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健次:用“善解人意”包裝“孤傲”
隨著懸疑劇《獵罪圖鑒》的熱播,讓“畫像師”這個(ge) 職業(ye) 逐漸被眾(zhong) 人熟知。
《獵罪圖鑒》講的是畫像師沈翊和刑警隊長杜城搭檔破案的故事。“畫像”是這部懸疑劇的“戲魂”,檀健次飾演的便是沈翊,從(cong) 藝術家轉變為(wei) 警察的畫像師,在“打碎自己再重新組裝”的過程中,學會(hui) 用“善解人意”去包裝內(nei) 心的“孤傲”。
角色
人物前後期的反差讓我迷茫
吸引檀健次出演《獵罪圖鑒》的首先便是“畫像師”這個(ge) 職業(ye) 。他說以警界畫像師為(wei) 題材的電視劇在國內(nei) 很少,自己更沒有接觸過畫像師,隻是在以往的一些影視劇中看到過,但這些劇也是一筆帶過,不會(hui) 刻意展現這個(ge) 職業(ye) 。
接了這部戲以後,他在跟一些警界的朋友聊天時才知道,從(cong) 事這個(ge) 職業(ye) 的人本身就很少,甚至有人稱其為(wei) “警界大熊貓”,意思就是這個(ge) 職業(ye) 是警界裏的“國寶”。
但畫像師的意義(yi) 僅(jin) 僅(jin) 在於(yu) 為(wei) 破案畫像嗎?檀健次說:“沈翊用7年的時間扔下了畫筆,撿起了素描筆,去側(ce) 寫(xie) 人物、洞察人心、學習(xi) 分析案件,其實是這個(ge) 人物對追求真相的一種執著,也是他認為(wei) 對社會(hui) 應該承擔的一種責任。”
而這種社會(hui) 責任反過來,也在改變著沈翊。“沈翊在沒有接觸‘畫像師’這個(ge) 工作之前,就是一個(ge) 畫畫的。當他成為(wei) 藝術家的時候,他內(nei) 心是非常孤傲的。甚至可以說,他是一個(ge) 有些瘋狂的年輕人。但當因為(wei) 他的畫導致傷(shang) 害了一位警察的時候,他用了7年的時間去打碎自己再重新組裝。組裝之後的沈翊,學會(hui) 了用‘善解人意’的外在去包裝自己內(nei) 心的孤傲甚至瘋狂。”檀健次說。
“打碎自己再重新組裝”,這是沈翊對檀健次的影響;而檀健次也做著類似的事情,隻是沒有那麽(me) 極致。
“我當然沒有沈翊做得這樣極致。但是我前期在研究這個(ge) 人物的時候也是非常的迷茫。因為(wei) 他前後期的這種反差讓我失去了方向。”檀健次不得不思考把握這種“反差”的“度”在哪裏。
在開了多次劇本討論會(hui) 後,有一天編劇和導演對檀健次說,他們(men) 之所以選擇他來出演這個(ge) 角色,就是因為(wei) 檀健次身上的某些東(dong) 西和沈翊很相似,例如,鏡頭前的檀健次在內(nei) 心中也有著小孤傲、小瘋狂,但在生活裏他又是很平易近人,“他們(men) 讓我不要想得過多,按照我自己的感覺來演就可以”。
生活裏的檀健次是否也像沈翊那樣用“平易近人”來包裝自己的孤傲呢?
檀健次說:“用通俗的話講吧,我可能不是一個(ge) 社交牛人,而是一個(ge) 有些‘社恐’的人。我在外麵遇到不熟悉的人時,可能會(hui) 表現出自己很合得來,但其實內(nei) 心對於(yu) 和陌生人接觸還是比較不自如的。”
演技
會(hui) 用自己的方式塑造角色
人們(men) 並不是忽視檀健次的演技,但“帥”依然是人們(men) 對劇中沈翊的第一印象。
“‘大言不慚’地說,如果我真的好看,我不覺得這是個(ge) ‘錯’。”檀健次說,“但有的時候,它確實會(hui) 成為(wei) 我的一種阻礙。”
在檀健次看來,“唯美”是《獵罪圖鑒》這部戲整體(ti) 上的一個(ge) 風格。這也決(jue) 定了劇中的每一個(ge) 角色都很好看。“唯美,這是它的一個(ge) 基調,剛好,我就趕上了它的這麽(me) 一個(ge) 基調。如果這部戲不是這樣一個(ge) 基調,那麽(me) 這個(ge) 角色就與(yu) 我無緣了。”檀健次說。
所以,作為(wei) 演員的檀健次便會(hui) 麵臨(lin) 一個(ge) 問題:題材限製。經常會(hui) 有這樣的情況,他想去給自己爭(zheng) 取某個(ge) 角色的演出機會(hui) ,可是別人會(hui) 對他說,“你長得太好看了,我們(men) 需要糙一點的,你跟這個(ge) 角色不符合”。
檀健次認為(wei) 這話也並沒有什麽(me) 錯,每個(ge) 演員都是有“適配度”的。但就他個(ge) 人來說,他其實想挑戰自己,去體(ti) 驗更多種類型的人物。“我也有很長時間把自己弄得特糙,也沒有注意自己的形象,想讓自己成為(wei) 一個(ge) 可以接到這樣角色的人。可是慢慢地我發現也沒有必要,因為(wei) 我覺得如果是因為(wei) 一個(ge) 角色,為(wei) 了想要演到某些角色弄得自己都不像自己的樣子的時候,其實也是不符合自己。”
檀健次最想告訴那些製片方和導演的是,其實他是想挑戰一下那些沒那麽(me) 好看的角色,“我覺得我自己是有這個(ge) 塑造能力的”。
“每一個(ge) 演員都有自身的特點,我覺得沒必要非得把自己‘打碎’了去迎合所謂的題材,我覺得我會(hui) 有自己方式的塑造。”檀健次說。
生活
讓自己活得更健康才是要考慮的事
檀健次已經31歲了。在對年齡諱莫如深的演藝圈,檀健次倒不怕談自己的年齡,因為(wei) 他覺得演員,尤其是男演員,越老越值錢。因為(wei) 閱曆豐(feng) 富了,價(jia) 值觀成熟了,演員的表演就會(hui) 上一個(ge) 層次,有可能創造出更豐(feng) 富、更立體(ti) 、更複雜的人物形象。
但是年齡的增長對身體(ti) 的要求確實有“壓力”的。讓自己活得更健康,才是他需要考慮的事情。不過,他也是該吃吃該喝喝,一旦發現自己胖了,會(hui) 趕緊節食,控製一下。“人不能總是那麽(me) 克製自己。”檀健次說在吃喝上,偶爾也要“放縱”自己一下,尋找一下吃喝的快感。
與(yu) 劇中的沈翊截然不同的是,檀健次是一個(ge) 好動不好靜的人。他說自己小學的時候美術課學畫畫兒(er) ,他畫的是大樹,但老師實在看不出來。於(yu) 是他對老師說自己畫的不是樹,而是風。用檀健次的話說,學“琴棋書(shu) 畫”自己實在坐不住。直到後來發現學舞蹈,自己才能真正地安穩下來。
不過,自從(cong) 接了《獵罪圖鑒》,他開始走進各種畫展,嚐試著欣賞和理解那些畫作,並透過這些作品與(yu) 那些藝術家進行一種無言的,基於(yu) 洞察人性的“隔空”交流。
文/本報記者 滿羿 統籌/劉江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