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2189隻“固收+”基金很受傷 年內正收益僅有382隻

發布時間:2022-02-21 14:08: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王寧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WIND最新統計發現,截至2月18日,全市場有統計的2189隻“固收+”產(chan) 品,年內(nei) 以來收益為(wei) 正的僅(jin) 有382隻,占比僅(jin) 為(wei) 17.45%,且首尾業(ye) 績分化嚴(yan) 重。其中,56隻可轉債(zhai) 類產(chan) 品僅(jin) 有1隻實現正收益,近乎全部折戟。

  多位基金經理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近年來“固收+”產(chan) 品以淨值波動率低和長期收益穩定的特征受到了眾(zhong) 多投資者青睞。然而,由於(yu) 年內(nei) 權益類市場的大幅波動,“固收+”產(chan) 品也難以獨善其身,多數產(chan) 品業(ye) 績有所回撤。在未來的布局上,基金公司還會(hui) 加強“固收+”產(chan) 品的多策略布局,豐(feng) 富完善產(chan) 品線,為(wei) 投資者提供更豐(feng) 富多樣的投資工具。

  “固收+”產(chan) 品業(ye) 績分化

  “固收+”產(chan) 品主要以偏債(zhai) 混合型和二級債(zhai) 基形式為(wei) 主。記者根據WIND統計顯示,2021年全市場“固收+”基金平均收益率超過7%,超過95%的“固收+”基金均實現了正收益。在股債(zhai) 市場整體(ti) 表現較好的背景下,多隻可轉債(zhai) 類“固收+”產(chan) 品全年收益率更是超過了20%。

  不過,今年以來,A股市場震蕩加劇,權益類基金淨值普遍出現回撤,雖然部分產(chan) 品表現出一定的“抗震性”,但業(ye) 績分化明顯加劇。WIND統計顯示,全市場有統計的2189隻“固收+”年內(nei) 實現正收益的僅(jin) 有382隻,占比僅(jin) 為(wei) 17.45%,且首尾業(ye) 績分化嚴(yan) 重。

  具體(ti) 來看,在年內(nei) 實現正收益的382隻產(chan) 品中,金元順安桉盛C以7.77%排名首位;收益率在5%以上的僅(jin) 有8隻產(chan) 品;收益率在1%至5%有51隻產(chan) 品;多達323隻產(chan) 品收益率保持在0-1%之間。而在負收益排名中,有18隻產(chan) 品年內(nei) 收益率低於(yu) -10%,排名最後的產(chan) 品年內(nei) 收益率為(wei) -13.52%,首尾業(ye) 績相差21.29%。

  嘉實基金“固收+”解決(jue) 方案CIO胡永青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固收+”產(chan) 品內(nei) 核特點是兼顧風險與(yu) 收益,尤其是追求風險調整後的收益,在這種情況下,很容易把控製回撤放在次要位置。在今年A股震蕩下行行情中,“固收+”產(chan) 品業(ye) 績表現較為(wei) 分化,主要源於(yu) 各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對於(yu) 風險的控製及權益投資收益情況的不同。

  胡永青同時表示,結合“固收+”產(chan) 品特點和客戶風險偏好,公司在布局“固收+”產(chan) 品時主要定位於(yu) 中低波動標的,需要兼顧風險與(yu) 收益平衡性,因為(wei) 這兩(liang) 者本身是矛盾衝(chong) 突的,既要控製風險,結果可能超額收益未有明顯提高,但提高收益目標,就要承擔更多風險。

  金元順安基金則對記者表示,控製回撤主要依靠三方麵:一是配置盡量準確,符合當下的市場風格;二是及時止盈提高換手率;三是出現超預期下跌時果斷止損。

  獲正收益可轉債(zhai) 類產(chan) 品僅(jin) 1隻

  記者根據WIND統計發現,在年內(nei) 1719隻負收益產(chan) 品中,可轉債(zhai) 類“固收+”產(chan) 品年內(nei) 收益率似乎成了“重災區”。據統計,在56隻可轉債(zhai) 類產(chan) 品僅(jin) 有1隻實現正收益,近乎全部“折戟”,華安可轉債(zhai) 、萬(wan) 家可轉債(zhai) 、東(dong) 方可轉載、鵬華可轉載、交銀可轉債(zhai) 和工銀瑞信可轉債(zhai) 等,年內(nei) 收益均為(wei) 負。

  華商基金固定收益部副總經理、華商轉債(zhai) 精選債(zhai) 券基金經理張永誌告訴記者,去年四季度以來可轉債(zhai) 市場表現明顯好於(yu) 股票市場,源於(yu) 兩(liang) 個(ge) 因素:一是可轉債(zhai) 市場的結構中中小市值的品種相對較多,比較好地契合了去年全年市場風格;二是受益於(yu) 債(zhai) 券市場充裕的流動性和樂(le) 觀預期,導致轉債(zhai) 的估值溢價(jia) 有所提升。展望2022年的轉債(zhai) 市場投資,需要更為(wei) 謹慎地精選個(ge) 券,轉債(zhai) 對應的正股估值相對較低,絕對價(jia) 格較低的個(ge) 券或成為(wei) 配置重點。對於(yu) 部分轉股溢價(jia) 率過高的品種則需要關(guan) 注估值風險。

  事實上,由於(yu) “固收+”產(chan) 品以優(you) 質債(zhai) 券為(wei) 底倉(cang) ,通過配置股票、可轉債(zhai) 、新股申購等多策略來增強收益。然而,近年來隨著打新收益下降,轉債(zhai) 、權益投資波動較大,債(zhai) 券的投資也缺乏趨勢性行情,投資的難度在增加,如何避免“固收+”變成“固收-”,將成為(wei) 今年考驗基金經理水平的試金石。

  胡永青表示,優(you) 秀的“固收+”產(chan) 品對基金經理的要求是全能型的,“固收+”產(chan) 品是個(ge) 典型的多資產(chan) 、多策略的投資組合,既需要權益類投資能力,也需要固收類投資能力;同時,還需要中間資產(chan) ,比如可轉債(zhai) 、衍生品的投資能力。此外,還要有整合不同類資產(chan) 在大類資產(chan) 配置的能力。“從(cong) 該類產(chan) 品用於(yu) ‘+’的資產(chan) 類別來看,可轉債(zhai) 、權益市場和打新都會(hui) 有不同的表現”。(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