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守護孩子放學回家路 夕陽紅接送隊21年不落趟兒

發布時間:2022-02-23 10:26: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守護孩子放學回家路 接送隊平均年齡60歲

  夕陽紅接送隊21年不落趟兒(er)

  【發生地點】北京市西城區牛街街道

  【事件看點】社區夕陽紅接送隊風雨無阻地義(yi) 務維護校園周邊交通秩序,護送學生通過車流量大的路口

  每天的放學時段,西城區牛街街道的回民小學附近,總有一群誌願者在路口值守,為(wei) 學生的安全“護航”。為(wei) 學生們(men) “護航”的這群誌願者來自牛街街道牛街東(dong) 裏社區夕陽紅接送隊,由社區退休黨(dang) 員誌願者組成,自2001年9月成立起,風雨無阻地義(yi) 務維護校園周邊交通秩序,護送學生安全通過人多車多的牛街四條至輸入胡同路口。

  21年來,接送隊服務總時長達4000餘(yu) 小時,服務人數達49.6萬(wan) 人次。

  道路拓寬車流量變大

  接送隊誌願者站上“護送崗”

  21年前,牛街大街拓寬通車後,車流量變大,但配套設施沒跟上,牛街大街、牛街四條至輸入胡同路口東(dong) 西方向沒有設置紅綠燈。而回民小學坐落在牛街西裏一區內(nei) ,近半數的學生都住在牛街東(dong) 裏社區,牛街四條成為(wei) 大多數學生上下學必經之路。每到放學時間,大量無人接送的孩子穿梭於(yu) 車流中,很不安全。為(wei) 此,牛街東(dong) 裏社區秉承“關(guan) 愛未成年人,嗬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原則,成立了社區夕陽紅接送隊。

  “接送隊成立後,誌願者每天下午放學時間值守在牛街四條路口,維持交通秩序,勸導來往車輛在經過牛街四條路口時減速慢行,禮讓學生、行人。即使後來路口安裝了紅綠燈,我們(men) 也堅守在路口,為(wei) 孩子們(men) 平安放學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接送隊隊長劉煥煥說,每學期開學前,接送隊都會(hui) 提前和學校老師聯係,確定學生的放學時間,同時召集各小組組長開會(hui) ,說明本學期每天放學時間及服務時長,安排好周一到周五每天一個(ge) 誌願服務小組值守在牛街四條路口,維持交通秩序,護送學生過馬路。

  定期組織安全教育

  護送隊準點上崗風雨無阻

  “學生們(men) ,別著急,等紅燈再過!”“小心,看車!”每天上下午,“夕陽紅接送隊”準時到達路口,開始“值班工作”。隨著學生們(men) 不斷來到路口,大家也跟著忙活起來。

  自“夕陽紅接送隊”成立,隊員們(men) 一年四季,無論刮風下雨、酷暑嚴(yan) 寒都會(hui) 準時上崗。“隻要是值班,不管家中有什麽(me) 事都放下,肯定準時出門。”

  為(wei) 了接孩子,“夕陽紅接送隊”的隊員,有時家裏飯都顧不上做;有時來了親(qin) 戚朋友也要先上崗;偶爾身體(ti) 不舒服,也得找人替上自己才行。

  “有他們(men) 在,我們(men) 家長特別放心。”“能堅持這麽(me) 長時間,很敬佩他們(men) 。”“如果我有時間也想參加他們(men) 的活動!”在家長們(men) 的心目中,“夕陽紅接送隊”早已成為(wei) “馬路天使”。

  目前,接送隊共有正式成員20人,平均年齡60歲,備選人員30餘(yu) 人,如有正式成員退出,將按照報名的先後順序進行篩選培訓上崗。接送隊共分為(wei) 5個(ge) 小組,每組4人,各小組分別有一位小組長通知各項服務事宜。

  對於(yu) 這些誌願者,牛街東(dong) 裏社區還會(hui) 定期進行安全教育、經驗交流等培訓座談,及時表彰有突出貢獻的誌願者,加強隊伍建設。

  見證小學生成長為(wei) 研究生

  誌願服務讓“馬路天使”變年輕

  劉煥煥今年74歲,從(cong) 2004年參與(yu) 接送服務以來,她見證了不少當年的小學生變成了現在的研究生,有的已經走上工作崗位。一位曾經的學生家長看到劉煥煥時親(qin) 切地說:“阿姨,您還做誌願服務呢?”劉煥煥開心地說:“因為(wei) 我喜歡小朋友,每天看到他們(men) 蹦蹦跳跳和我打招呼時,我覺得自己很年輕,特別開心。”

  牛街地區來往的行人特別多,接送隊的誌願者們(men) 不僅(jin) 負責接送孩子過馬路,還負責給行人指路。“這些年的誌願服務,充實了我們(men) 的退休生活,增強了社會(hui) 責任感。當初被服務的學生家長,有一些人現在也成為(wei) 隊伍中的一員,接力奉獻。”劉煥煥說。接送隊創建之初隻有8個(ge) 人,經過多年的服務,贏得學校、家長的支持和好評,也吸引了許多社區居民參與(yu) 誌願服務,隊伍不斷壯大。

  文/任可馨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