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過高票價引爭議 專家:電影市場回血不能純依賴高票價

發布時間:2022-02-22 11:10:00來源: 法治日報

  今年春節檔電影平均票價(jia) 52.8元觀影人次同比減少近三成專(zhuan) 家指出

  電影市場“回血”不能單純依賴高票價(jia)

  ● 今年春節檔,我國電影票房達到60.35億(yi) 元,取得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的成績,而與(yu) 之相對應的是創下曆史新高的電影平均票價(jia) 52.8元。高票價(jia) 讓不少觀眾(zhong) 望而卻步,2022年春節檔觀影人次創下近4年新低,僅(jin) 1.14億(yi) 人次,較2021年春節檔減少4600萬(wan) 人次

  ● 近10年來電影票價(jia) 的變化,實際上與(yu) 電商興(xing) 起、票務平台競爭(zheng) 以及市場份額穩固等一係列變化有關(guan) 。春節檔作為(wei) 觀影需求最旺盛的檔期之一,影院作為(wei) 經營方的盈利需求也推高了票價(jia) ;同時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個(ge) 地方防疫部門要求限製影院上座率,也間接推動了票價(jia) 上漲

  ● 尋求影院盈利路徑依賴與(yu) 消費者合理承受範圍之間的平衡,尋求產(chan) 業(ye) 長效健康發展與(yu) 文化消費提質升級間的良性互動,需要相關(guan) 行業(ye) 、相關(guan) 部門不斷研究、持續探索

  □ 本報見習(xi) 記者 孫天驕

  □ 本報記者   韓丹東(dong)

  “過年期間想跟家人一起去看場電影,結果發現一張電影票的價(jia) 格竟突破了百元。”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王辰直呼今年的電影“看不起”。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電影春節檔,高昂的電影票價(jia) 引發熱議。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2022年1月31日除夕至2月6日正月初六的春節檔,我國電影票房達到60.35億(yi) 元,取得影史春節檔票房第二的成績,而與(yu) 之相對應的是創下曆史新高的電影平均票價(jia) 52.8元。

  高票價(jia) 讓不少觀眾(zhong) 望而卻步。據統計,2022年春節檔觀影人次創下近4年新低,僅(jin) 1.14億(yi) 人次,較2021年春節檔減少4600萬(wan) 人次。在社交媒體(ti) 上,不少網友稱,之所以沒有選擇去看電影,主要原因是“票價(jia) 太高”。

  隨著公眾(zhong) 對電影高票價(jia) 的“吐槽”熱度居高不下,有關(guan) 部門和電影片方也作出相應回應。國家電影局、中消協相繼發聲,多部春節檔電影陸續宣布降價(jia) 。目前來看,電影票價(jia) 已有所回落。

  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的專(zhuan) 家認為(wei) ,春節檔電影票價(jia) 的設定背後有資本考量等一係列因素,但過高的價(jia) 格無疑會(hui) 影響潛在觀眾(zhong) 的觀影意願。高票價(jia) 雖然能在短期內(nei) 讓電影片方盈利,但從(cong) 長遠來看可能會(hui) 給電影市場帶來負麵影響,因此要警惕不正當高價(jia) ,必要時加大市場監管力度,保障電影市場有序發展。

  過高票價(jia) 引發爭(zheng) 議

  部分觀眾(zhong) 選擇不看

  2月1日,大年初一。王辰吃完午飯後想和家人一起出門轉轉,她的母親(qin) 提議去看電影《四海》。王辰拿出手機點開購票軟件,結果發現“家附近的電影院票價(jia) 高得嚇人”。

  王辰回憶稱,那天附近影院這部電影最便宜的票價(jia) 也在70元以上,最貴的則是某影院的VIP廳,一張票高達298元。而且不隻是某一場電影,所有的電影票價(jia) 都比平時貴得多。她算了一筆賬:一家4口人,去看一場電影至少要花300元。

  “太貴了,看不起。”最終,王辰和家人達成統一意見:待在家裏看電視。

  高票價(jia) 不隻發生在北京等大城市。家住陝西省漢中市勉縣的景女士發現,今年過年期間,其所在縣城一張普通的2D電影票價(jia) 最低也要58元,而平時這裏電影票價(jia) 最高也就30元出頭。

  “本來想著過年時比較閑,和家人朋友們(men) 約著把幾部春節檔電影都刷一遍,結果票價(jia) 那麽(me) 高,最後整個(ge) 春節期間我們(men) 隻挑了一部口碑不錯的喜劇片看。”景女士對記者說。

  像王辰和景女士這樣被春節檔電影高票價(jia) “嚇”到的不在少數。中國消費者協會(hui) 近日發布《春節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稱,今年春節檔監測期內(nei) ,共收集有關(guan) “電影”類負麵信息超20萬(wan) 條,每日輿情吐槽主要指向票價(jia) 方麵。今年春節檔平均票價(jia) 再創新高,許多有觀影意願的消費者,因高票價(jia) 望而卻步。

  2月中旬,記者以“春節檔 票價(jia) ”為(wei) 關(guan) 鍵詞在各社交媒體(ti) 上進行檢索,發現在春節檔期間對電影高票價(jia) 的“吐槽”不在少數。網友“@草莓奶蓋去冰三分甜”2月3日在網上發文稱“票價(jia) 可以便宜點嗎,這麽(me) 貴的票是可以直接見主演嗎”,並上傳(chuan) 了一張電影購票頁麵截圖,顯示某電影票價(jia) 根據場次不同票價(jia) 為(wei) 109元至119元不等。

  華東(dong) 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任超認為(wei) ,觀眾(zhong) 顯然不太能接受春節檔電影票價(jia) 年年攀升的現象。這兩(liang) 年受疫情影響,許多電影院經營狀況不佳,希望通過節日的高人氣、高票價(jia) 來彌補損失,但這隻是一種救急措施,效果並不理想,觀眾(zhong) 反而會(hui) 因為(wei) 對高票價(jia) 的反感而選擇少看或者不看。

  多種因素影響票價(jia)

  壓抑阻滯文化消費

  中消協發布的《報告》中引用了微博網友“@3號廳檢票員工”的評論:(春節檔電影票)非常貴,已經貴到了一種很離譜的程度,票價(jia) 瘋漲的惡果已經顯現在了年初二的票房上,直接雪崩,同比去年直接少了5個(ge) 億(yi) ,是最近4年首次低於(yu) 10億(yi) ,觀影人次跌得更恐怖,比2018年還要少1000萬(wan) 人。

  中消協稱,社交媒體(ti) 中“史上最貴春節檔、票價(jia) 貴到離譜”的輿情熱議背後,是正在逐漸升溫的文化消費訴求一定程度上被壓抑和阻滯。

  為(wei) 什麽(me) 今年春節檔電影票價(jia) 格“貴到離譜”?

  據任超介紹,春節檔電影票價(jia) 的上漲與(yu) 電影票定價(jia) 本身息息相關(guan) 。在我國,電影票價(jia) 主要由影院自行製定。一般先由電影的製片方或發行方與(yu) 影院商議定價(jia) ,並簽訂合約,通過協議達成一個(ge) 最低發行價(jia) 。按照此協議,影院不能以低於(yu) 這個(ge) 數值的價(jia) 格賣票。各個(ge) 影院在不低於(yu) 發行價(jia) 的基礎上,根據運營成本、觀影人次、票房走勢、周邊競爭(zheng) 影院票價(jia) 等市場因素,“以需定價(jia) ”,機動調整形成最終票價(jia) 。

  曾參與(yu) 過《二十二》《血戰鋼鋸嶺》等電影宣發的北京朔果蓮蓮文化傳(chuan) 媒有限公司創始人蘇北淇告訴記者,2017年以前,電影市場存在“票務平台競爭(zheng) 白熱化”的現象,除了各種大大小小的票務網站外,各個(ge) 院線影管也嚐試做線上電子票務平台,低價(jia) 電影票成為(wei) 競爭(zheng) 之下的產(chan) 物。加之當時允許票補行為(wei) ,所以電影票價(jia) 自然也比較低。“而隨著近幾年票補被喊停,各大票務平台的競爭(zheng) 基本結束,各家電商背後的投資方不繼續投資到票務平台,票價(jia) 肯定一下就上去了。”

  在蘇北淇看來,近10年來電影票價(jia) 的變化,實際上與(yu) 電商興(xing) 起、票務平台競爭(zheng) 以及市場份額穩固等一係列變化有關(guan) 。

  除電影票價(jia) 定價(jia) 的因素外,任超認為(wei) ,春節檔電影高票價(jia) 的原因還在於(yu) 春節本身有重要的節日意義(yi) 。一年裏春節檔的觀影需求最為(wei) 旺盛,春節觀影人數多,是親(qin) 友出門聚會(hui) 的高峰期;許多人願意為(wei) 節日的娛樂(le) 活動買(mai) 單,還有春節人工成本高等因素都是春節票價(jia) 高於(yu) 平時的原因。

  此外,任超提到,疫情影響也是其中一個(ge) 因素。“這兩(liang) 年受疫情影響,上線影片減少、疫情消殺成本增加、觀影小吃飲料收入銳減。疫情嚴(yan) 重時,影院經常要停業(ye) 、限流,長期低迷的票房讓電影院損失慘重。而春節檔是一個(ge) 好機會(hui) ,許多影院借此提高票價(jia) ,期待趁機‘部分回血’。”

  北京市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楊敏則告訴記者,春節檔作為(wei) 觀影需求最旺盛的檔期之一,影院作為(wei) 經營方的盈利需求也推高了票價(jia) ;同時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個(ge) 地方防疫部門要求限製影院上座率,也間接推動了票價(jia) 上漲。

  中消協稱,電影市場銀幕過剩與(yu) 內(nei) 容短缺的結構性難題,疫情波動與(yu) 政策影響的多種現實挑戰,迫使影院通過提高票價(jia) 緩解現金流緊張的窘境,從(cong) 產(chan) 業(ye) 短期止損的角度來說或許可以理解,但觀影人數普遍減少、觀影頻次持續走低的事實,說明單純的票價(jia) 依賴無異於(yu) 竭澤而漁、飲鴆止渴。

  多聽聽消費者意見

  引導市場良性競爭(zheng)

  電影票價(jia) 居高不下引起群眾(zhong) 反感情緒受到有關(guan) 部門關(guan) 注。

  2月3日,有院線媒體(ti) 人爆料稱接到國家電影局的通知,“高票價(jia) 影響了中國電影的整體(ti) 形象,觀眾(zhong) 負麵情緒反響強烈,國家電影局對此高度關(guan) 注,請各影管、影院迅速調整科學定價(jia) ”。

  2月5日,電影《狙擊手》下調與(yu) 影院的最低結算價(jia) 格,成為(wei) 今年春節檔8部新片裏首部降低限價(jia) 的影片;隨後,《長津湖之水門橋》《奇跡·笨小孩》等電影也相繼降價(jia) 。

  2月17日,記者通過購票平台檢索發現,以北京市朝陽區幾家電影院為(wei) 例,目前幾部春節檔電影的票價(jia) 已基本恢複至日常水平,票價(jia) 大多在50元以下。

  對於(yu) 過高的電影票價(jia) ,需要管嗎?該如何管?

  中消協表示,尋求影院盈利路徑依賴與(yu) 消費者合理承受範圍之間的平衡,尋求產(chan) 業(ye) 長效健康發展與(yu) 文化消費提質升級間的良性互動,需要相關(guan) 行業(ye) 、相關(guan) 部門不斷研究、持續探索。

  作為(wei) 影視行業(ye) 的一員,蘇北淇呼籲要理性看待“史上最貴春節檔”這一現象。她說,電影票價(jia) 過高影響觀影熱情確實是一個(ge) 問題,如果要從(cong) 宏觀上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首先就得解決(jue) 節目內(nei) 容,隻有持續推出好看的影片,才能讓觀眾(zhong) 持續消費。

  “疫情之後一個(ge) 現實情況是:原來每周都看電影的人,現在變成每個(ge) 月看一部電影;原來春節檔會(hui) 看四五部電影的人,現在可能隻會(hui) 看一部電影。其實這是整個(ge) 影視圈生態的問題,如何從(cong) 市場宏觀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是當務之急。”蘇北淇說。

  任超介紹稱,我國早已放開了電影的票價(jia) 製定權,因此電影票價(jia) 一直由影院主導決(jue) 定,這是一個(ge) 市場行為(wei) 。國家電影局等有關(guan) 部門可以通過製定指導意見來規範。票價(jia) 的製定需要政府的引導而非過多介入,市場的調節、觀眾(zhong) 的意願才是決(jue) 定票價(jia) 合理區間的重要因素。如果市場出現哄抬價(jia) 格或者極其不合理的天價(jia) 影票,可以由價(jia) 格調控部門進行幹預調控,不過目前還沒到這種程度。

  任超說,中國電影產(chan) 業(ye) 正處於(yu) 成長階段,需要給市場機製一些自由的空間,放手並且助推中國電影產(chan) 業(ye) 發展,多聽聽市場的聲音、消費者的意見,引導市場良性競爭(zheng) ,政府部門應當在極其必要時才出手幹預。隻有這樣,才能帶來一個(ge) 迸發創新活力且有序的電影市場,促進文娛產(chan) 業(ye) 乃至經濟社會(hui) 的可持續發展。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