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未成年人 公益訴訟如何發力
兩(liang) 會(hui) 聚焦“未成年人文身”案寫(xie) 進兩(liang) 高報告
保護未成年人 公益訴訟如何發力
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guan) 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立案6633件,是2020年的4.2倍,是2018、2019兩(liang) 年總和的3.3倍,涉及向未成年人銷售煙酒、網絡遊戲、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和設施安全、校園周邊安全及點播影院、電競酒店、密室劇本殺等新興(xing) 業(ye) 態治理。新類型公益訴訟案件4676件,占比70.5%。
這是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最高檢公布的一組數據。2021年6月1日起實施的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了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製度。公益訴訟如何更好地助力未成年人保護,成為(wei) 今年兩(liang) 會(hui) 代表、委員關(guan) 注的焦點。
兩(liang) 地檢方“接力”公益訴訟
今年兩(liang) 會(hui) ,最高法報告提到了國內(nei) 某知名短視頻公司侵犯兒(er) 童個(ge) 人信息民事公益訴訟。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鬆下家電(中國)有限公司·鬆下康養(yang) 商品營銷部全域營業(ye) 課課長劉廷表示,這是民法典及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後,全國首例由檢察機關(guan) 針對“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提起的民事公益訴訟,這起案例也是最高檢首次公布的未成年人保護檢察公益訴訟指導性案例之一。
最高檢公布的案情顯示,2020年7月,浙江省杭州市餘(yu) 杭區人民檢察院在辦理徐某某猥褻(xie) 兒(er) 童案時,發現北京某公司侵犯兒(er) 童個(ge) 人信息民事公益訴訟案件線索。調查取證後,餘(yu) 杭區人民檢察院認為(wei) ,北京某公司運營的短視頻App在收集、存儲(chu) 、使用兒(er) 童個(ge) 人信息過程中,未遵循“正當必要、知情同意、目的明確、安全保障、依法利用”原則,屬於(yu) 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兒(er) 童個(ge) 人信息,是侵犯兒(er) 童個(ge) 人信息的行為(wei) 。
同年12月2日,餘(yu) 杭區人民檢察院作為(wei) 原告向杭州互聯網法院提起民事公益訴訟。這家公司根據檢察機關(guan) 提出的要求,細化出34項整改措施,突出落實“監護人明示同意”等規則,重點製定單獨的兒(er) 童個(ge) 人信息保護規則、用戶協議,建立專(zhuan) 門兒(er) 童信息保護池、創建推送涉未成年人內(nei) 容的獨立算法等製度機製,並明確落實整改措施時間表。同時,自願接受網信等部門審查,並願意公開賠禮道歉、賠償(chang) 損失。
該案還反映出相關(guan) 行政主管機關(guan) 對北京某公司監管不到位的問題,經浙江省檢察機關(guan) 請示,2020年10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將該行政公益訴訟案件線索,交北京市人民檢察院辦理。
同年10月22日,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對該案以行政公益訴訟立案。經調查,向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提出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全麵排查、發現和處置違法情形,推動完善兒(er) 童個(ge) 人信息權益網絡保護的特殊條款,落實監護人同意的法律規定等相關(guan) 建議。
根據檢察機關(guan) 工作建議,北京市網信辦出台了《關(guan) 於(yu) 開展未成年人信息安全保護專(zhuan) 項整治的工作方案》,對屬地重點直播和短視頻平台逐一梳理,壓實網站主體(ti) 責任,並將此次專(zhuan) 項整治工作與(yu) 未成年人網絡環境治理等專(zhuan) 項工作有效銜接,形成保障未成年人用網安全管理合力。
劉廷認為(wei) ,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增加了“未成年人網絡保護”專(zhuan) 章,對未成年人特別是兒(er) 童的網絡安全作出專(zhuan) 門規定,這起案件對於(yu) 推動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的法治進程具有重要意義(yi) ,為(wei) 今後類似案件的審理確立了導向。他表示,杭州互聯網法院在審理該案時,秉持的理念特別值得強調:既滿足未成年人擁抱數字世界的需求,也為(wei) 他們(men) 提供最全麵的保護,全心關(guan) 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安行律師事務所創始合夥(huo) 人李宗勝提交了關(guan) 於(yu) 深入開展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公益訴訟的建議。
李宗勝建議,檢察機關(guan) 要持續通過公益訴訟,加大對侵害未成年人敏感信息行為(wei) 的打擊和監督力度,特別是通過檢察建議的形式,將一些“采集或誘惑未成年人同意采集敏感信息”的監督關(guan) 口前移,防患於(yu) 未然。“還應充分考慮到‘未成年人及其監護人很可能缺乏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和能力’的實際情況,聯合教育、公安等部門形成合力”。
未成年人文身不是私事家事
在最高檢發布的指導性案例中,還有一起“江蘇省宿遷市人民檢察院對章某為(wei) 未成年人文身提起民事公益訴訟案”。這起案件寫(xie) 進了兩(liang) 高工作報告。
“未成年人文身不是私事和家事,這是關(guan) 係到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大事。”最高檢辦公廳主任、最高檢報告起草人馬騏說,未成年人心智尚不成熟,文身後很容易被標簽化,甚至結夥(huo) 步入歧途。比如,某地檢察機關(guan) 統計發現,一年起訴涉罪未成年人360人,其中190人有文身。未成年人身體(ti) 尚在成長中,文身後很難複原,成年後容易影響就業(ye) 等。
“現在還沒有法律明確禁止未成年人文身。”馬騏表示,厲行法治,就是要做到法律有明確規定的,堅決(jue) 落實、事不避難;法律沒有明確規定的,就秉持法的精神,依法能動履職。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了“最有利於(yu) 未成年人原則”,一些地方檢察院落實公益訴訟,專(zhuan) 項監督督促禁止未成年人文身,“家長同意也不行”。
據了解,《海南省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犯罪規定》《上海市未成年人保護條例》,都對為(wei) 未成年人文身作了禁止性規定。
“不就案辦案,而是深挖案件背後的社會(hui) 治理難點堵點,推進溯源治理,檢察機關(guan) 的做法值得點讚”,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田春豔表示,希望檢察機關(guan) 能在未成年人文身案辦理的基礎上繼續跟進,推動相關(guan) 法律法規出台,讓未成年人的未來不再因文身被“刺痛”。
據了解,2021年10月,最高檢向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報送了《關(guan) 於(yu) 未成年人文身問題有關(guan) 情況的分析報告》,得到高度重視。
營造有利於(yu) 未成年人的社會(hui) 環境
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羅春梅對記者表示,當前,未成年人保護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不容樂(le) 觀,侵害未成年人的犯罪總體(ti) 呈上升趨勢,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新要求與(yu) 未成年人保護有法不依、執法不嚴(yan) 等老問題並存。特別是運用“最有利於(yu) 未成年人”理念指導司法實踐還不夠,統籌發揮檢察職能推進綜合司法保護工作還有差距,融入其他“五大保護”的針對性、實效性不足,未成年人檢察隊伍職業(ye) 素養(yang) 和專(zhuan) 業(ye) 水平與(yu) 不斷深化的未成年人全麵綜合司法保護要求還有差距,這些問題的存在,一定程度上製約了未檢工作的發展。
羅春梅建議,檢察機關(guan) 可以運用公益訴訟的法定職能與(yu) 相關(guan) 職能部門共同發力,推進未成年人相關(guan) 規定落地實施,更好地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必須緊盯未成年人保護的薄弱環節,瞄準未成年人最容易被忽視和侵犯的合法權益。從(cong) 實踐觀察來看,社會(hui) 保護和網絡保護應作為(wei) 公益訴訟的重點領域。”中國政法大學未成年人事務治理與(yu) 法律研究基地執行副主任苑寧寧指出,未成年人被侵害,通常與(yu) 社會(hui) 環境中的風險因素管控不力、保護因素缺失有密切關(guan) 係,比如住宿經營者接待未成年人沒有盡到特殊注意義(yi) 務,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ye) 的用人單位未履行從(cong) 業(ye) 查詢職責。
苑寧寧建議,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沒有明確的領域範圍限製,隻要侵犯了不特定多數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管是造成了現實的損害結果,還是導致麵臨(lin) 現實緊迫的風險,都可以理解為(wei) 涉及公共利益,也就具備了啟動公益訴訟的條件。
2021年,未成年人檢察業(ye) 務統一集中辦理工作在全國檢察機關(guan) 穩步推開,這為(wei) 開展未成年人保護公益訴訟提供了機製上的保障,檢察機關(guan) 應充分行使檢察權,推動和參與(yu) 治理導致未成年人犯罪或者被犯罪侵害的社會(hui) 環境。“將行政公益訴訟訴前檢察建議做成剛性,有利於(yu) 通過訴前程序達到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目的,實現雙贏多贏共贏的辦案效果。”苑寧寧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焦敏龍 王亦君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