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丨從“半天”看老區之變
新華社南昌3月28日電 題:從(cong) “半天”看老區之變
新華社記者餘(yu) 賢紅、萬(wan) 象
在老區開辦一家企業(ye) 要多久?不久前領到營業(ye) 執照的江西贛州市東(dong) 之方裝飾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段觀秀隻用了“半天”,而原來最快也要兩(liang) 天。
贛州市行政審批局大廳內(nei) ,一個(ge) 透明的展示櫃集中封存著26枚“退休”的印章,“退休”的印章見證審批流程再造。
“原來開一家企業(ye) 從(cong) 企業(ye) 登記到社保登記,從(cong) 公章刻製到申領發票,總共要交30份材料、走6道環節,通過‘放管服’改革,如今隻需7份材料、走1道環節,接軌深圳速度。”贛州市行政審批局局長劉洪梅說。
今年3月,國務院批複同意建設贛州、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矢誌高質量跨越式發展,贛南老區喊出:“大灣區能做到的,老區也能做到。”
半年前,深圳營商環境4.0版尚未正式發布,就被赴深圳跟班學習(xi) 的老區幹部工作隊拿過來一一對比,工作隊梳理出25項差距。半年後,過半的差距已經迎頭趕上。
改革後市本級90%以上事項辦理“最多跑一次”;首批12個(ge) 低風險過程性審批“豁免審批”,一年減少企業(ye) 跑動10萬(wan) 次……很多企業(ye) 說,在老區找到了灣區的感覺。
曾經,企業(ye) 申請一筆惠企補貼,可能要準備至少十餘(yu) 項材料,相關(guan) 部門逐一簽字,送分管領導批準後上會(hui) ,資金獲批後再一級級下撥,“一上一下”少說一月、多則半年。
“300萬(wan) 元進賬,企業(ye) 自己都還不知道。”不久前,江西天鍵電聲有限公司賬上莫名多了一筆資金,詢問之後才得知是企業(ye) 過了上市輔導期的獎勵金。
優(you) 惠政策無需申請,隻要滿足條件資金就能“一秒到賬”,從(cong) 2021年12月“親(qin) 清贛商”惠企政策兌(dui) 現平台上線,已有近億(yi) 元資金直接撥付給上千家企業(ye) 。
老區之變,說到底是人之變。
走進老區,新時代幹部的創新實幹令人印象深刻:在南康區,39天修好一條路打動格力投資百億(yi) 項目;在贛州經開區,三分之一以上幹部蹲點服務企業(ye) ……
兩(liang) 年前,贛州市同興(xing) 達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錯失一個(ge) 10多億(yi) 元的訂單,企業(ye) 馬上瞄準智能穿戴領域尋求補救,關(guan) 鍵是要在300天內(nei) 完成主廠區交付。為(wei) 難之時,政企圓桌會(hui) 議當即啟動,環評、電力等部門幹部下了桌直奔現場,高效推動廠房建設。
“如果說前些年發展靠市場紅利,剛剛過去的這一年則是危中尋機。”公司副總經理溫中家說,今年準備把研發中心也落戶老區。
曾經企業(ye) 有困難,逐個(ge) 找部門,如今,在政企圓桌會(hui) 議上,大家坐在一起共同想辦法。一年多來,這樣的會(hui) 議已開了113次,為(wei) 企業(ye) 解決(jue) 困難問題500餘(yu) 個(ge) 。
老區精神、灣區思維相互激蕩,親(qin) 商重商蔚然成風,市場主體(ti) 如雨後春筍。2021年,贛南老區新增15萬(wan) 多戶市場主體(ti) ,同比增長42%,以至於(yu) 一位投資贛南的家居行業(ye) 龍頭企業(ye) 負責人這樣感歎:真沒想到老區也能跑出特區速度。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