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最後的貴族——烏菲齊館藏18世紀歐洲大師繪畫”在上海開幕
中新網上海4月11日電 (記者 張亨偉(wei) )4月11日,展覽“最後的貴族——烏(wu) 菲齊館藏18世紀歐洲大師繪畫”在上海東(dong) 一美術館開幕。
此次展覽是東(dong) 一美術館與(yu) 意大利烏(wu) 菲齊美術館“五年十展”合作項目的第四展,匯集了戈雅、提埃坡羅、加納萊托、布歇、夏爾丹等50餘(yu) 位藝術大師的作品,通過繪畫、貴族首飾、手工藝品、雕塑等多種形式,再現了美第奇家族留給世人的藝術遺產(chan) 。
東(dong) 一美術館執行館長謝定偉(wei) 表示:“兩(liang) 周前,我們(men) 剛在這裏為(wei) ‘提香·花神——烏(wu) 菲齊美術館威尼斯畫派珍藏展’揭幕,兩(liang) 個(ge) 展覽形成了兩(liang) 個(ge) 世紀的歐洲藝術史發展的前後呼應,觀眾(zhong) 可以從(cong) 中感受到18世紀的藝術時尚,是如何受到威尼斯流派影響,從(cong) 而逐發展形成的。”
據了解,18世紀是西方曆史上的一個(ge) 關(guan) 鍵時期。許多現代甚至當代的特征,都在此時開始形成。政治的革命、思想的啟蒙也催生了無數歐洲藝術史上最珍貴、最具象征意義(yi) 的作品。當時的藝術作品不僅(jin) 是美學上的藝術品,更是窺探藝術家思想、夢想和願望的窗口。
此次展覽共分五個(ge) 章節,圍繞“宮廷與(yu) 新社會(hui) 肖像”“風景畫、靜物畫與(yu) 風俗畫”“神話、曆史與(yu) 傳(chuan) 奇故事”“旅遊業(ye) 的誕生”和“地方特色與(yu) 遙遠國度的魅力”來展現18世紀的歐洲藝術藍圖。
其中,“宮廷與(yu) 新社會(hui) 肖像”單元呈現的是十八世紀繪畫藝術中的肖像畫是如何體(ti) 現當時的社會(hui) 變革的。在那個(ge) 時代,擁有屬於(yu) 自己的畫像不再是統治者和國王的特權,人們(men) 紛紛用畫像來展現自我。
而“風景畫、靜物畫與(yu) 風俗畫”單元講述的是十八世紀的歐洲對於(yu) 風景畫和靜物畫需求的與(yu) 日俱增。同時,肖像畫的普及和平民化也推動了風俗畫的發展,這種題材再現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拉近了人們(men) 與(yu) 那個(ge) 時代的距離。
此外,對於(yu) 歐洲人而言,東(dong) 方就是那個(ge) 神秘而充滿魅力的他鄉(xiang) 。在此次展覽中,觀眾(zhong) 也可以看到一些東(dong) 方元素,以及中國繪畫的影子,以此彰顯東(dong) 西方文化的交流。(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