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流動攤販食品安全監管應加強
春節期間是城鄉(xiang) 居民的采買(mai) 各類商品的高峰時段。在這期間,農(nong) 村地區活躍著不少售賣食品和日用品的流動攤販。他們(men) 有時駕駛貨車走鄉(xiang) 串村,有時出現在農(nong) 村大集上。然而,其中一些攤販銷售的食品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證明,給農(nong) 村居民食品造成隱患,亟須引起重視、加強監管。
活躍在農(nong) 村地區的流動攤販,確實方便了村民的生活采買(mai) 。但與(yu) 商超、農(nong) 貿市場等經營場所相比,流動攤販經營時間、地點相對分散靈活,這給食品追溯與(yu) 監管帶來困難,也增加了質量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場的風險。尤其在一些人流較大、買(mai) 賣頻繁的農(nong) 村地區,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波及範圍將會(hui) 較廣,給農(nong) 民群眾(zhong) 身體(ti) 健康帶來較大損害。
民以食為(wei) 天,食以安為(wei) 先。各地要加強巡邏力量,對農(nong) 村流動攤販進行必要的食品安全檢查,包括從(cong) 業(ye) 人員是否持有健康證、食品衛生是否達標等。同時,要加強宣傳(chuan) 力度,引導農(nong) 民群眾(zhong) 提升食品安全意識,積極舉(ju) 報不良商販、依法維權,讓“群防群治”成為(wei) 維護“舌尖安全”的有力武器。(劉詩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