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聚焦:瞄準新基建 謀劃新發展
瞄準新基建 謀劃新發展(經濟聚焦)
本報記者 宋豪新 李 蕊 遊 儀(yi)
《 人民日報 》( 2022年02月22日 第 12 版)
2021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作為(wei) 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以大數據中心、5G基站、工業(ye) 互聯網等為(wei) 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正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啟動建設大數據中心,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布局,推進5G網絡深度覆蓋……新年伊始,為(wei) 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各地密集推出發展規劃藍圖,新基建已經成為(wei) 不少地方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編 者
四川德陽——
大數據中心 支撐數字經濟
蜀地四川春意正暖。來到正在建設中的德陽雲(yun) 上天府雲(yun) 計算中心,無論是數據中心建設現場,還是園區大門前的綠道施工現場,都有工人忙碌的身影。
“今年春節,我們(men) 項目管理人員全員在場,技術團隊一天也沒有歇過,力爭(zheng) 實現3月底封頂,8月達到投運條件。”德陽天府數穀管委會(hui) 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從(cong) 去年8月打下第一根樁基開始,雲(yun) 計算中心施工進度不斷提速。
記者在現場看到,單體(ti) 建築超過5萬(wan) 平方米的雲(yun) 計算中心正在進行結構施工,內(nei) 部機電安裝和外幕牆施工也在緊鑼密鼓安排中。“我們(men) 通過製定周密的計劃管控體(ti) 係,按正常需14個(ge) 月完成的工期,現在預計提前3個(ge) 月便可完成。”該負責人說,目前建設的是雲(yun) 計算中心一期工程,總投資約40億(yi) 元,擬建6120個(ge) 平均功率5千瓦的高標準機櫃,規劃服務器約10萬(wan) 個(ge) 。
項目建成後,這裏將成為(wei) 集合數據、場景、產(chan) 業(ye) 與(yu) 安全協同發展的新型綠色數據中心,加速形成技術先進、結構合理、供需匹配、效能明顯的大數據產(chan) 業(ye) 生態,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有力支撐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綠色節能,也是德陽雲(yun) 上天府雲(yun) 計算中心的一大亮點。作為(wei) 傳(chuan) 統“用電大戶”,數據中心把地上一層大部分架空,作為(wei) 間接蒸發冷卻設備的進風層,機房則使用先進的間接蒸發冷卻等技術,充分利用自然冷源、風能和低功耗設備。這樣下來,每年節省耗電量可達11234萬(wan) 千瓦時,年減排二氧化碳8.8萬(wan) 噸。
德陽雲(yun) 上天府雲(yun) 計算中心的建設,不僅(jin) 是德陽市加快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突破、探索老工業(ye) 基地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抓手,也是四川省推動綠色低碳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一個(ge) 縮影。
據統計,截至目前,四川全省設計容量在150個(ge) 機架以上的在用數據中心110個(ge) ,其中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10個(ge) ,機架總量25.2萬(wan) 架,平均上架率約65%,已基本形成以成都為(wei) 中心,德陽、雅安、宜賓、樂(le) 山、達州等地為(wei) 補充的數據中心體(ti) 係。按照規劃,“十四五”時期,四川全省數據中心機櫃數建設將達到120萬(wan) 架,為(wei) 數字政府、數字經濟和數字社會(hui) 發展提供有力的數字底座。
山東(dong) 濟南——
人工智能島 融合實體(ti) 經濟
春節剛過,在位於(yu) 山東(dong) 濟南高新區人工智能大廈的山東(dong) 新鬆工業(ye) 軟件研究院,不同類型的機器人正有序工作。
“嘭”,料庫“吐”出零件,機器人靈活地旋轉著機械臂,頂端的鉗子如同手指,精準抓起零件,放置在車床上。“我們(men) 研發的‘一腦多控’智能係統可以實現機器人、自動化生產(chan) 線等整體(ti) 控製,提高了車間生產(chan) 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山東(dong) 新鬆重大項目與(yu) 戰略發展部副部長齊天成說。
在人工智能大廈,像山東(dong) 新鬆這樣的企業(ye) 還有很多。近年來,濟南市先後獲批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如今,濟南正以支撐“雙區”建設為(wei) 目標,規劃打造“人工智能島”。
“人工智能大廈是‘人工智能島’主體(ti) 區域的核心,吸引集聚頂尖人工智能企業(ye) ,全麵部署人工智能前沿應用。”濟南高新區齊魯軟件園發展中心產(chan) 業(ye) 發展部部長彭紹毅介紹,“我們(men) 以齊魯軟件園為(wei) ‘人工智能島’的展示區,建設全市人工智能體(ti) 驗館以及智慧金融、智慧商圈等應用示範。”
從(cong) 齊魯軟件園出發,驅車行駛20多分鍾,抵達中國算穀產(chan) 業(ye) 園。記者看到,園區建設如火如荼。“一期廠房幕牆施工已基本完成,二期地塊主體(ti) 結構也封頂了。”濟南高新區智能裝備產(chan) 業(ye) 發展中心副主任趙巍說。
“我們(men) 規劃建設‘人工智能島’輻射的齊魯科創走廊和濟南智能製造大走廊,中國算穀正是走廊建設中的重要部分。”趙巍介紹,產(chan) 業(ye) 園預計今年年底建成投用,建成後將與(yu) 濟南算穀科技園聯動,形成人工智能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信息產(chan) 業(ye) 集群。目前,已經有十幾家企業(ye) 在這裏預定好了位置。
“目前,山東(dong) 省已擁有600餘(yu) 家人工智能及關(guan) 聯企業(ye) ,形成了良好的產(chan) 業(ye) 基礎和生態優(you) 勢。我們(men) 將把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十四五’時期重點突破的產(chan) 業(ye) 鏈群之一,打造人工智能創新示範高地和產(chan) 業(ye) 集聚高地,為(wei) 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探索經驗。”濟南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汲佩德表示。
安徽黃山——
強化5G信號 打造智慧旅遊
楓楊林間,豐(feng) 樂(le) 河邊,在安徽黃山徽州區西溪南景區,2月14日一大早,施工人員就忙碌起來。很快,三四百斤重的綠色櫃機搬上高台。一旁,鐵塔基礎已經打牢,等28天養(yang) 護期一到,鐵塔就能直接立起來。
“前陣子雨雪下個(ge) 不停,好在5G基站基礎處於(yu) 養(yang) 護期,工期一點也沒耽擱。”中國鐵塔黃山市分公司通信發展部徽州區區域經理餘(yu) 發林說,按照目前的進度,2月底西溪南景區就能有5G信號了。
信號差、網速慢,一度讓西溪南景區的商戶和遊客很不方便。“掃碼付款,支付二維碼偶爾會(hui) 打不開。”在西溪南景區經營一家咖啡店的許若俠(xia) 說。
得知景區訴求後,中國鐵塔、運營商和鎮政府協商,去年開始著手建立5G基站。說幹就幹,從(cong) 選址到勘探,從(cong) 設計圖紙到現場劃線,餘(yu) 發林忙得腳不沾地。為(wei) 了實現景區內(nei) 重點區域5G信號覆蓋,同時盡可能減少對環境的影響,最終確定在景區停車場旁的楓楊林內(nei) 建設仿生樹基站。
“2021年,西溪南景區接待遊客達50萬(wan) 人次。5G基站建成後,我們(men) 計劃打造智慧旅遊,建立全域旅遊數字導覽係統。”西溪南鎮黨(dang) 委委員汪為(wei) 之介紹,手機一掃,就能看到全村的手繪地圖和旅遊動線,各類景點、業(ye) 態、活動等也會(hui) 按照實際地點進行標注。“遊客移動到相應標注點時會(hui) 觸發語音講解,還能查看介紹、評價(jia) 等。”汪為(wei) 之說,5G網絡既可以提升遊客的旅遊體(ti) 驗,還能實現景區各類信息精準快速直達,形成各種應用場景。
截至目前,安徽已建成5G基站超5萬(wan) 個(ge) ,已實現全省16個(ge) 地市以及黃山、九華山等重點風景區的5G網絡覆蓋。2022年,安徽省實施“新基建+”行動,全年計劃新建5G基站2.5萬(wan) 個(ge) 以上,實現5G網絡省級以上產(chan) 業(ye) 園區全覆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