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新能源車調價頻繁 有預訂車主變身“黃牛”

發布時間:2022-03-29 11:21: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龔夢澤

  近日,《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在各類交易平台及社交平台上出現了大量特斯拉、蔚來、小鵬等車輛訂單的加價(jia) 轉讓信息。根據下單價(jia) 格和提車周期的不同,上述轉讓訂單的加價(jia) 幅度從(cong) 數千元至數萬(wan) 元不等,各色賣家中既有普通消費者,也不乏“黃牛”。

  特斯拉線下轉單成風

  官方出手反製效果待定

  受上遊原材料價(jia) 格大幅上漲、新能源補貼政策退坡等因素影響,國內(nei) 新能源汽車掀起漲價(jia) 潮。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3月28日,包括特斯拉、蔚來、小鵬汽車、哪吒汽車、廣汽埃安、飛凡汽車等逾20家新能源車企均宣布漲價(jia) ,幾乎囊括了市場大部分主流車型。而對於(yu) 漲價(jia) 前下定的特斯拉車主而言,手中的還未交付的訂單甚至堪比“理財工具”。

  近日,記者登陸某二手交易平台搜索“特斯拉訂單轉讓”關(guan) 鍵詞,顯示的相關(guan) 商品數量不計其數。根據不同車型,每款車型的訂單轉讓價(jia) 從(cong) 1000元至20000元不等,訂單轉讓者覆蓋的城市遍及全國。與(yu) 此同時,中介還會(hui) 在各大汽車論壇、平台上發布求購信息,收購相關(guan) 訂單,收購價(jia) 也根據下單價(jia) 格、提車周期、選裝情況等有所不同。

  “分過戶和一手戶。過戶性價(jia) 比高,先簽買(mai) 賣協議,你付好尾款提車,上牌後我們(men) 一起去過戶;一手戶則原價(jia) 拿車,好處是首任車主是你,還能提現車。”在某二手閑置物品交易平台上,一位專(zhuan) 門從(cong) 事特斯拉訂單轉賣的“黃牛”於(yu) 洋(化名)對記者如是說。

  記者注意到,於(yu) 洋正在以1萬(wan) 元的售價(jia) 轉讓數輛2022款Model Y的標準續航版訂單。據平台商品信息顯示,其中一筆訂單在2021年12月份下訂,當時車價(jia) 為(wei) 28.1萬(wan) 元。而如今,這輛2022款Model Y的官網售價(jia) 已達到31.69萬(wan) 元。這意味著,若消費者從(cong) 於(yu) 洋這裏購車,雖然購買(mai) 訂單須花費1萬(wan) 元,卻仍較官網直購節省了近2.6萬(wan) 元。

  事實上,在大量“轉單”信息、交易的背後,折射出的是新能源車市場正麵臨(lin) 的困境:原材料持續上漲導致的漲價(jia) 潮,以及產(chan) 能供應不足所引發的動輒數個(ge) 月的提車周期。以特斯拉為(wei) 例,今年3月10日、3月15日、3月17日,Model Y售價(jia) 就經曆了三連漲;而源於(yu) 訂單火爆、產(chan) 能優(you) 先,目前,特斯拉的交付時間已超過了5個(ge) 月。

  訂單持有者齊安(化名)對記者表示,他本來打算買(mai) 車自用,但由於(yu) 近期所訂車型不斷漲價(jia) ,令其看到了差價(jia) 收益,隨之萌生了“轉單”的想法。“還一個(ge) 多月就能提車了,如果轉出去就當白賺一筆,轉不出去就自己照常提車。”齊安表示。

  不過,特斯拉似乎注意到了這一情況。有消息稱,針對一次或多次累計下單購買(mai) 多台車輛的消費者,特斯拉要求其簽署《不轉賣承諾函》,承諾提車後365天之內(nei) 不將任何車輛向任何第三方過戶轉讓或實際轉讓。與(yu) 此同時,特斯拉官方還在“汽車訂購協議”中規定,除非轉讓訂單的雙方為(wei) 近親(qin) 屬或有合理共有車輛理由,否則將不被同意轉單。

  原材料大幅上漲成亂(luan) 象主因

  專(zhuan) 家建議開通官方轉單通道

  “所謂轉單,如今已不局限於(yu) 字麵上的‘訂單轉讓’,而是二手車過戶了。因為(wei) 特斯拉已經不允許客戶轉讓手中訂單了。”據於(yu) 洋介紹,現在購買(mai) 訂單需要買(mai) 賣雙方同城,購買(mai) 了訂單後,雙方要一起提車,提車後,訂單賣家會(hui) 盡快過戶給買(mai) 家,且“出於(yu) 安全考慮整個(ge) 交易必須當麵完成。”

  據記者在多家二手閑置交易平台觀察,除了特斯拉之外,小鵬、理想、比亞(ya) 迪,乃至五菱宏光MINIEV等品牌的訂單轉讓信息都可搜到。其中,關(guan) 於(yu) 特斯拉的訂單轉讓信息量最大。“盡管轉單相比之前更加繁瑣,但從(cong) 收益來看,漲價(jia) 次數最多的特斯拉仍然是現階段最暢銷的標的。”於(yu) 洋告訴記者。

  針對轉單現象,小鵬汽車方麵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目前小鵬汽車的產(chan) 品訂單均進行身份證實名關(guan) 聯,不存在私人二手訂單轉賣的可能性。同時,小鵬汽車聲明:“小鵬汽車購車渠道全國統一,無法通過私人線上交易轉賣進行操作。如消費者因私人交易產(chan) 生任何爭(zheng) 議或權益受損,小鵬汽車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而作為(wei) 曾經名噪一時的國產(chan) 現象級車型,去年11月份,為(wei) 了整治投機倒把行為(wei) ,長城坦克專(zhuan) 門發布了《關(guan) 於(yu) 坦克500異常訂單公告》,明確對下定人與(yu) 實際收貨人不匹配,且無法證明係直係親(qin) 屬或限牌城市拍照租賃關(guan) 係的訂單,認定為(wei) 無效訂單。官方還表示,非官方渠道購買(mai) 或轉讓訂單,均無法享受首任車主5年15萬(wan) 公裏整車質保、發動機變速器終身免費保修等政策。

  據記者了解,除特斯拉外,諸多品牌都存在首任車主權益,倘若車輛產(chan) 權、車輛使用性質後期發生轉讓、過戶或變更,該服務權益將失效。例如,小鵬汽車首任車主每年可享受免費充1000度電、電池終身質保服務;而理想汽車整車5年或10萬(wan) 公裏,三電8年或12萬(wan) 公裏的原車質保同樣隻針對首任車主。

  有國內(nei) 知名自主新能源車企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導致出現“轉單”現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所傳(chuan) 導的各品牌車型漲價(jia) 。“電車本身損益情況就不好,一個(ge) 季度原材料經曆幾輪高幅漲價(jia) ,必然要帶來售價(jia) 的提升,電車廠家是消化不了的。”

  上述人士建議,可以考慮收取一定手續費用開通官方轉單通道,或是通過後台係統篩查倒買(mai) 倒賣的“黃牛”。總之,企業(ye) 應加大研判力度,通過調整售價(jia) 和調整權益相結合,應對原材料漲價(jia) 所導致的一係列市場變化。(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