近3倍,其中杭州、蘇州、無錫、洛陽、武漢等是國風賞花遊熱門城市,不少熱門賞花景點附近的妝造門店都排起了長隊。
薺菜、蕨菜、野蔥、水芹菜、折耳根……清明節假期,許多年輕人熱衷於(yu) 參與(yu) 戶外采摘時令野菜的活動。此類活動被形象地稱為(wei) “打野”,原是遊戲常用詞,現已被賦予新的內(nei) 涵,包含了踏青徒步、野外嚐鮮、親(qin) 子出遊等多種元素。據飛豬數據顯示,今年清明節假期,與(yu) 徒步、采摘等相關(guan) 的“打野”型體(ti) 驗活動熱度同比去年增長超過兩(liang) 倍,顯示出其迅速走紅的趨勢。
同時,公園作為(wei) 最簡單的戶外遊選擇之一,也頗受大眾(zhong) 歡迎。攜程數據顯示,公園類景區搜索熱度同比增長超30%,不少遊人感歎熱門公園幾乎“沒地方落腳”。
旅遊群體(ti) 年輕化催生了年輕化的旅遊新時代。去哪兒(er) 數據顯示,今年清明假期期間,平台上18-25歲群體(ti) 旅客占比超20%,是最活躍的出遊群體(ti) 。在去哪兒(er) 平台上,今年清明假期,天水、開封、泉州在“麻辣燙”“王婆說媒”“簪花遊”特色文旅標簽帶動下,酒店預訂量同比增幅分別達到12倍、4.5倍、3.3倍,並且從(cong) 客源年齡看,00後是主力,占比近1/4。
去哪兒(er) 大數據研究院研究員肖鵬表示,隨著旅遊市場主體(ti) 年輕化,旅客對目的地的選擇呈現多元化趨勢,更加追求獨特且具有辨識度的產(chan) 品或場景。一條老街、一個(ge) 菜市場、一份獨特的美食,都可能成為(wei) 一座城市爆火的“引子”。從(cong) 地方層麵看,想將流量轉化為(wei) 消費,還需講誠信、重服務,用誠意和更好的服務打動旅客,實現口碑與(yu) 經濟效益雙豐(feng) 收。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