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 做好“三茶”融合這篇大文章
喬(qiao) 金亮
要做好茶文化、茶產(chan) 業(ye) 、茶科技“三茶”融合文章,春茶期正是好機遇。“三茶”融合就是要讓文化之美為(wei) 產(chan) 業(ye) 鑄魂,以科技之力為(wei) 產(chan) 業(ye) 賦能,以茶科技的硬實力和茶文化的軟實力,激發茶產(chan) 業(ye) 的無限可能。
春芽吐新綠,清氣滿人間。眼下正是春茶采摘的關(guan) 鍵時節。春茶的產(chan) 量與(yu) 產(chan) 值分別占全年的五成與(yu) 七成,一直是茶葉市場角力的重點。能否把握好春茶季的產(chan) 業(ye) 融合機會(hui) ,考驗著茶產(chan) 業(ye) 發展的質量與(yu) 效益。
過去兩(liang) 年的春茶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都對茶產(chan) 業(ye) 發展做出重要指示。2020年4月,總書(shu) 記在陝西平利縣考察時步入茶園,同茶農(nong) 們(men) 親(qin) 切交談,希望鄉(xiang) 親(qin) 們(men) 堅定不移地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興(xing) 業(ye) ,脫貧奔小康。2021年3月,總書(shu) 記在福建武夷山考察時察看春茶長勢,了解當地茶產(chan) 業(ye) 發展情況,強調要統籌做好茶文化、茶產(chan) 業(ye) 、茶科技這篇大文章,堅持綠色發展方向,強化品牌意識,優(you) 化營銷流通環境,打牢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產(chan) 業(ye) 基礎。
一片葉子,成就了一個(ge) 產(chan) 業(ye) ,富裕了一方百姓。我國是世界第一茶葉大國,茶園麵積占世界的六成,毛茶產(chan) 量占世界的一半,茶葉消費量超世界的四成,出口額世界第一。近年來,各地立足自身資源稟賦,推動茶葉產(chan) 能持續擴大,產(chan) 業(ye) 鏈整體(ti) 水平得以提升。目前,我國已形成四大優(you) 勢區域,茶樹品種結構不斷優(you) 化,茶園管理水平顯著提高,茶葉加工基本實現機械化。茶產(chan) 業(ye) 讓一座座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一棵棵茶樹也鋪就了一條條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振興(xing) 路。
不過,在茶產(chan) 業(ye) 快速發展中,一些問題也開始凸顯。產(chan) 業(ye) 集中度低,經營主體(ti) 多、小、弱,家庭式、作坊式不少,產(chan) 業(ye) 鏈條短;加工水平不高,速溶茶、茶食品等精深加工產(chan) 品以及茶多酚、茶色素等功能成分開發不足。我國有茶葉類商標5萬(wan) 多個(ge) ,但大部分缺乏市場影響力;有全世界最好的茶葉,但千家茶企卻不及一家“立頓”。更有甚者,過度包裝、誇大宣傳(chuan) 等營銷亂(luan) 象,以次充好、以假亂(luan) 真等違規行為(wei) ,“天價(jia) 茶”炒作現象等,近年來時有發生。
小小茶葉,一頭連著千萬(wan) 茶農(nong) ,一頭連著億(yi) 萬(wan) 消費者。破解行業(ye) 麵臨(lin) 的供需失衡、質量不穩、效益不高、營銷亂(luan) 象等問題,既是茶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助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關(guan) 鍵之處,也是我國從(cong) 茶葉大國邁向茶葉強國的必由之路。為(wei) 此,要做好茶文化、茶產(chan) 業(ye) 、茶科技“三茶”融合文章,春茶期正是好機遇。
如果把茶產(chan) 業(ye) 比作一架飛機,茶文化和茶科技就是兩(liang) 翼。從(cong) 茶文化角度看,近年來新式茶飲興(xing) 起,年輕一代對茶煥發消費熱情。要著眼新生代的需求,創造更多具有流行張力的消費場景和產(chan) 品形態。從(cong) 茶科技角度看,從(cong) 標準化生產(chan) 到規模化加工,都需要科技的加持。應支持龍頭企業(ye) 和科研院所合力進行茶科技創新,開發精深加工產(chan) 品。從(cong) 茶產(chan) 業(ye) 角度看,應將茶葉從(cong) 單一產(chan) 業(ye) 變為(wei) 複合產(chan) 業(ye) 。比如,茶園變公園,茶區變景區,推進茶旅融合,發展體(ti) 驗、研學等業(ye) 態。總之,“三茶”融合就是要讓文化之美為(wei) 產(chan) 業(ye) 鑄魂,以科技之力為(wei) 產(chan) 業(ye) 賦能,以茶科技的硬實力和茶文化的軟實力,激發茶產(chan) 業(ye) 的無限可能。
茶產(chan) 業(ye) 的現狀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的現狀。當前,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存在不同程度的同質化競爭(zheng) 現象,大路貨多,精品和優(you) 質產(chan) 品少;產(chan) 業(ye) 鏈條短,產(chan) 品附加值和效益偏低;有的產(chan) 品雖優(you) 秀,但“養(yang) 在深閨人未識”,沒能走出深山、實現優(you) 價(jia) 。不同於(yu) 糧食,特色農(nong) 產(chan) 品更市場化,在價(jia) 格上更有彈性,也更有條件跨界融入現代要素和時尚元素。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是涵蓋一二三產(chan) 業(ye) 的大農(nong) 業(ye) ,要立足特色資源,貫通產(chan) 加銷、融合農(nong) 文旅,使其業(ye) 態更豐(feng) 富、功能更多元,推進產(chan) 業(ye) 融合,從(cong) 而不斷壯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