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警惕以元宇宙名義非法集資

發布時間:2022-02-23 16:12:00來源: 經濟日報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以“元宇宙投資項目”“元宇宙鏈遊”為(wei) 名目吸收公眾(zhong) 資金,用元宇宙虛擬幣投機炒作,甚至幹起了非法集資、詐騙的勾當,引起監管部門關(guan) 注。

  縱觀不法分子斂財套路,大多數都是“掛羊頭賣狗肉”。一旦投資者把投資風險拋到腦後,很容易掉進不法分子編造的陷阱裏。例如,有的不法分子假借元宇宙旗號,翻炒與(yu) 元宇宙相關(guan) 的遊戲製作、人工智能等概念,號稱所發虛擬幣為(wei) 未來“元宇宙通行貨幣”,並編造出各種高科技投資花樣非法牟利。尤其是虛擬房地產(chan) 炒作圈錢甚為(wei) 典型,簡言之,就是給虛擬的土地和房子貼上價(jia) 格標簽並鼓動幣圈名人拍地和買(mai) 賣房子,推高價(jia) 格後卻以設置提現門檻、後台維護為(wei) 借口變相占有投資者資金。以上種種,手段雖然隱蔽,實則涉嫌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監管部門和公安部門通力行動已經逐漸讓狐狸露出了尾巴。

  從(cong) 監管部門發布的一些風險提示情形中可以看出,其症結在於(yu) 部分投資者一時被不法分子描繪的虛擬故事所誘導。究其原委,一方麵是不法分子抓住部分投資者盲目追逐熱點、“賺一把就出來”的僥(jiao) 幸心理,披著元宇宙應用場景的外衣複製出一個(ge) 平行於(yu) 現實世界的數碼世界,進而過度、誇大炒作元宇宙概念來博眼球,從(cong) 中漁利。另一方麵是部分投資者輕信不法分子的高收益蠱惑,使得血汗錢打了水漂。此外,元宇宙本身屬於(yu) 一個(ge) 前沿技術,目前還看不清盈利模式趨勢,部分監管製度囿於(yu) 技術局限,隻能在實踐中逐步摸索補短板。

  對於(yu) 投資者和監管部門來說,當前需要正視虛擬場景掩蓋下的非法集資風險,需要警惕和提防非法參與(yu) 虛擬數字經濟活動牟利行為(wei) ,治理這種亂(luan) 象可能比現實經濟世界遇到的挑戰更複雜困難。

  隨著諸多與(yu) 元宇宙相關(guan) 的場景將在娛樂(le) 社交、數字藏品、金融科技等領域落地,這也意味著機會(hui) 與(yu) 挑戰並存。投資者要擦亮眼睛,增強辨識能力,要合理評估元宇宙的虛擬投資風險,牢記除了法定貨幣以外,投資這種未經批準公開融資的元宇宙虛擬幣行為(wei) 恐將涉嫌金融違法。不管誰把虛擬幣或其項目吹得天花亂(luan) 墜,投資者都要捂緊錢包,莫被其借助新技術製造噱頭的伎倆(lia) 所誆騙。

  對於(yu) 監管部門來說,要不斷強化數字監管手段和完善金融法治建設,充分利用大數據鑒別出那些打著元宇宙旗號進行非法集資的當事人,必要時還要聯合公安部門依法開展專(zhuan) 項行動,切實維護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元宇宙在我國的發展還處在初期階段,一些企業(ye) 和個(ge) 人與(yu) 其一味炒作概念、蹭熱度短期牟利,不如在元宇宙的基礎設施、核心技術及其應用領域多做一些探索和技術突破,孵化出有利於(yu) 資本市場發展的項目,真正讓數字紅利惠及更多企業(ye) 和投資者。(王寶會(hui) )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