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A貨變B貨、大理石充和田玉 直播間買珠寶撿漏恐變上當
翡翠A貨變B貨 大理石充和田玉 白銅當純銀賣
直播間買(mai) 珠寶 撿漏恐變上當
“三八”婦女節將至,珠寶消費再掀高潮,珠寶售賣直播間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然而,直播間裏那些琳琅滿目的金銀珠寶首飾真的物超所值嗎?
“最近好多直播間的珠寶專(zhuan) 場熱鬧非凡,秒殺的純銀首飾、百元左右的翡翠,吸引一堆人圍觀,還有不少人下單,看得我也特別心動。正好婦女節要到了,想犒勞下自己。”昨天,市民陳女士一邊劃著手機頁麵,一邊對記者說,“你看,秒殺多合適。這麽(me) 大一顆祖母綠才300多元!還有這翡翠,促銷還不到100元!”直播間裏的促銷活動真的實惠嗎?為(wei) 此,記者走訪了珠寶檢測專(zhuan) 家。
“根據春節後市民帶著從(cong) 直播間購買(mai) 的珠寶首飾進行檢測的結果看,目前網絡直播間裏銷售的該類商品還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天津市產(chan) 品質量監督檢測技術研究院、國家金銀飾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天津)國家珠寶玉石質量檢驗師趙彤告訴記者。專(zhuan) 家介紹,珠寶直播間裏主要存在以下套路。1.翡翠A貨變B貨。消費者所購買(mai) 的翡翠手鐲,商家描述為(wei) 翡翠A貨,經複核為(wei) 漂白處理翡翠或漂白、充填、染色處理翡翠,即俗稱的B貨翡翠、B+C翡翠。2.“和田玉”實為(wei) 大理石。消費者購買(mai) 的某款玉璽,商家標稱“和田玉”,經複核為(wei) 方解石質玉,即俗稱的大理石。
“除此之外,我們(men) 通過檢測發現,消費者送檢的從(cong) 直播間裏購買(mai) 的足銀首飾也存在問題。比如,有市民以純銀價(jia) 格購買(mai) 的宣稱為(wei) ‘純銀’的飾品,我們(men) 檢測發現實際是銅鎳合金或者銅鋅合金,也就是俗稱的‘白銅’,一點銀都不含。”趙彤介紹說,“還有的宣稱18K金飾品,其實是銀鍍金,二者實際價(jia) 格差了幾十倍。有的直播間主播喜歡用‘999’‘S925’等說法誤導消費者,並且喜歡用‘秒殺’‘福利’作為(wei) 噱頭,讓消費者誤以為(wei) 撿漏,實則上當受騙。”
專(zhuan) 業(ye) 人士提醒廣大市民,如果在直播間裏購買(mai) 珠寶首飾,需要求商家提供紙質標簽標識或者證書(shu) 及發票,注意保留相關(guan) 憑證,以便日後維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