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提醒如魔音提提意見就炸毛 孩子為啥有顆“玻璃心”
●每到開學,家長總不厭其煩地提醒孩子“放下手機收收心”“假期作業(ye) 要完成”“整理好書(shu) 包”“要早睡早起”……一番叮囑下來,效果卻不明顯。孩子一聽父母提醒開學的各種注意事項,就特別煩躁;要是再讓他改變一下假期裏懶散的狀態,更是分分鍾炸毛。家長們(men) 感歎,孩子說不得、碰不得,為(wei) 啥變得這麽(me) 玻璃心了呢?
講述:家長說一句 孩子回懟十句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這個(ge) 寒假變得有點特殊。四年級小學生小羽是個(ge) 活潑愛玩的男孩,寒假的大部分時間也不得不待在家裏。每天,小羽除了完成幾項媽媽安排的學習(xi) 任務,更多的時間是在畫畫、打遊戲和刷視頻。有幾次,爸媽看他躺在床上還捧著手機玩,幹脆把它沒收了。可是沒過多久,小羽還是偷偷翻出ipads繼續玩。
小羽媽媽著急地說,臨(lin) 近開學,我看孩子沒有收心的意思,數落了他幾句,沒想到,我說一句,他能回懟我十句。我希望他能下樓活動活動,鍛煉一下身體(ti) ,孩子說沒人大冷的天去運動,自己一個(ge) 人跑圈打球顯得很傻;我希望他能放下電子產(chan) 品,孩子說每天在家不能隻在幾間屋裏瞎轉,玩遊戲能開心一點;我希望他能分擔一點家務,孩子說洗自己小件衣物、倒垃圾、拖地等力所能及的家務幹完之後,不能總幹坐著……再多說幾句,孩子幹脆就跟我們(men) 生悶氣,堅決(jue) 不跟我們(men) 說話了。不明白現在的孩子為(wei) 什麽(me) 有顆“玻璃心”,說不得、碰不得,讓家長不知道怎麽(me) 才能跟孩子順暢地溝通下去。
建議:家長先“自控” 才能調整好孩子
12355天津青少年心理谘詢熱線首席心理專(zhuan) 家東(dong) 玉林老師說,接觸社會(hui) 多年的家長和處在成長期的孩子看問題的角度肯定是不一樣的,但往往雙方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場表明態度,產(chan) 生矛盾也很正常。特別是經過一個(ge) 假期的慢節奏生活,孩子因為(wei) 各種原因居家時間長,變得“惰性十足”,建議家長也不要言語過激,指望幾句話就能點醒孩子。如果孩子聽不進家長的話,甚至說出帶刺兒(er) 的話回懟家長,希望家長先控製好自己的情緒,否則你來我往地“鬥嘴”,容易讓孩子變得更加刺兒(er) 頭,句句跟家長對著幹,或者幹脆對家長不理不睬。
麵對不聽勸甚至“玻璃心”的孩子,東(dong) 玉林老師建議,家長先要保持情緒穩定,用孩子能接受的語氣跟孩子溝通,給孩子留出表達自我想法的時間。相信每個(ge) 孩子在麵臨(lin) 開學時,都有一定的緊張感,內(nei) 心深處對新學期也有很好的期待,此時如果家長咄咄逼人地督促提醒,隻會(hui) 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心平氣和地跟孩子一起調整作息時間、跟孩子一起商定新學期計劃、跟孩子一起改變不好的生活習(xi) 慣,由家長“帶節奏”,用耐心的陪伴代替尖利的提醒,相信孩子一定能調整好狀態,迎接新學期的到來。
文 賈林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