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穩增長”定勢漸顯 A股“小陽春”哪些賽道占優?
本報記者 趙子強
見習(xi) 記者 任世碧 楚麗(li) 君
虎年春節以來,大盤連續收陽,顯示多頭信心得以恢複。而多部委則繼續推進穩增長政策落地,各地陸續部署重大項目開工,更是增強了投資者對經濟增長的信心。分析人士普遍認為(wei) ,受各項政策利好推動,一季度我國經濟將持續穩定恢複,在政策與(yu) 經濟的雙重推動下,A股市場有望迎來“小陽春”。
對於(yu) A股市場的投資機會(hui) ,機構普遍認為(wei) ,投資要在定勢中尋找優(you) 勢,穩增長是中長期投資的主線,而銀行、建築建材、家用電器等行業(ye) 則是這一背景下可優(you) 先布局的優(you) 勢賽道。
銀行指數節後漲超5%
三條投資主線獲機構看好
在各項穩增長政策持續推進的背景下,市場仍對“寬信用”抱以期待,銀行業(ye) 作為(wei) 受益行業(ye) 之一備受投資者關(guan) 注。銀河證券在研究報告中指出,當前銀行業(ye) 有望受益穩增長、寬信用效果顯現,景氣度進一步回升,基本麵向好。
浙商證券表示,在銀行信貸需求方麵,穩增長基建先行、力度加大,地產(chan) 需求暫未明顯改善。預計2022年基建投資力度強於(yu) 去年,帶動基建信貸需求修複;按揭增量3.8萬(wan) 億(yi) 元,維持去年水平;開發貸增速有望小幅回升至2%。
上市銀行目前主要呈現三大特征:一是業(ye) 績表現亮眼。截至2月10日,共有19家上市銀行發布2021年度業(ye) 績快報,占上市銀行總數的45.24%,19家銀行報告期內(nei) 全部實現盈利,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5%。值得關(guan) 注的是,江蘇銀行、張家港銀行、寧波銀行、平安銀行等4家銀行2021年淨利潤同比增幅均超25%。二是節後股價(jia) 走強。2月7日至2月10日,銀行指數期間累計漲幅高達5.01%,跑贏同期上證指數(漲幅3.70%),行業(ye) 內(nei) 個(ge) 股期間全部實現上漲,其中,蘭(lan) 州銀行累計漲幅居首,為(wei) 17.55%,興(xing) 業(ye) 銀行、廈門銀行、蘇農(nong) 銀行、齊魯銀行、平安銀行等5隻個(ge) 股累計漲幅也均超7%。三是估值普遍偏低。統計顯示,截至2月10日收盤,A股市場最新動態市盈率(整體(ti) 法)為(wei) 18.41倍,全部銀行股最新動態市盈率均低於(yu) 這一水平,包括華夏銀行、交通銀行、貴陽銀行、北京銀行等在內(nei) 的11隻個(ge) 股最新動態市盈率均不足5倍。
對此,奶酪基金經理莊宏東(dong) 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春節後銀行板塊表現相對亮眼,1月份信貸也呈現出明顯的“前低後高”,相信未來隨著寬信用逐步落地,市場會(hui) 進一步好轉,在低估值和業(ye) 績預期較好的背景下,銀行板塊值得投資者關(guan) 注。
中睿合銀研究總監楊子宜認為(wei) ,從(cong) 基本麵角度出發,穩增長政策背景下,銀行業(ye) 的資產(chan) 質量預期會(hui) 邊際改善,從(cong) 資金麵看,當前市場更加注重價(jia) 值和低估值因子,而銀行板塊具備這樣的屬性,疊加公募基金在銀行板塊的配置較低,也支撐銀行板塊出現階段性阿爾法收益的機會(hui) 。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私募排排網基金經理夏風光表示,銀行是典型的高杠杆經營行業(ye) ,與(yu) 宏觀經濟走勢息息相關(guan) ,在穩增長背景下,信用風險得以降低,這有望支持銀行資產(chan) 質量提升。另外,銀行股估值處於(yu) 10年來低位,具備高股息的特點,加之北上資金對A股銀行板塊的興(xing) 趣正在增加,未來銀行業(ye) 的市場關(guan) 注度會(hui) 持續增加。
對於(yu) 銀行股的投資,光大證券建議投資者把握三條主線:第一是短期內(nei) 房地產(chan) 風險階段性緩釋帶來的優(you) 質銀行股反彈;第二是中期江浙等發達地區地方銀行穩健經營,這些銀行信貸投放供需兩(liang) 旺,經營業(ye) 績確定性更強;第三是信貸投放穩定的大行。
三大積極因素支撐建築建材
指數整體(ti) 漲7.85%
“在穩增長的大基調下,新老基建是重要發力點。傳(chuan) 統基建領域,軌道交通類基建、保障性住房及城市更新民生類基建、水利工程仍是重點方向,當前基建板塊估值較低,估值修複和政策麵利好均有望提振板塊估值,基建央企、設計企業(ye) 均有望受益。1月12日國務院印發《‘十四五’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ti) 係發展規劃》;1月22日,發改委印發《‘十四五’現代流通體(ti) 係建設規劃》,在強力政策利好影響下,新基建板塊可作為(wei) 中長期投資主線。”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所所長陳靂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虎年春節後,建築建材指數整體(ti) 上漲7.85%,表現好於(yu) 同期上證指數(漲幅3.7%),行業(ye) 內(nei) 逾九成個(ge) 股期間實現上漲。其中,華藍集團累計漲幅居首,達到61.59%,設研院、重慶建工、匯通集團、浙江建投等緊隨其後,累計漲幅也分別達到48.21%、46.44%、46.42%、46.36%,包括中國海誠、深水規院、普邦股份等在內(nei) 的15隻個(ge) 股累計漲幅均超20%,表現搶眼。
對於(yu) 建築建材板塊節後的上漲行情,市場人士表示,目前該板塊享有三大積極因素。
其一,是政策層麵的支撐。國家發展改革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袁達1月18日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表示,適當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要求,盡快將去年四季度發行的地方政府專(zhuan) 項債(zhai) 券落實到具體(ti) 項目,抓緊發行已下達額度,力爭(zheng) 在一季度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另外,2022年1月29日,財政部、稅務總局發布了關(guan) 於(yu) 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chan) 投資信托基金(REITs)試點稅收政策的公告。
其二,建築建材板塊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持續改善。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108家建築建材行業(ye) 上市公司發布2021年業(ye) 績預告,43家預喜,占比近四成,其中,13家公司2021年淨利潤有望實現同比增超100%。而在已披露2021年業(ye) 績快報的7家公司中,瑞泰科技、山東(dong) 路橋、東(dong) 方雨虹、粵水電、中鋼國際等5家公司實現淨利潤同比增長。
其三,建築建材板塊個(ge) 股估值普遍較低。截至2月10日,建築建材板塊最新動態市盈率為(wei) 19.1倍,96隻個(ge) 股最新動態市盈率低於(yu) 這一水平,占比逾四成。包括中國建築、中國鐵建、陝西建工、中國中鐵等在內(nei) 的28隻個(ge) 股最新估值均不足10倍。
中金公司表示,市場對於(yu) 政策的反應尚不充分,伴隨著“兩(liang) 會(hui) ”臨(lin) 近、經濟數據有望逐步好轉,財政發力相關(guan) 產(chan) 業(ye) 鏈,建築建材等行業(ye) 或繼續有相對表現。
“在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的共同影響下,國常會(hui) 要求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並部署加快推進‘十四五’規劃和專(zhuan) 項規劃確定的重大項目,擴大有效投資。其中重點包括了先進製造業(ye) 、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保障性住房、重大水利項目等領域,在穩增長政策背景下,建築建材行業(ye) 的後續表現值得樂(le) 觀看待。具體(ti) 投資機會(hui) 方麵,可以重點關(guan) 注受益穩增長,有新簽訂單落地且調整充分、估值低位的央企建築企業(ye) ;裝配式建築產(chan) 業(ye) 鏈、智慧市政管網、管材類企業(ye) ;以及具有品牌和渠道優(you) 勢的建築建材細分領域龍頭。”廣州萬(wan) 隆首席研究員吳啟宏對記者表示。
“穩增長+流動性改善”助力
家用電器行業(ye) 公募持倉(cang) 上升
“在政策繼續加力、流動性充裕、風險偏好回暖的多重支撐下,春季躁動行情有望延續。”華安證券表示,一方麵,穩增長效果初現。1月份綜合PMI為(wei) 51%,處於(yu) 榮枯線上方。結構上,生產(chan) 持續複蘇,消費小幅改善,預計投資隨穩增長政策落地逐步回升。經濟呈現弱複蘇並持續回升,穩增長政策力度擔憂緩解,效果逐步顯現。另一方麵,北上資金持續流入,微觀流動性改善。1月份以來諸多基金開啟自購,同時產(chan) 品放開申購限製,疊加春節後居民可配置資金增多,節前流出資金回流股市。
虎年春節後,家用電器指數整體(ti) 上漲0.5%,行業(ye) 內(nei) 逾七成個(ge) 股期間實現上漲。其中,開能健康表現突出,期間累計漲幅達15.31%,毅昌科技、長虹華意、四川長虹、惠而浦、融捷健康等期間也分別上漲9.97%、9.33%、7.19%、6.62%、6.25%。
對此,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安爵資產(chan) 董事長劉岩表示:“當前家電行業(ye) 整體(ti) 估值相對較低,有一定的配置性價(jia) 比:一方麵,原材料價(jia) 格趨穩使得家電行業(ye) 利潤端迎來改善;另一方麵,地產(chan) 回暖有助於(yu) 推動家電銷售端好轉,重點關(guan) 注滲透率有望保持快速提升的細分賽道,比如小家電、新型家電的智能化升級需求。”
家用電器行業(ye) 上市公司盈利持續改善。同花順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有37家家電行業(ye) 上市公司發布2021年業(ye) 績預告,25家預喜,占比近七成。其中,四川長虹、開能健康、科沃斯、康盛股份、東(dong) 方電熱、春蘭(lan) 股份、香農(nong) 芯創、海立股份、深康佳A等9家公司預計2021年全年淨利潤同比變動最大幅度在100%及以上。
行業(ye) 盈利持續改善主要得益於(yu) 兩(liang) 方麵支持:一方麵,行業(ye) 底部已至,複蘇可期。廣發證券認為(wei) ,消費需求緩慢複蘇,家用電器行業(ye) 盈利有望邊際改善。展望2022年,國內(nei) 消費需求緩慢複蘇,海外需求仍有韌性。盈利方麵,原材料、匯率、海運、芯片的邊際影響減弱,盈利改善可期。
另一方麵,家電銷售穩步增長,新消費家電高景氣。國信證券表示,根據京東(dong) 數據顯示,2021年京東(dong) 家電GMV達到2360億(yi) 元,同比增長15%。京東(dong) 平台上,掃地機器人2021年銷售規模同比增長38.2%,集成烹飪中心(含集成灶等)銷售規模同比增長48.7%,洗碗機銷售規模同比增長29.0%,按摩器銷售規模同比增長11.4%。
公募基金對家電股的持股比例上升。銀河證券表示,截至2021年四季度末,家用電器板塊基金重倉(cang) 持股市值比例為(wei) 1.78%,較2021年三季度末的1.58%提升0.2個(ge) 百分點。整體(ti) 來看,公募基金配置家電行業(ye) 意願依然較低,但已有所改善,隨著製約家電行業(ye) 的原材料漲價(jia) 、下遊零售平淡、海運不暢等因素邊際減弱,家電企業(ye) 盈利能力有望改善,基金重倉(cang) 家電股的比例有望繼續提升。(證券日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