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什麽提高民眾生育意願?專家認為應逐漸改變婚育觀
拿什麽(me) 提高民眾(zhong) 生育意願
專(zhuan) 家認為(wei) 應逐漸改變適齡主體(ti) 婚育觀家庭觀
□ 本報記者 趙晨熙
“假設政府每個(ge) 月給生二孩/三孩補貼1000元(自出生後至3歲),你是否願意生育二孩/三孩?”
近日,《浙江省3歲以下嬰幼兒(er) 養(yang) 育成本調查問卷》中的這一問題引發關(guan) 注。問卷顯示,此次調查是為(wei) 深入了解3歲以下嬰幼兒(er) 養(yang) 育成本,為(wei) 政府製定相關(guan) 生育政策提供支撐。
除浙江省衛健委外,海南省衛健委也在近期進行了生育政策調查問卷,其中同樣涉及政府生育補貼等問題。對此,中國人口學會(hui) 副會(hui) 長、北京大學教授陸傑華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時指出,從(cong) 各地釋放的信號和一些舉(ju) 措來看,當前多地政府已在著手製定生育優(you) 化政策來應對生育率下降問題。
不過,陸傑華認為(wei) ,除了生育補貼等“治標”措施外,更重要的是要逐步改變年輕人的婚育觀念,強化家庭責任和理念。
多因素導致生育率下降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出生人口為(wei) 1062萬(wan) 人,死亡人口1014萬(wan) 人,人口淨增長48萬(wan) ,自然增長率0.34‰,人口出生率為(wei) 7.52‰。而2020年的全國人口出生率為(wei) 8.52‰,全國人口淨增長為(wei) 204萬(wan) 。
出生人口下降會(hui) 產(chan) 生一係列負麵影響。陸傑華舉(ju) 例稱,對經濟而言,未來勞動力供給不足將直接影響經濟活力和動力;老齡化日益嚴(yan) 重則會(hui) 帶來老人撫養(yang) 難等諸多問題。
華東(dong) 政法大學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孫煜華指出,人口增長率過低還可能帶來很多間接影響,比如少子高齡化的人口結構會(hui) 直接影響房地產(chan) 市場發展;備受關(guan) 注的教育減負問題也與(yu) 出生率過低有關(guan) ,由於(yu) 很多家庭隻有一個(ge) 孩子,因此會(hui) 對孩子抱有更高期望,進而不斷加大教育投入,頻繁補課,增加學生和家長負擔。
“近年來,我國人口發展麵臨(lin) 轉折性變化,總人口增長勢頭明顯減弱,出生人口持續走低。”在國家衛生健康委2022年首場例行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衛健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長楊金瑞指出,人口出生率下降是多重因素綜合影響的結果。
首先是育齡婦女特別是生育旺盛期育齡婦女規模下降。“十三五”時期20至34歲生育旺盛期婦女年均減少340萬(wan) ,2021年相比2020年減少473萬(wan) ,這是帶動出生人口數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其次是年輕人婚育觀念的變化。當前,“90後”“00後”作為(wei) 新的婚育主體(ti) ,絕大部分成長和工作在城鎮,受教育年限更長,麵臨(lin) 的就業(ye) 競爭(zheng) 壓力更大,婚育推遲現象十分突出,育齡女子生育意願也持續走低。
此外,住房、教育、就業(ye) 等多重因素影響下的生育養(yang) 育教育成本居高不下,也增加了年輕人的生育顧慮。
為(wei) 應對生育率降低等問題,國家相繼推行了全麵二孩、三孩政策。“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是希望防止出生人口進一步下滑,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不過,楊金瑞表示,目前三孩生育政策實施時間還不長,短期內(nei) 很難顯現明顯效果。
陸傑華認為(wei) ,僅(jin) 靠單純的三孩政策促進生育率大幅回升不太現實,還需要一係列配套政策的支持。
多地出台鼓勵生育政策
在介紹各地依法組織實施三孩生育政策、積極出台支持措施時,楊金瑞介紹,目前全國已有25個(ge) 省份完成人口與(yu) 計生條例修訂,部分省份已製定實施方案,增加普惠托育服務發展、計劃生育家庭權益保障等條款。
事實上,浙江省衛健委調查問卷中提及的政府補貼,有些地方已經付諸實踐,用“真金白銀”解決(jue) 孩子的“奶粉錢”。
2021年7月28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布了《關(guan) 於(yu) 促進人力資源聚集的十六條政策措施》,其中規定對按政策生育二孩、三孩的攀枝花戶籍家庭,每月每孩發放500元育兒(er) 補貼金,直至孩子3歲。這也是全國首個(ge) 發放育兒(er) 補貼金的城市。
除給予育兒(er) 補貼外,還有多個(ge) 地方在“住有所居”方麵出台了相應的生育優(you) 惠政策。
比如,甘肅省臨(lin) 澤縣對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規定在縣城購買(mai) 房子給予4萬(wan) 元補貼,在各中心集鎮購買(mai) 商品房給予3萬(wan) 元補貼;江蘇省海安市發布的購房支持政策中規定,海安市常住居民,子女未滿18周歲的二孩、三孩家庭,購房時在市場價(jia) 格基礎上二孩家庭給予200元/平方米、三孩家庭給予400元/平方米的優(you) 惠;北京則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在公租房分配上出台生育優(you) 惠政策的城市,北京市朝陽區在去年9月發布規定,多孩家庭無須經過意向登記、搖號排序等環節,可優(you) 先獲配公租房。
陸傑華認為(wei) ,不論是生育補貼還是購房優(you) 惠,這些優(you) 惠政策都會(hui) 在一定程度上對提高民眾(zhong) 生育意願起到促進作用。在各地充分實踐基礎上,如果確有積極效果,未來也可考慮綜合各地經驗做法,上升為(wei) 國家製度。
孫煜華建議,可考慮把地方生育優(you) 化政策、效果等納入政府政績考核中,以此來促使政府更加重視,給予更多投入。
提高生育率須標本兼治
目前各省份新修訂的計生條例大多把延長產(chan) 假作為(wei) 一項重要措施,但在陸傑華看來,鼓勵生育應考慮的重中之重是生育對女性職業(ye) 規劃的影響,要完善女性就業(ye) 權益保障,妥善解決(jue) 育齡婦女後顧之憂。
“能否在產(chan) 假期間保障收入,能否在產(chan) 假後順利返回原崗位,未育女性在入職前是否能不受歧視,這些都是職場女性生育麵臨(lin) 的最直接問題。”勞動合同法中規定在合同期未滿情況下,用人單位不能以女職工懷孕、產(chan) 假和哺乳為(wei) 由解除勞動合同,孫煜華認為(wei) 企業(ye) 除了要嚴(yan) 格守法外,國家也應明確育兒(er) 分擔機製,生育成本要由國家、企業(ye) 和家庭共同分擔。
“在提高生育率問題上,不能隻關(guan) 注二孩、三孩,要意識到一孩才是生育金字塔的基礎。隻有讓家庭順利生出、撫養(yang) 第一個(ge) 孩子,才能調動他們(men) 生育二孩、三孩的積極性,從(cong) 而遏製人口自然增長率下滑的態勢。”在陸傑華看來,提高生育意願須“標本兼治”,除了生育補貼、職業(ye) 保障這樣“治標”的方法,還要“治本”——逐漸改變適婚適育主體(ti) 的婚戀觀、生育觀和家庭觀,營造良好的生育文化環境。
孫煜華對此表示認同,他認為(wei) 國家要不斷強化家庭建設,弘揚“家”文化。當前受多種因素影響,很多年輕人過於(yu) 強調個(ge) 人主義(yi) ,應在宣傳(chuan) 方麵更多強調家庭價(jia) 值,鼓勵承擔家庭責任,逐步轉變觀念。
記者注意到,新型婚育文化建設也出現在近日公布的《中國計劃生育協會(hui) 2022年工作要點》中,其中提出,要以“尊重生育的社會(hui) 價(jia) 值,提倡適齡婚育、優(you) 生優(you) 育,鼓勵夫妻共擔育兒(er) 責任,破除高價(jia) 彩禮等陳規陋習(xi) ”為(wei) 重點,加強對青年婚戀觀、家庭觀引導,重塑多子女家庭養(yang) 育文化,淡化教育焦慮,弘揚“孝”“和”家庭價(jia) 值觀,推動構建積極正向的新型婚育文化。
在孫煜華看來,除了弘揚家庭文化,還可以通過一些製度調整來強化家庭理念。比如,在個(ge) 人所得稅改革方麵,探索以家庭為(wei) 單位進行納稅。目前個(ge) 稅製度對於(yu) 那些夫妻雙方僅(jin) 有一人工作的家庭而言並不十分公平,雖然個(ge) 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中涉及子女教育,但仍比較基礎,如果能以家庭為(wei) 單位進行納稅,稅製更為(wei) 合理,也能增加一些適齡女性的生育意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