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西安共青團:多措並舉激勵青年奮發向上

發布時間:2024-04-11 14:58: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錢學森先生為(wei) 我國的導彈、火箭和航天事業(ye) 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他所展現的科學家精神指引我們(men) 砥礪前行……”在陝西省西安市高新第一中學錢學森生平業(ye) 績展覽館,2024屆14班講解員陳樂(le) 彥正向同學們(men) 講述錢學森的生平故事。

  為(wei) 了讓科學家精神、跨越時空的紅色故事、紮根西部的典型模範等“正能量”在團員和青年中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團西安市委通過線上“雲(yun) 課堂”和線下“大講堂”相結合的形式,舉(ju) 行宣講活動50餘(yu) 場,覆蓋青年3萬(wan) 餘(yu) 人。

  圍繞“思想旗幟、堅強核心、強國複興(xing) 、挺膺擔當”4個(ge) 主題,團西安市委廣泛動員全市21947個(ge) 團支部開展係列專(zhuan) 題學習(xi) ,紮實推進團員和青年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幹。

  在“講”中學

  “平時的練習(xi) 和講解,也是我學習(xi) 的過程。”陳樂(le) 彥告訴記者,每次講解時,錢學森以國為(wei) 重的精神都讓自己動容,“錢老讓我深刻感受到什麽(me) 是對祖國的愛,也堅定了未來以建設祖國為(wei) 己任的決(jue) 心”。

  走進錢學森生平業(ye) 績展覽館,一麵寫(xie) 著“弘揚科學家精神 科技強國奉獻人民”的展板上,袁隆平、鍾南山、屠呦呦等28位著名科學家的事跡成為(wei) 學生關(guan) 注的焦點。“學校的各類團日活動、主題班會(hui) 經常在展板前開展。”校團委負責老師張毅表示,由學生做講解員講述科學家的故事,更能讓學子沉浸式感受榜樣的力量。

  榜樣並非遙不可及,很多時候就在身邊。陳樂(le) 彥最初加入講解團,就是因為(wei) 身邊的榜樣。高一時,她剛入展覽館學習(xi) ,就被上一屆講解員自信、從(cong) 容的狀態深深觸動。從(cong) 那時起,陳樂(le) 彥心裏就埋下了成為(wei) 講解員的“種子”。通過學習(xi) 鍛煉,高二時,她順利通過學校篩選,實現了剛入校時的“小目標”。

  在西安市田家炳中學,校園廣播則是營造濃厚理論學習(xi) 氛圍的“陣地”。每天下午6點,“田中之聲”校園廣播都會(hui) 準時播放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青年的殷切囑托等內(nei) 容。

  “借助廣播站這個(ge) 大家都熟悉的平台,由青年講給青年聽,讓理論之聲在潛移默化中浸潤團員青年。”田家炳中學團委副書(shu) 記錢丹說,廣播站的每日播報內(nei) 容都由學生完成,他們(men) 通過寫(xie) 作深化對理論的感悟,聽眾(zhong) 則通過聆聽感受信念的力量。

  為(wei) 了“講”得有意思、“學”得有效果,團西安市委指導各區縣和市屬高校團組織製訂主題教育方案:育才中學聯合陝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成立了新時代中學生理論宣講團;臨(lin) 潼區華清中學成立了58個(ge) 學習(xi)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讀書(shu) 班……

  在“學”中練

  實踐是檢驗團員和青年能力和素質的最好“舞台”。西安高新一中2023屆模擬政協提案學生社團(也稱“橫渠社”)的7名學生,經過3個(ge) 月走訪調研,結合1504份調查問卷,思考形成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推進城市橋下空間科學利用的“提案”》。

  “在思政‘小課堂’與(yu) 社會(hui) ‘大課堂’的深度融合中,學生貼近社會(hui) ,了解國情民生,提升了對社會(hui) 發展的責任感和擔當意識。”該社團負責人張老師表示,學生們(men) 的實踐,也與(yu) “橫渠社”名稱背後的“橫渠四句”相呼應,“橫渠四句”即宋代鴻儒張載所作的“為(wei) 天地立心,為(wei) 生民立命,為(wei) 往聖繼絕學,為(wei) 萬(wan) 世開太平”。

  在張載創立的關(guan) 中書(shu) 院舊址上,西安文理學院師生探尋發現,張載在《西銘》中追求的“民胞物與(yu) ”“視天下無一物非我”與(yu) 當下“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價(jia) 值追求十分契合。西安文理學院因此成立“西銘社”,帶領團員和青年以支部討論、讀書(shu) 小組、座談交流等形式,深入挖掘《西銘》中的當代價(jia) 值,並通過誌願服務和研學活動,引導團員和青年親(qin) 身實踐。

  西安鐵路職業(ye) 技術學院則緊緊圍繞培養(yang) 多樣化人才、傳(chuan) 承技術技能、促進就業(ye) 創業(ye) 等內(nei) 容,將學生職業(ye) 規劃貫穿於(yu) 培養(yang) 全過程。在模擬麵試大賽、校園簡曆大賽、職業(ye) 生涯規劃大賽等一次次的以賽代練中,學生看清了自身的優(you) 勢與(yu) 不足。對機電技術專(zhuan) 業(ye) 學生肖媛媛來說,職業(ye) 生涯規劃掃清了她對未來的迷茫,並“相信自己能做出正確的職業(ye) 決(jue) 策,確定最佳的奮鬥目標”。

  在“練”中幹

  為(wei) 鼓勵學生實現更大目標,西安市田家炳中學利用藍田縣的鄉(xiang) 土文化教育基地,為(wei) 學生提升表達溝通能力提供平台。

  “在鄉(xiang) 村中學,培養(yang) 學生展示自我的信心和勇氣不可或缺,這份精神力量將引導他們(men) 在今後的多元化發展中把握機遇。”錢丹介紹,在藍田鄉(xiang) 土文化教育基地成立的近8年裏,累計有100餘(yu) 名學生團員擔任基地講解員,以“青年之聲”宣講具有本地特色的藍田故事和紅色文化。

  “紅二十五軍(jun) 中,十二三歲的‘紅軍(jun) 娃娃’有數百名之多。”站在藍田鄉(xiang) 土文化教育基地紅色館中的學生講解員表示,紅二十五軍(jun) 的故事,他會(hui) 一直講下去!

  當時代的“接力棒”傳(chuan) 遞到新一代青年手中,如何將先輩的精神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西安文理學院通過“師兄師姐傳(chuan) 幫帶”的方式,講述“最美三秦”西部計劃誌願之星田華葦、“基層就業(ye) 卓越獎”獲得者吳瓊等人的故事,激發學生投身西部的熱情。據最新統計,該校的2024年畢業(ye) 生在西部計劃招募摸排中,意向人數比往年提升了28%。

  “西安團組織將繼續加強分類指導,創新開展實踐活動,發揮先進青年典型的模範帶頭作用,展開更加廣泛的麵對麵宣講,帶動團員和青年奮發向上,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西安新篇章作出青春貢獻。”團西安市委書(shu) 記徐輝表示。

  嶽明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