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糧食大事】抓好春季田管促豐收

發布時間:2022-02-17 14:20:00來源: 經濟日報

  立春已過,春耕備耕由南向北陸續展開。做好春耕備耕工作,對於(yu) 確保全年糧食豐(feng) 收至關(guan) 重要。剛剛結束的全國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暨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工作會(hui) 議明確提出,要加大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扶持力度,因地因苗抓好春季田管,確保全年糧食產(chan) 量繼續保持在1.3萬(wan) 億(yi) 斤以上。實現這一生產(chan) 目標,需要全國上下勠力同心,各地黨(dang) 政同責,全力以赴打好打贏春季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這場硬仗,確保夏糧獲得豐(feng) 收,為(wei) 全年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贏得主動。

  我國糧食產(chan) 量在2015年突破1.3萬(wan) 億(yi) 斤以後,已連續7年保持在這一水平。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我國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站上一個(ge) 新台階後,受耕地減少、水資源短缺、育種科技創新能力不足、生態環境承載力趨緊和極端天氣頻發等多重因素影響,糧食增產(chan) 難度越來越大。今年要想在更高起點上實現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難度加大。原因有二:一是去年秋播期間受連續陰雨天氣影響,冬小麥主產(chan) 區播種進度較常年同期顯著偏慢,特別是晉冀魯豫陝5省麥播期普遍推遲,給夏糧生產(chan) 帶來不利影響;二是受糧食價(jia) 格上漲影響,開春以來土地租金、農(nong) 資價(jia) 格走高,會(hui) 抬高糧食生產(chan) 成本,影響農(nong) 民種糧積極性。要實現全年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的目標,必須采取強有力措施持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chan) 能力,挖掘糧食生產(chan) 潛力。

  確保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關(guan) 鍵是要解決(jue) 好耕地和種子兩(liang) 個(ge) 要害。耕地是保障糧食安全的根本。要堅守耕地紅線,加強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保護好黑土地。落實最嚴(yan) 格的耕地保護製度,堅決(jue) 遏製耕地“非農(nong) 化”、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播種麵積。主產(chan) 區、產(chan) 銷平衡區和主銷區都要保麵積、保產(chan) 量。在耕地有限的情況下,良種是糧食穩產(chan) 增產(chan) 的關(guan) 鍵。要深入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抓緊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優(you) 良品種,從(cong) 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糧食種植效益偏低,影響農(nong) 民種糧和地方政府抓糧的積極性,這就需要強化政策供給,完善糧食生產(chan) 扶持政策。一方麵,對農(nong) 民要“輔之以利”,穩定種糧農(nong) 民補貼。完善稻穀、小麥最低收購價(jia) 政策和玉米、大豆生產(chan) 者補貼政策,在13個(ge) 主產(chan) 區全麵推廣稻穀、小麥、玉米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確保農(nong) 民種糧有合理收益,提振農(nong) 民種糧信心。另一方麵,對地方政府要“輔之以義(yi) ”,完善糧食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推動產(chan) 銷區合作。在人多地少的國情糧情下,應加大糧食生產(chan) 功能區政策支持力度,打造國家糧食安全產(chan) 業(ye) 帶,集聚資源要素發展糧食生產(chan) ,推動糧食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結構性短缺成為(wei) 我國保障糧食安全的短板和軟肋。確保糧食安全,既要保產(chan) 量,也要保多樣性和質量。要持續深化農(nong) 業(ye)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進一步調整和優(you) 化農(nong) 業(ye) 的生產(chan) 布局和糧食品種結構,穩口糧、穩玉米,擴大豆、擴油料。在耕地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擴種大豆和油料要盡量避免糧油爭(zheng) 地矛盾。穩定發展優(you) 質粳稻,大力發展強筋、弱筋優(you) 質專(zhuan) 用小麥,適當恢複春小麥播種麵積,適當擴大優(you) 勢區玉米種植麵積。推進糧豆輪作和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充分開發利用荒地、鹽堿地發展油料生產(chan) 。

  春耕正當時,農(nong) 時不等人。春耕生產(chan) 千頭萬(wan) 緒,當前冬小麥苗情偏弱,促弱轉壯任務繁重,最緊要的是要因地因苗抓好春季田管,做好病蟲害防控和極端天氣應對防範,力爭(zheng) 夏糧再獲豐(feng) 收。針對農(nong) 資價(jia) 格上漲的問題,相關(guan) 部門要保障農(nong) 資生產(chan) 供應、穩定農(nong) 資價(jia) 格,保證春耕備耕順利開展。(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劉慧)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