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創新棋”,發展質量穩步升
下好“創新棋”,發展質量穩步升(大國之治)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鞏固壯大實體(ti) 經濟根基。推進科技創新,促進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升級,突破供給約束堵點,依靠創新提高發展質量。
如何最大限度釋放全社會(hui) 創新創業(ye) 創造動能,不斷增強我國在世界大變局中的影響力、競爭(zheng) 力,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
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取得重要進展,載人航天、火星探測、資源勘探、能源工程等領域實現新突破,企業(ye) 研發經費增長15.5%,數字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加速融合……過去一年,我國科技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創新提升實體(ti) 經濟發展水平持續強化。
“向科技創新要效益,關(guan) 係到企業(ye) 未來的發展。”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小康工業(ye)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興(xing) 海對創新驅動發展深有感觸。他表示,近年來企業(ye) 每年以銷售收入的10%投入創新,取得了一係列新成果。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強化企業(ye) 創新主體(ti) 地位。全國人大代表、傳(chuan) 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認為(wei) ,當前,創新、智能、綠色、低碳廣受關(guan) 注,帶來新能源、新材料、新技術的產(chan) 業(ye) 變革新機遇。作為(wei) 市場主體(ti) ,企業(ye) 應把技術放在引領未來發展的首位,堅持用科技創新、模式創新帶動行業(ye) 發展。“傳(chuan) 化近年來在一係列關(guan) 鍵技術和工藝上取得新突破,自身受益的同時,助力紡織印染行業(ye) 節能降碳,為(wei) 行業(ye) 可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撐。”
全國人大代表、騰訊董事會(hui) 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注意到,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ti) 布局。他表示:“這些工作部署讓我們(men) 感到時不我待的責任感和舍我其誰的使命感。當前,下一代互聯網升級正在成為(wei) 國際競爭(zheng) 的前沿陣地,作為(wei) 互聯網企業(ye) ,騰訊要堅持不懈地從(cong) 事前沿探索,加大研發投入,在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機器人、區塊鏈等領域持續努力,更自覺地做好‘數字化助手’,推動數字技術與(yu) 實體(ti) 經濟深度融合與(yu) 高質量發展,助力實體(ti) 產(chan) 業(ye) 在各自賽道上成長出更多‘世界冠軍(jun) ’。”
大力加強基礎科學研究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加強長期穩定支持。“創新是命運所係、大勢所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25所特級專(zhuan) 家董勝波認為(wei) ,實現科技創新要大力加強基礎科學研究,努力實現更多“從(cong) 0到1”的突破。
全國政協委員、華南理工大學物理與(yu) 光電學院教授鄧文基認為(wei) ,應積極探索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新型舉(ju) 國體(ti) 製,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推動從(cong) 跟進式創新轉向源頭性創新,改變傳(chuan) 統產(chan) 學研合作模式,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上各科技創新利益方參與(yu) 組建創新聯合體(ti) ,參與(yu) 重大科技攻關(guan) ,將科技、產(chan) 業(ye) 擰成一股繩,破解研發選題與(yu) 市場需求脫節、技術攻關(guan) 與(yu) 產(chan) 業(ye) 化應用脫節難題。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建材集團總工程師彭壽表示,應瞄準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guan) ,增強我國關(guan) 鍵基礎材料的自主保障能力,開展協同創新。“中國建材集團將繼續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開展全鏈條攻關(guan) ,努力打造‘國之大材’,推動我國基礎材料走向世界舞台中央。”
政府工作報告還提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完善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加大對青年科研人員支持力度,讓各類人才潛心鑽研、盡展其能。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袁亞(ya) 湘認為(wei) :“一個(ge) 國家的科技競爭(zheng) ,關(guan) 鍵在於(yu) 人才的培養(yang) ,人才的競爭(zheng) 。一定要營造好環境,讓科技工作者真正安心去做研究。科研人員要敢於(yu) 創新、敢於(yu) 質疑,秉持科學精神,大膽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更好發揮科技促發展作用
聊起創新發展,來自不同行業(ye) 、領域的代表委員紛紛表示,要不斷強化創新驅動,大力支持科技創新,更好發揮科技促發展作用。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農(nong) 業(ye) 科學院研究員陳彩虹表示,農(nong) 業(ye) 創新是發展現代農(nong) 業(ye) 的重要驅動力。“以我調研過的廣西全州縣毛竹山村為(wei) 例,當地通過推廣應用優(you) 種篩選、配方施肥等一係列種植技術,推動葡萄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現在,這個(ge) 曾經的貧困村吸引不少企業(ye) 、遊客前來觀摩葡萄種植、現場收摘葡萄,農(nong) 民人均年收入超過3萬(wan) 元。未來,還應進一步推進科學技術、設施裝備等方麵的係統性農(nong) 業(ye) 創新。”
全國人大代表、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認為(wei) ,創新是民族品牌長期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企業(ye) 創新發展需要持之以恒的研發投入。過去幾年,安踏研發投入超過30億(yi) 元,成立了全球創新研發平台,成為(wei) 擁有專(zhuan) 業(ye) 運動科技專(zhuan) 利數最多的中國體(ti) 育品牌。未來10年,安踏計劃再投入200億(yi) 元,進一步升級全球創新研發平台。
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表示,當前各行各業(ye) 對自主創新需求緊迫,作為(wei) 金融企業(ye) ,要積極把握資本市場深化改革和數字經濟發展的機遇,更好發揮金融支持科技創新、助力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的作用,幫助創新驅動發展賽道上的企業(ye) 開足馬力、實現超車。
申孟哲 劉少華 宋 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