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東湖評論:心中有夢,微芒終將造炬成陽
雪花隱去,聖火熄滅,北京冬奧會(hui) 已於(yu) 2月20日晚圓滿落幕。不論是作為(wei) 舉(ju) 辦方的中國,還是作為(wei) 參賽方的各個(ge) 國家、地區,都在這場“無與(yu) 倫(lun) 比”的體(ti) 育賽事上,交出了令人驚喜的答卷。我們(men) 不僅(jin) 看到了“來時迎客鬆,去時送別柳”的中國式浪漫,也看到了二十四節氣和十二生肖遙相呼應的中國傳(chuan) 統文化的厚重底蘊,更看到了各國運動員用精彩絕倫(lun) 的表現,詮釋著“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奧林匹克精神。
“桐花萬(wan) 裏丹山路,雛鳳清於(yu) 老鳳聲。”前有全紅嬋、楊倩在東(dong) 京奧運會(hui) 勇奪金牌,後有蘇翊鳴、穀愛淩在北京冬奧會(hui) 接連奪冠。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仿佛看到了百年前梁啟超先生所期望的“使舉(ju) 國之少年而果為(wei) 少年也,則吾中國為(wei) 未來之國,其進步未可量也”的畫麵。江山代有人才出,少年的身姿總是那麽(me) 英勇不凡。不管是完成5個(ge) 四周跳,追平男子世界冠軍(jun) 陳巍記錄的特魯索娃,還是藝術與(yu) 技術並重、花滑金牌得主的謝爾巴科娃,亦或是衛冕而來、突破極限挑戰4A惜敗的羽生結弦……他們(men) 在小小年紀便不斷突破自己的極限、人類的極限,為(wei) 了更高、更快、更強的目標不斷嚐試與(yu) 挑戰。
“寧移白首之心,不墜青雲(yun) 之誌。”武大靖、任子威的世紀“碰手”不僅(jin) 是體(ti) 現了隊內(nei) 的團結和“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格局,更是新老運動員傳(chuan) 幫帶的最好象征。過去的16天裏,我們(men) 不僅(jin) 看到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新人,更看到了誌在千裏、壯心不已的老將。獲得過5枚金牌,打破過世界記錄,德國速滑傳(chuan) 奇“滑冰奶奶”克勞迪婭·佩希施泰因在知天命之年站在賽道,不為(wei) 奪冠而來,盡情享受比賽,正如她所說“我的雙腿老了,但心還年輕”;“四屆老將”徐夢桃在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奪冠,既圓了自己的夢,還創造了中國女子空中技巧隊的曆史;隋文靜、韓聰花樣滑冰雙人滑的金牌不僅(jin) 彌補了四年前平昌冬奧會(hui) 0.43分錯失金牌的遺憾,更是給十五年歲月中台下汗水與(yu) 淚水的最好回禮。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滿天。哪怕身體(ti) 條件不複當年,也要拚盡全力跳得更高、滑得更快、變得更強!
“誌合者,不以山海為(wei) 遠。”世界大同,天下一家。運動員共同的誌向是發展體(ti) 育,探索極限。2022年北京冬奧會(hui) ,我們(men) 既看到了徐夢桃和齊廣璞一直擁抱安慰團體(ti) 決(jue) 賽出現失誤的賈宗洋,邱冷完成動作後寫(xie) 著給未晉級隊友加油,武大靖體(ti) 力不支時幫任子威卡住位置。隻要你贏,我就不算輸。更看到了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決(jue) 賽,獲得冠軍(jun) 的穀愛淩和季軍(jun) 瑞士隊選手一起安慰失落的亞(ya) 軍(jun) 、法國隊選手苔絲(si) ·勒德;冰壺混雙循環賽,中國隊選手範蘇圓、淩智在失利後為(wei) 對手送上“冰墩墩”奧運紀念徽章;單板滑雪項目男子坡麵障礙技巧決(jue) 賽,獲得亞(ya) 軍(jun) 的蘇翊鳴與(yu) 獲得冠軍(jun) 的加拿大選手帕洛特相互祝賀。不管是疫情初期,海外華人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還是如今冬奧會(hui) 上的種種暖心場麵,團結是永恒不變的亮點。對於(yu) 各國的運動員來說,他們(men) 在一起,就是前進的動力。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我們(men) 永遠都不會(hui) 忘記,2022年的北京,見證了各國運動員為(wei) 了“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目標不斷拚搏奮進,挑戰極限的身影。他們(men) 心中有夢,眼裏有光、腳下有路,不啻微芒、造炬成陽,讓奧林匹克之光亮徹北京,照向全球各地。山海自有歸期,風雨自有相逢。北京冬奧會(hui) 雖然結束了,但四年後聖火重燃,我們(men) 終會(hui) 再度遇見,就像星光匯成銀河,每一個(ge) 運動員身上渺小的光芒也將讓奧林匹克之光熠熠生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