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車企目標“跳高”真能做到嗎?

發布時間:2022-02-17 14:18:00來源: 廣州日報

  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周偉(wei) 力

  氣勢長虹,這是當下中國車市的真實寫(xie) 照。據乘聯會(hui) 最新統計數據,今年1月,中國廣義(yi) 乘用車批發220.2萬(wan) 輛,同比增長7.5%;生產(chan) 量209.1萬(wan) 輛,同比增長10.8%。其中,新能源汽車的生產(chan) 量和批發數更實現了約141%的同比正增長。

  這些成績的達成,是企業(ye) 克服了疫情衝(chong) 擊、芯片短缺、國際環境變化等風險挑戰,在汽車“四化”賦能下實現的。

  在乘聯會(hui) 公布最新統計數據之前,部分車企也發布了1月成績單。廣汽集團銷售23萬(wan) 輛,同比增長9.2%;比亞(ya) 迪乘用車銷售95180輛,同比增長126%;長安汽車銷售突破27萬(wan) 輛,同比增長10%;上汽集團銷售45萬(wan) 輛,同比增長13%;奇瑞汽車銷售突破10萬(wan) 輛,同比增長20%。這些集團下的明星企業(ye) 增幅更為(wei) 明顯,廣汽集團的埃安品牌同比增長118%;廣汽本田在1月售出7.8萬(wan) 輛,並在2月份完成累計產(chan) 銷900萬(wan) 輛的新紀錄;一汽紅旗1月銷量同比增長30%。

  也因此,一係列“虎虎生威”的年度目標出爐。比如,長城全年挑戰190萬(wan) 輛,同比增長率要達到48%;比亞(ya) 迪全年目標120萬(wan) 輛,同比增長率要達到64%;奇瑞汽車的目標則是同比增長56%,全年銷量達到150萬(wan) 輛。廣汽集團、中國一汽、吉利汽車相對“低調”,但也立下了15%、17%和24%的增長率目標。

  據記者觀察,這些“虎虎生威”的年度目標,並不是“追求數量,犧牲質量”。當下與(yu) 二十年前不同,二十年前是“野蠻生長”,現在則需要“高質+高效”。企業(ye) 目標“跳高”背後的底氣和自信在哪裏?記者認為(wei) ,答案有三。一曰:智能汽車;二曰:汽車出口;三曰:新能源汽車。先說智能汽車,智能汽車不等同於(yu) 純電動汽車,傳(chuan) 統汽油車、混合動力、插電混動實現網聯化、智能化之後,也是智能汽車。汽車實現智能化之後,在提升車型魅力同時,還實現了溢價(jia) 的提升——新一代消費者願意為(wei) “智能”花更多的價(jia) 錢。中國在智能汽車方麵的創新,領跑全球,不單造車新勢力和自主品牌在主動智能化,合資車企也對旗下車型進行智能化煥新。

  再說汽車出口,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累計超過200萬(wan) 輛,創下曆史新高。根據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預測,2022年,中國汽車出口增速預計在20%左右,迎來快速增長期。

  最後再看新能源汽車,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售超過350萬(wan) 輛,市場滲透率提升到13.4%。2022年,新能源汽車年產(chan) 銷有望超過500萬(wan) 輛,實現150萬(wan) 輛的淨增長。在2022年,新能源汽車將迎來更多重磅級的合資純電動車型,比如廣汽本田的e:NP1。

  在記者看來,從(cong) 上述數據可以看到汽車產(chan) 業(ye) 實現2022年高目標的“三板斧”,有這“三板斧”,汽車企業(ye) 們(men) 還是值得信賴的。同時可以預見,隨著“四化”窗口期的縮短,車企競爭(zheng) 的分化趨勢將在今年愈加明顯:“三板斧”同時也是“三根稻草”——抓住就能在市場中占據主動,抓不住就可能得被“劣汰”了。至於(yu) 要如何抓住,車企們(men) 都開始行動起來了。春節期間,部分車企高管們(men) 或給員工寫(xie) 信,或到一線調研,或到生產(chan) 線鼓勁。在他們(men) 眼中,2022年中國車市,隻爭(zheng) 朝夕。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