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小豆丁要入園 你會怎麽挑選?

發布時間:2022-02-23 16:57:00來源: 廣州日報

  教育部印發《幼兒(er) 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謝澤楷 見習(xi) 記者林欣潼

  近日,教育部印發《幼兒(er) 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下稱《評估指南》),推動各地健全科學的幼兒(er) 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體(ti) 係。《評估指南》出台的背景之一是“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迫切需要”。提高學前教育質量,這是孩子們(men) 、家長們(men) 的需要,也是幼兒(er) 園和教育部門不斷努力的目標。那麽(me) ,家長們(men) 具體(ti) 主要關(guan) 注幼兒(er) 園的哪些方麵?根據《評估指南》,幼兒(er) 園和教育部門又將如何去做?

  調查:

  孩子入園 家長關(guan) 注前三是什麽(me) ?

  《評估指南》印發後,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采訪多位家長和幼兒(er) 園園長。家長們(men) 對幼兒(er) 園的關(guan) 注點多集中在辦園性質、地理位置、園區環境、園內(nei) 設施這些硬件,以及師資力量、課程設置、辦園特色這些軟件。

  陳女士的孩子兩(liang) 歲多,看過《評估指南》之後,她最關(guan) 注的方麵是幼兒(er) 園老師的資質能力和教育背景——有無學曆較高的老師。黃先生的孩子,也即將到上幼兒(er) 園的年紀,他表示,最重要的是離家近,既方便大人,孩子也不辛苦。“在最近的幼兒(er) 園入讀,有很多同學都住得近,可以隨時走動。”而黃先生的愛人張女士則認為(wei) ,還是要考慮幼兒(er) 園的口碑和名氣。“幼兒(er) 園名氣大,口碑好,必然有道理,肯定有環境更好、教學質量更高、教職員工更負責等因素。”幼兒(er) 園有口碑的話,遠一點也沒關(guan) 係。

  廣州中醫藥大學幼兒(er) 園曾對即將入園的新生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在家長選擇該園的原因一項中,排名前三的3個(ge) 原因從(cong) 第一到第三分別是:園所環境溫馨、接送方便、科學的教育理念。

  廣雅幼兒(er) 園園長周誌芬告訴記者,當下很多家長在孩子入園前,都會(hui) 做多方查問和比選。家長來園時,都會(hui) 帶著問題,尋求確切的回應。家長的問題多集中在辦園性質(公辦、民辦、普惠)、師資配備、運動生活和教學場室、設施設備、實施課程等。

  越秀區雲(yun) 台裏幼兒(er) 園副園長徐佃偉(wei) 表示,“家長最看重的依然是幼兒(er) 的安全,希望能夠放心、省心、安心。”家長關(guan) 心幼兒(er) 園的活動空間大小、自然環境舒適度;也關(guan) 注幼兒(er) 園師資的穩定性、流動性,以及老師們(men) 的責任心和進取心。課程設置方麵,家長多關(guan) 注幼兒(er) 園的特色課程。

  除了考慮硬件、師資、課程、辦園特色等因素以外,多寶路幼兒(er) 園園長林遠明認為(wei) ,在孩子進入幼兒(er) 園後,家長會(hui) 更關(guan) 注老師對孩子的態度,關(guan) 注孩子在幼兒(er) 園生活學習(xi) 情況以及老師對孩子日常照顧。

  各個(ge) 幼兒(er) 園有各自不同的發展階段,不同發展階段有不同的發展側(ce) 重點。《評估指南》給不同發展階段的幼兒(er) 園,指出更為(wei) 明確的發展路徑、方向、目標,進而更好地去滿足幼兒(er) 、家長的需要,實現幼兒(er) 、家長的期望。

  “區”勢:發展學前教育 他們(men) 這樣做

  各幼兒(er) 園的發展階段雖不相同,但其發展不是孤立的,而且離不開學前教育水平的整體(ti) 發展。《評估指南》也為(wei) 區域教育部門帶來指引,從(cong) 而引領教育部門去帶領幼兒(er) 園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質量。

  荔灣區:

  探索實施“園-片-區”

  三級跟蹤反饋行動方案

  以廣州市荔灣區為(wei) 例,截至2022年1月,荔灣區共有121所幼兒(er) 園。其中,公辦園58所,普惠性民辦幼兒(er) 園45所,非普惠性民辦幼兒(er) 園18所。

  近年來,荔灣區先後獲得廣東(dong) 省《3-6歲兒(er) 童學習(xi) 與(yu) 發展指南》實驗區、首批廣東(dong) 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廣州市幼兒(er) 園課程指南實驗區等稱號,學前教育地方醒目課程獲廣州市教學成果獎,兩(liang) 項課題獲批廣東(dong) 省學前教育“新課程”幼兒(er) 園科學保教項目立項。荔灣區正努力實現從(cong) “有園上”“上好園”向“身邊處處有好園”的目標發展。

  不過,由於(yu) 地處老城區,荔灣區內(nei) 幼兒(er) 園辦園場地、師資隊伍等方麵質量不一,導致公辦幼兒(er) 園之間、公辦園與(yu) 普惠性民辦幼兒(er) 園之間、普惠性民辦幼兒(er) 園與(yu) 非普惠性民辦幼兒(er) 園之間的保教質量水平參差不齊。持續提升區域幼兒(er) 園保教質量,成為(wei) 荔灣區未來一段時期必須、亟須解決(jue) 的問題。

  荔灣區教育發展研究院學前教育教學指導中心劉琨表示,《評估指南》將引領荔灣區加強關(guan) 注過程性評價(jia) 指標在已有評估標準中的比重。荔灣區將對照《評估指南》,組織評估團隊進一步優(you) 化《荔灣區幼兒(er) 園保教質量量化考核方案(第五版》,為(wei) 本區域幼兒(er) 園開展自評與(yu) 他評工作,提供可操作性區域幼兒(er) 園保教質量評估方案。

  依托“園-片-區”三級教研網絡,荔灣區還將針對區域保教質量發展中存在的典型與(yu) 共性問題開展專(zhuan) 題教研,圍繞《評估指南》以及區域幼兒(er) 園保教質量評估方案的核心理念和主要內(nei) 容,開展線上線下教研活動。為(wei) 了切實加強“以評促建”的實際效果,荔灣區將探索實施“園-片-區”三級跟蹤反饋行動方案。

  天河區:

  完善評價(jia) 工具 軟硬件結合

  根據《天河區發展學前教育第三期行動計劃督導驗收自評報告》,截至2020年12月底,天河區共有幼兒(er) 園208所,其中公辦園65所,普惠性民辦園99所。目前天河區全區幼兒(er) 園專(zhuan) 任教師4689人,區屬公辦幼兒(er) 園專(zhuan) 任教師學曆合格率達100%,師生比為(wei) 1:6.7。

  天河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主任關(guan) 瑞珊介紹,針對天河區內(nei) 所有幼兒(er) 園,目前區內(nei) 隔年定期進行一次評估,做到全覆蓋。“我們(men) 會(hui) 到班聆聽每一位教師的教育活動,給予相應評價(jia) 。”另一方麵,在日常監管中,天河區會(hui) 定期抽檢部分幼兒(er) 園,“推門聽課”,進行流動性考核,同時定期組織專(zhuan) 業(ye) 教研活動。

  她認為(wei) ,《評估指南》為(wei) 幼兒(er) 園的質量評估提供了指標與(yu) 方向,進一步在辦園方向、辦園要求方麵提供指引,特別是民辦幼兒(er) 園,辦園有了標準製度。關(guan) 瑞珊也指出,天河區將在《評估指南》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化,使之真正落於(yu) 實處。

  據介紹,天河區在2018年製定了《廣州市天河區幼兒(er) 園保教質量考核實施方案》(下稱“方案”),即依據區內(nei) 實際情況製定的保教質量評價(jia) 體(ti) 係,並將考核標準量化,形成了一套可打分的評價(jia) 工具。“我們(men) 計劃根據《評估指南》進一步完善區內(nei) 評價(jia) 工具,軟硬件結合,進而促進幼兒(er) 園保教質量全麵提升。”關(guan) 瑞珊說。

  越秀區:

  將提升不同類型

  幼兒(er) 園的保教質量

  越秀區教育發展研究院幼教教研員許凱介紹,目前越秀區對幼兒(er) 園進行多種形式的常態評估監管,包括幼兒(er) 園辦園行為(wei) 督導評估;規範化幼兒(er) 園督導評估;建立多部門聯合視導和專(zhuan) 項檢查製度;堅持民辦園年檢製度;結合全區教研重點,開發適合本區域的專(zhuan) 項評價(jia) 工具,促進幼兒(er) 園自評、反思和實踐改進;教研員常規到園調研,進行半日活動觀察評價(jia) ,以及掛牌督學定期到園督導等。

  越秀區是“廣東(dong) 省學前教育改革發展實驗區”“廣東(dong) 省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實驗區”,但目前區域學前教育發展不均衡的情況還未完全改善。許凱表示,下階段將通過多種舉(ju) 措,提升不同類型幼兒(er) 園的保教質量,促進區域學前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她認為(wei) ,《評估指南》把幼兒(er) 園保教質量評估的主體(ti) 聚焦到了幼兒(er) 園本身。《評估指南》要求幼兒(er) 園建立常態化自我評估機製,重視集體(ti) 診斷和反思性實踐,更好地發揮評估的改進功能。

  如何更好地運用《評估指南》?許凱指出,首先需要研讀、吃透評估指標,理解其背後的理念與(yu) 實踐層麵的要求。“外部評估需要培訓專(zhuan) 業(ye) 的評估員隊伍,自我評估需要幼兒(er) 園通過園本教研培訓,使教師把評估指標內(nei) 化於(yu) 心、外化於(yu) 行。”

  其次,“需要評估者客觀地找出幼兒(er) 園實際與(yu) 指標之間,差距是什麽(me) ,差距有多大,根源在哪裏?”特別是幼兒(er) 園的自我評估,應作為(wei) 重要教研活動進行。行政和教師要通過誠懇而專(zhuan) 業(ye) 的自評、互評和集體(ti) 診斷,才能找準問題所在。

  最後,幼兒(er) 園需要根據問題清單來找對策,找對策的過程就是教研反思、實踐探索、再反思、再實踐的過程,也是每個(ge) 人都成為(wei) 研究者的過程——研究兒(er) 童、研究環境、研究互動、研究保教過程的種種細節。“這樣一個(ge) 循環下來,逐步發揮評估的診斷、導向、改進的功能,才能對幼兒(er) 園的實際工作起到切實的指導作用。”許凱說。

  思考: 幼兒(er) 園如何 進行自我評價(jia)

  除了突出過程評估,《評估指南》也對評估方式提出了“強化自我評估”的要求。幼兒(er) 園又是如何進行自我評估?

  廣州中醫藥大學幼兒(er) 園園長吳文姬介紹,一般情況下,幼兒(er) 園每學年平均至少會(hui) 接受一到兩(liang) 次全麵性評估。自我評估一般會(hui) 在每學期結束和新學期開始時進行。她認為(wei) ,階段性自評為(wei) 幼兒(er) 園各方麵工作提供客觀參考。

  越秀區雲(yun) 台裏幼兒(er) 園副園長徐佃偉(wei) 介紹,該園設有常態自評機製,結合他評、部門評、行政評價(jia) 等多主體(ti) 評價(jia) 方式,關(guan) 注各部門在提升保教質量過程中的改進。幼兒(er) 園自評除月評外,還有學期評價(jia) 、年度評價(jia) ,並結合每年辦園行為(wei) 督導評估,開展自評和外部評價(jia) 。

  雲(yun) 台裏幼兒(er) 園注重教師的自我月評價(jia) 。完善評估內(nei) 容,突出評估重點,改進評估方式,園長在評的時候要反思是否有舒適的“導”,老師在評的時候要反思是否關(guan) 注了幼兒(er) 在達成目標的過程行為(wei) 。

  廣雅幼兒(er) 園園長周誌芬介紹,該園從(cong) 多個(ge) 層麵建立自我評價(jia) 機製。包括有日、周自評,教師在教學日、周計劃中以反思的形式完成;月自評,教師在個(ge) 人成長檔案中進行;“層級月自評”,圍繞園人園事,鼓勵教工“樂(le) 問、樂(le) 讚、樂(le) 諫”,即善於(yu) 提問並尋求對策,對好人好事宣傳(chuan) 褒揚,對幼兒(er) 園管理建言獻策;行政月及學期工作自評,即在園務會(hui) 中對行政管理、教育教學、安全保健衛生、家園社區等方麵進行工作總結。

  曉港中馬路幼兒(er) 園園長梁敏玲介紹,該園對老師的專(zhuan) 業(ye) 評價(jia) 體(ti) 係,落實在孩子的體(ti) 育活動、生活活動、遊戲活動、學習(xi) 活動等層麵。包括每周評估教師製定的活動計劃是否適合孩子的年齡發展水平和特點;每月開展針對不同層麵的保教質量評比;每學期末進行一次全麵質量檢查等。該園已形成自培、互培相結合的專(zhuan) 業(ye) 培養(yang) 機製,其中亮點是教師進行班本“微課程”評比,“微課程”是教師根據幼兒(er) 興(xing) 趣、生活經驗和年齡特點,與(yu) 幼兒(er) 共建課程的過程。

  多寶路幼兒(er) 園園長林遠明認為(wei) ,《評估指南》提出的對評估方式的要求:注重過程評估,強化自我評估,聚焦班級觀察,將從(cong) 根本上改變對幼兒(er) 園的評估方式。

  徐佃偉(wei) 認為(wei) ,從(cong) 注重結構性評價(jia) 向過程性評價(jia) 轉型,更注重幼兒(er) 半日生活的觀察評價(jia) ;從(cong) 注重紙質資料回歸現實,回歸幼兒(er) 園一日生活存在的真實問題;注重過程中師幼互動的質量,切實站在幼兒(er) 的角度,更有溫度,且直指對具體(ti) 細節、具體(ti) 問題的評價(jia) 。這樣才能讓學前教育落地生根,才能走得更遠。

  怎樣培訓名師名園長?

  師資力量是家長尤為(wei) 關(guan) 注幼兒(er) 園的一個(ge) 方麵,而師資力量需通過培訓實現壯大。據了解,目前廣東(dong) 省幼兒(er) 園教師培訓評估,主要根據省教育廳相關(guan) 文件通知開展績效評估工作。評估內(nei) 容主要涉及培訓目標管理、培訓內(nei) 容管理、培訓過程管理、培訓社會(hui) 影響程度以及培訓經費使用等。

  2021年,廣東(dong) 省外語藝術職業(ye) 學院省級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和廣東(dong) 省學前教育師資培訓中心在全麵推進“新強師工程”“三區”教師全員輪訓、“省百千萬(wan) 人才培養(yang) 工程”、省級名教師名園長工作室管理等四個(ge) 大板塊的教師培訓,每一個(ge) 板塊都包含幼兒(er) 園教師培訓子項目。

  “省百千萬(wan) 人才培養(yang) 工程”項目包含了對省級名師和名園長百千萬(wan) 培養(yang) 對象的培養(yang) ,連續培養(yang) 三年。另在省級名教師名園長工作室管理方麵,全省共有新一輪(2021-2023年)學前名師名園長工作室53個(ge) ,以“師帶徒”的形式組建工作室,發揮廣東(dong) 省優(you) 秀學前工作室主持人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提升廣東(dong) 省幼兒(er) 園師資隊伍建設。

  有專(zhuan) 家指出,《評估指南》在一定程度上對學前教師培訓內(nei) 容管理,具有強化和加持作用。

  以荔灣區為(wei) 例,該區將根據具體(ti) 的可操作的指標,指導教研機構與(yu) 幼兒(er) 園,通過區域教研、園本教研、外出培訓、梯隊培養(yang) 等教師專(zhuan) 業(ye) 成長途徑引領教師隊伍專(zhuan) 業(ye) 發展。通過園級與(yu) 區級培訓,荔灣區將把《評估指南》以及區域幼兒(er) 園保教質量評估方案列入區屬幼兒(er) 園園長、教師培訓,分批、分類進行多種形式的全員培訓,使其成為(wei) 幼兒(er) 園和教師開展保育教育的行動指南。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