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經濟蓬勃發展 讓陌生人去家裏喂貓靠譜嗎?
讓陌生人去家裏喂貓靠譜嗎
新興(xing) 上門喂貓服務水平有待提升
□ 本報見習(xi) 記者 孫天驕
□ 本報記者 陳 磊
穿上一次性鞋套,輸入密碼解鎖進門,拿出其中一個(ge) 臥室門前門墊下的鑰匙,開門進入臥室……做好這一係列工作之後,小七終於(yu) 看到房間裏從(cong) 床底試探性伸出頭的小貓——那正是他要服務的對象。
緊接著,小七開始準備貓糧、鏟貓砂、拿出逗貓棒陪小貓玩,整套流程大概20分鍾。最後和貓主人反饋情況,他結束了這一次上門喂貓的工作。
近年來,隨著寵物經濟的快速發展,上門喂貓等新興(xing) 服務應運而生。一大批像小七一樣的年輕人,以兼職的形式提供上門喂養(yang) 、清理糞便、陪伴玩耍的整套服務。接受《法治日報》記者采訪的20餘(yu) 名養(yang) 貓人士均表示,曾通過朋友介紹、寵物醫院推薦等渠道享受過上門喂貓服務,下次有需要的話還會(hui) 繼續選擇該項服務。
“上門喂貓服務讓養(yang) 貓人士省心不少,滿足了客觀需求,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風險隱患。”接受記者采訪的專(zhuan) 家認為(wei) ,作為(wei) 一項新興(xing) 的服務,上門喂貓服務仍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可以通過設置行業(ye) 標準、網絡平台規範、加強市場監管等方式進行規範完善。
寵物經濟蓬勃發展
上門喂貓服務興(xing) 起
事實上,上門喂貓服務正在成為(wei) 眾(zhong) 多貓咪主人的選擇。
家住北京市東(dong) 城區的劉原(化名)提起上門喂貓服務讚不絕口。領養(yang) 到寵物貓後的第一個(ge) 國慶假期,他原本打算送貓去寄養(yang) ,結果發現貓咪接種疫苗的三聯單子找不到了,而寄養(yang) 需要提供這些證明。無奈之下,他了解到上門喂貓服務手續相對簡單,隻需要提供家庭住址,網上簽約下單就可以,於(yu) 是果斷選擇了上門喂貓服務。
第一次接受上門喂貓服務的體(ti) 驗就讓他非常滿意,他選擇的這位上門喂貓服務者是朋友介紹的,本身就很喜歡寵物,在喂養(yang) 過後,還會(hui) 多陪寵物玩耍一會(hui) 兒(er) 。
在上門喂貓服務越來越受歡迎後,很多養(yang) 貓人士也開始為(wei) 他人提供上門喂貓服務。
小七第一次接觸上門喂貓是在2019年春節前,那時他準備離開北京回老家過年,但有一個(ge) 難題擺在他麵前:自己回家了,他養(yang) 的兩(liang) 隻貓誰來喂呢?本來他考慮寄養(yang) 在寵物醫院裏,但是熟悉的寵物醫院過年不營業(ye) ,而且他也擔心送去寵物醫院後,兩(liang) 隻貓咪沒有辦法適應新的環境。
正在小七犯難之際,一位寵物醫院的醫生告訴他,其可以提供上門喂貓服務:每天上門半小時左右,幫助添加貓糧和飲用水,清理貓砂、陪玩,到時間後就會(hui) 自行離開,如果不放心可以全程視頻。因為(wei) 對方本來就是自己比較熟悉的寵物醫生,小七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選擇了上門喂貓服務,並把家裏的備用鑰匙留給了對方。
過年期間,這位寵物醫生每天差不多固定時段就會(hui) 來到小七家,按照約定完成喂貓、換貓砂、陪玩等服務,進門和離開時都會(hui) 跟小七報備。此後,小七多次選擇上門喂貓服務,並主動加入了兼職提供上門喂貓服務的隊伍。
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謝鴻飛認為(wei) ,上門喂養(yang) 服務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發展空間,特別是在節假日期間,因寵物主人不在家而未能照料寵物,又擔心寵物對環境敏感而不選擇寄養(yang) 別處,上門喂貓服務由此產(chan) 生,這是市場價(jia) 值自發運行的結果。“上門喂貓的服務提供者應具備相關(guan) 技能,如了解寵物基本情況,熟悉寵物各類食物及對應的喂養(yang) 方式,掌握貓砂的使用技能等。”
服務流程大同小異
門檻較低缺乏標準
曾在北京工作的月月,已經兼職提供上門喂貓服務兩(liang) 年多——她自己養(yang) 了4隻貓,是朋友圈裏公認的養(yang) 貓“小百科”。兩(liang) 個(ge) 多月前,她離開北京到山東(dong) 青島工作,現在仍會(hui) 在休息時間為(wei) 幾位熟悉的網友提供上門喂貓服務。
月月說,她提供的上門喂貓服務,主要內(nei) 容包括喂貓、換貓砂、陪玩等,但具體(ti) 內(nei) 容還要根據貓主人的需求來定。“比如有的客人會(hui) 要求幫忙開窗通風,還有客人要求用特定的玩具和貓玩,這些都要事先溝通好。”
“做這行不僅(jin) 能給我家貓多掙點貓糧錢,而且還可以‘擼’到別人家的貓,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月月說,因為(wei) 上門喂貓服務,她接觸到了很多有愛的貓主人,也看到了很多可愛的小貓咪。
“據我了解,目前提供上門喂貓服務的人員,基本全是兼職。”月月坦言,上門喂貓這個(ge) 行業(ye) 還有許多需要規範的地方,而服務者素質參差不齊正是其中一個(ge) 重要問題。
她說,曾遇到過一位很不專(zhuan) 業(ye) 的上門喂貓人員,當時她剛好要出門,和那位上門喂貓的人打了個(ge) 照麵,發現對方是位50多歲的男士,抱貓的手法很不專(zhuan) 業(ye) ,一看就沒怎麽(me) 養(yang) 過貓。進門後僅(jin) 10分鍾,就敷衍地完成了喂貓工作,完全沒有陪貓玩和照顧貓的情緒,“讓我覺得很不舒服”。
還有一次,她出差回家後看到,上門喂貓人員把自己買(mai) 來消毒用的酒精誤當成水,倒在了貓咪的飲水碗裏,而且事後再也聯係不上對方。
“還好酒精味道刺鼻,貓咪沒有飲用,但是導致貓咪一整天沒有飲水,那個(ge) 人真是太不負責了。”月月說。
李沐(化名)是北京市昌平區一家寵物醫院的醫生,在工作之餘(yu) 也會(hui) 為(wei) 一些顧客提供上門喂貓服務。他告訴記者,他的一些寵物醫生朋友,私下都會(hui) 提供上門喂貓服務。
“現在有不少人打著寵物醫院或者機構的名義(yi) 提供上門喂貓服務,但其實都跟我們(men) 一樣,就是接‘私活’。據我所知,正規寵物醫院並不會(hui) 單獨為(wei) 顧客提供上門喂貓服務。”李沐說,因為(wei) 上門喂貓不需要特殊資質,也沒有什麽(me) 入行門檻,所以目前處於(yu) 魚龍混雜的狀態,“有真心愛貓、懂貓的,也有隻是為(wei) 了掙點錢的”,甚至是抱有不良目的的。
對此,中國法學會(hui) 商法學研究會(hui) 副秘書(shu) 長、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朱曉娟認為(wei) ,單純喂貓服務不屬於(yu) 技術含量高的服務,原則上無需資質,但從(cong) 保護自然人的視角,應該要求接種相關(guan) 疫苗,以防範風險。但隨著從(cong) 業(ye) 人數規模的擴大與(yu) 行業(ye) 的發展,應不斷完善準入門檻。
法律風險不容忽視
服務規範有待完善
那麽(me) ,上門喂貓人員進入私人領域是否安全?
家住北京市朝陽區的趙女士養(yang) 了一隻貓,平時也會(hui) 選擇上門喂貓服務,但她在服務人員上門前後總會(hui) 更換大門的密碼鎖,而且會(hui) 盡量傾(qing) 向於(yu) 找自己熟悉的人。有時,她還會(hui) 要求對方打開手機,實時直播上門喂貓的過程。“畢竟他們(men) 上門時家裏沒人,而家中還有財物,難免令人擔心。”趙女士說。
不僅(jin) 顧客可能會(hui) 有擔憂,上門喂貓服務人員同樣也有顧慮。月月告訴記者,因為(wei) 考慮到上門喂貓需要進入他人家裏,而且要接觸貓等他人特殊財物,所以她事先會(hui) 專(zhuan) 門與(yu) 顧客簽訂一份“月月家召喚表”,算是一份告知協議,確保雙方在了解情況後達成一致再執行,以避免後續可能產(chan) 生的糾紛。
李沐就曾遇到過一位客人,在他完成了上門喂貓服務之後,客人以服務不滿意為(wei) 由拒絕付費,而他對此無能為(wei) 力,“隻是之後我都會(hui) 提前收取定金”。
“上門喂貓服務涉及寵物安全、私人財產(chan) 安全和個(ge) 人信息保護等問題,存在潛在的法律風險。”在謝鴻飛看來,上門喂貓服務是一方根據自身需求委托他人提供上門喂養(yang) 等專(zhuan) 業(ye) 服務,雙方形成服務合同法律關(guan) 係。這一合同的性質應界定為(wei) 承攬合同,適用民法典有關(guan) 承攬合同的規定。
朱曉娟同樣認為(wei) ,委托陌生人進入家門提供喂貓服務,對委托人的財產(chan) 有毀損的風險,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財物或人身損失。從(cong) 保護各自權益的角度出發,應該通過簽訂協議的方式明確各自的權利與(yu) 義(yi) 務以及違反義(yi) 務應承擔的責任。如發生財物損毀、寵物傷(shang) 人、貨款爭(zheng) 議,應依合同的約定承擔責任,但在財物毀損、寵物傷(shang) 人的情況下,存在侵權與(yu) 違約的競合,由當事人選擇一種有利於(yu) 自身權益得到最大化保障的方式。
朱曉娟建議,首先,從(cong) 製定行業(ye) 準入標準開始,強化行業(ye) 自律,完善信用監管機製,讓本行業(ye) 的服務有據可依;其次,製定喂貓服務合同的示範文本,事先明晰當事人的權利義(yi) 務、責任承擔與(yu) 救濟機製等內(nei) 容;最後,在委托喂貓服務人提供服務時,委托人也應盡到必要的注意義(yi) 務,認真考察對方的品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