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兒童打新冠疫苗劑量需減半?沒必要

發布時間:2022-02-11 10:41: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小傷(shang) 口抹點唾液能消毒、預製菜含有防腐劑、“冷煙花”等於(yu) 零危險 被“打假” 此外——

  兒(er) 童打新冠疫苗劑量需減半?沒必要

  最新“科學”流言榜發布

  隨著兒(er) 童接種新冠疫苗的工作展開,一些家長的擔心也隨之而來。很多藥品都是兒(er) 童減量服用,疫苗按照成人劑量接種會(hui) 不會(hui) 吃不消?其實不必擔心,疫苗發揮作用的機製與(yu) 治療性藥物不同,孩子無需劑量減半接種。最新一期“科學”流言榜發布,將新年伊始最熱門的健康流言“一網打盡”。

  流言:小傷(shang) 口抹點唾液能消毒

  真相 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因此不少人認為(wei) ,對於(yu) 一些小傷(shang) 口塗點唾液就可以殺菌消毒。的確,溶菌酶是生物體(ti) 內(nei) 重要的非特異性免疫因子,具有抗菌消炎、提高免疫力、抑製外源微生物生長等功能。唾液中雖然含有溶菌酶,但是由於(yu) 含量太少,根本無法起到殺菌消毒的作用。另外,唾液的分泌受到眾(zhong) 多因素的影響,包括人的年齡、飲食習(xi) 慣,以及藥物攝入情況、生活習(xi) 慣等,因人而異,具有不固定性。

  最重要的是,往傷(shang) 口上抹唾液很有可能是“毒上加毒”。因為(wei) 口腔是人體(ti) 寄居微生物密度高、種類多的區域之一,唾液中也攜帶了口腔的各種病毒、真菌、細菌。所以,日常生活中的小傷(shang) 口,還是建議用創可貼和碘伏等處理。

  流言:鮮肉突然跳動是有寄生蟲

  真相 剛屠宰完的鮮肉類會(hui) 自發跳動是怎麽(me) 回事?難道是肉裏有寄生蟲的表現?其實,這並不是有寄生蟲在作怪,而是說明肉很新鮮、屠宰的時間很短。

  剛宰殺不久,鮮肉的中樞神經已經死亡,但是在肌肉周邊的神經末梢還沒有完全死亡,肌肉裏的能量物質三磷酸腺苷(ATP)還沒有耗盡。因此,在外界輕微刺激下,肌肉還可以產(chan) 生跳動,這又叫做“超生反應”。宰殺一段時間後,肉中的ATP耗盡,肌肉纖維會(hui) 鎖死,也就不會(hui) 跳動了。

  流言 兒(er) 童打新冠疫苗劑量需減半

  真相 隨著新冠疫苗在兒(er) 童群體(ti) 展開接種,有些家長不免擔心,孩子接種疫苗是不是應該按照成人用藥量減半或酌減來使用。與(yu) 大人同劑量接種,真的會(hui) 出現病毒“過載”嗎?

  目前,包括兒(er) 童在內(nei) 所有年齡段的新冠疫苗劑量和成分都是完全一樣的。在保障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統一劑量,這是全球通用辦法。

  治療性藥物的用藥劑量有的考慮體(ti) 重,有的還要考慮身體(ti) 表麵積,這個(ge) 與(yu) 藥物在體(ti) 內(nei) 的代謝等因素相關(guan) 。

  但疫苗發揮作用的機製與(yu) 治療性藥物不同,疫苗裏的抗原進到身體(ti) 裏,不是直接“發揮藥效”,而是經過免疫係統進行抗原遞呈,免疫細胞識別後產(chan) 生抗體(ti) ,抗體(ti) 再發揮阻攔病毒感染或防發病等作用。以上過程,跟體(ti) 表麵積、體(ti) 重沒有相關(guan) 性。

  事實上,絕大多數疫苗的劑量都是不區分成人、兒(er) 童的。例如乙肝疫苗、宮頸癌疫苗、肺炎疫苗都沒有人群上的劑量區別。從(cong) 機製來說,疫苗進入兒(er) 童的身體(ti) 之後,產(chan) 生抗體(ti) 的機製和成人是完全相同的,沒有區別。

  此外,免疫規劃專(zhuan) 家表示,打新冠疫苗時要關(guan) 注自己孩子的健康狀況。因為(wei) 5歲以上的兒(er) 童可能會(hui) 出現一些心因性反應,大一點的兒(er) 童要避免劇烈運動,留觀30分鍾。如果接種兒(er) 童出現了懷疑與(yu) 不良反應有關(guan) 的情況,要及時進行報告。

  如果遇到與(yu) 接種其他免疫規劃疫苗或者非免疫規劃疫苗發生時間上的重疊,一定要確保新冠疫苗與(yu) 其他疫苗接種間隔14天以上。

  流言:預製菜含有防腐劑

  真相 今年春節流行年夜飯“預製菜”。但也有消費者擔心,經過冷凍和重新加熱後菜品已不新鮮,認為(wei) 有的預製菜保存期長達一年,肯定是含有添加劑、防腐劑。

  其實,預製菜與(yu) 我們(men) 平時吃到的食物沒什麽(me) 不同,沒有額外添加防腐劑。而規範化、可追溯的生產(chan) 加工流程,會(hui) 讓菜肴的口味更穩定、品質更安全。工廠預製菜為(wei) 標準化生產(chan) ,消費者拿回家隻要放在煤氣灶上加熱就能還原味道,口味複原度與(yu) 堂食現炒的不相上下。

  絕大多數預製菜都需要經過高溫烹飪,本身就是殺菌過程;接著使用液氮等速凍技術,通過超低溫冷凍,完全能抑製微生物繁殖,所以不需要額外添加防腐劑。

  另一方麵,預製菜根據包裝標準要求,要將所有原料羅列出來,所以配料表裏會(hui) 出現所用調味料中的相關(guan) 添加劑。

  但這並不意味著預製菜就添加了比堂食菜肴或自製菜肴更多的添加劑。即便是消費者自己購買(mai) 、烹飪的食物,往往也含有添加劑。例如,不少醬油中含有穀氨酸鈉、山梨酸鉀,一些風味調料中含有羥丙基二澱粉磷酸酯、檸檬酸等。隻要符合國家製定的添加劑標準,合理使用添加劑不會(hui) 對人體(ti) 造成危害。

  流言:打蠟的蘋果吃了有害

  真相 一些人對表皮光滑鮮豔的打蠟蘋果有“偏見”,認為(wei) 那層蠟有毒。其實,果蠟屬於(yu) 世界範圍內(nei) 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隻要是正規打蠟,都不會(hui) 對人體(ti) 健康產(chan) 生危害。

  蘋果在正常生長過程中,表皮就會(hui) 自然分泌一層果蠟,以防止外界有害物質入侵果肉,是蘋果自身對抗外界環境的一種有力措施,對人體(ti) 無害。

  果品被采摘後的人工打蠟處理,是果品商品化處理的重要環節,目的是為(wei) 了防止蘋果水分流失,表皮皺縮,導致新鮮度降低,同時可以防止微生物入侵,以延長保存時間。

  在蘋果生產(chan) 、運輸過程中,打蠟其實是正規操作。包括我國在內(nei) 的很多國家,都允許在水果表麵做打蠟保鮮處理。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規定,可以將嗎啉脂肪酸鹽(又名果蠟)、巴西棕櫚蠟等作為(wei) 被膜劑,用於(yu) 新鮮水果表麵。

  雖然正規打蠟對人體(ti) 沒有什麽(me) 危害,不少人可能覺得不夠潔淨,想要徹底去除果蠟後再吃蘋果。專(zhuan) 家表示,去除果皮上的蠟,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削皮。如果想保全蘋果的更多營養(yang) ,有一個(ge) 簡單易行的好辦法,就是用熱水衝(chong) 燙。

  流言:燃放“冷煙花”零危險

  真相 新春佳節,不少地區還保留著放鞭炮,燃煙花的習(xi) 俗。市麵上出現的“冷煙花”,因其名稱給人安全係數高的感覺開始受人青睞。不過,“冷煙花”可不是聽上去那樣的零危險。

  諸如“仙女棒”“電子煙花”等在燃放時,火焰(火花)噴出後溫度迅速降低,距噴射口20cm處溫度降至約80℃,距噴射口50cm處溫度降至約40℃,所以俗稱“冷煙花”。不過,燃放此類產(chan) 品時,噴射口處的溫度高達700℃至800℃,仍然可以灼傷(shang) 人體(ti) ,引燃易燃物。

  “冷煙花”的稱呼會(hui) 帶來一定誤導性,它們(men) 不但屬於(yu) 煙花爆竹,而且易燃易爆危險品的基本屬性也並未改變。

  因此,在生產(chan) 、經營、儲(chu) 存、燃放“冷煙花”時,仍要嚴(yan) 格遵守有關(guan) 煙花爆竹安全管理的各項規定。大眾(zhong) 燃放“冷煙花”時應采取對煙花爆竹產(chan) 品普遍適用的安全措施,嚴(yan) 禁在室內(nei) 以及任何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場所燃放。

  文/本報記者 李潔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