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虛假WiFi惡意套路用戶 合規治理任重道遠

發布時間:2022-03-17 10:27:00來源: 科技日報

  虛假WiFi惡意套路用戶 合規治理任重道遠

  3月16日,針對3·15晚會(hui) 曝光的以免費WiFi為(wei) 名誘騙用戶下載惡意App等問題,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回應公眾(zhong) 關(guan) 切:立即組織認真核查,依法依規嚴(yan) 厲查處。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網安中心測評實驗室副主任何延哲介紹,曝光的這批號稱提供“免費WiFi連接”服務的惡意App,存在功能虛假連不上、誘騙下載、彈窗廣告騷擾用戶、後台大量搜集用戶信息、頻繁自啟動等問題。

  何延哲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這類惡意App數量繁多,已經形成產(chan) 業(ye) 鏈,大多通過廣告中的鏈接相互推廣、關(guan) 聯下載,用戶稍加注意就可避免被‘套路’,隻要不受‘免費用網、蹭網’等誘惑。”

  何延哲建議,用戶在舉(ju) 報並卸載有虛假功能、廣告關(guan) 不掉等行為(wei) App的同時,要選擇正規應用商店下載App,不要輕易從(cong) 廣告彈窗中獲取第三方App。發現手機卡頓,可通過設置查看有高頻調取權限和耗費流量過大的App,如非常用可卸載。通過手機係統的設置管理,禁止問題App自啟動行為(wei) 。

  騰訊安全專(zhuan) 家李鐵軍(jun) 認為(wei) ,無論何時何地,消費者個(ge) 人隱私保護的意識不能弱。

  “我們(men) 建議用戶在任何時候,不輕易掃碼提交個(ge) 人信息,不為(wei) 蠅頭小利隨意填表。”李鐵軍(jun) 說,“信息收集方是否值得信任?哪些信息可以提供?哪些信息堅決(jue) 不給?在需要提交個(ge) 人信息時,有些問題要心裏有數。”

  種種網絡惡行,已讓用戶如驚弓之鳥,在網絡空間普遍缺失安全感,免費WiFi是否還安全?

  何延哲說:“機場、高鐵、醫院等具有公益屬性的免費WiFi與(yu) 曝光的‘虛假WiFi’App不是一回事兒(er) 。”

  李鐵軍(jun) 介紹,安全且免費的WiFi服務,一般由政府或服務企業(ye) 提供,通常需要實名驗證身份連接。使用這些公共服務上網,受國家法律監管,比如,訪問非法網站可能會(hui) 被攔截或告警。不法分子偽(wei) 造或假冒政府機構或企業(ye) 的WiFi名稱創建熱點,一般不需要身份驗證,用戶一旦使用,就可能造成重要個(ge) 人信息泄露或遭遇釣魚詐騙等。

  在誌翔科技高級副總裁伍海桑看來,公共WiFi網絡並非私有專(zhuan) 用網絡,提供者和連接者都可能存在未知風險,使用者應假定這類網絡不安全,謹慎和安全使用。伍海桑說:“尤其要關(guan) 注連接後自動跳轉頁麵是否索求過多個(ge) 人信息甚至密碼等,在公共WiFi環境下進行金融支付類或密碼類等重要操作能免則免。”

  “公共WiFi安全最大的短板不在技術。”伍海桑建議,繼續完善市場準入機製提高技術門檻的同時,強製規範公共WiFi運營者的服務運營模式,建立定期自查和他查的安全製度。

  幾位專(zhuan) 家均建議,公共場所上網,盡可能使用手機流量套餐。

  如何延哲所言,近年來,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聯合相關(guan) 部門開展App侵害用戶權益專(zhuan) 項整治行動走深向實,網絡空間日漸清朗,但遊走在邊緣地帶的黑灰產(chan) 也變得更加隱蔽,短期內(nei) “趕盡殺絕”不是一種科學的對待,治理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何延哲說:“繼續加大個(ge) 人信息保護知識科普,提高網民警惕意識的同時,涉及在廣告中分發App等情況,分發平台應把好關(guan) 做好監督。”

  可是,即便頭部互聯網企業(ye) ,也很難憑一己之力完全達到“合規”要求,技術上需借力。

  對此,奇安盤古隱私安全負責人說:“App合規治理工作已進入深水區,在這個(ge) 攻堅階段,相關(guan) 企業(ye) 更需要通過技術手段的輔助,避免由此帶來的數據泄露、資產(chan) 損失等風險,有效做好App隱私合規工作。”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