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記公安英烈董欽威:用熱愛與專業詮釋“坐得端,行得正”
用熱愛與(yu) 專(zhuan) 業(ye) 詮釋“坐得端,行得正”
——追記公安英烈董欽威
“我一定守好崗位,確保旅客平安出行!”2022年1月14日,在哈爾濱鐵路公安處阿城北站派出所春運座談會(hui) 上,民警董欽威表示,要堅決(jue) 打好2022年春運安保首場硬仗。會(hui) 後,返回崗位的董欽威突發疾病,於(yu) 當日17時23分,經搶救無效去世,生命定格在58歲。
“作為(wei) 一名人民警察,要內(nei) 外兼修。”董欽威常說,“人民警察內(nei) 在最重要的就是要身正,要牢記人民警察的身份,執法要公正,對黨(dang) 和人民要忠誠,決(jue) 不能違法亂(luan) 紀;外在就是穿著警服要幹淨整潔,服務旅客時一定要有精氣神。這樣人民群眾(zhong) 看到你才會(hui) 有安全感,對違法犯罪分子才會(hui) 有震懾力!”
1988年,剛參加公安工作的董欽威,被分配到哈爾濱站派出所。由於(yu) 當時鐵路運輸量大,該所管內(nei) 治安狀況複雜,一年處理各類違法犯罪人員近600餘(yu) 人,而董欽威的業(ye) 務工作名列全所之首。
由於(yu) 工作業(ye) 務過硬,董欽威調入哈爾濱鐵路公安處刑警大隊工作。寒冬時節,臥雪蹲守,常通宵偵(zhen) 辦案件,他的身體(ti) 受到影響,落下病根。
1997年8月,時任刑警大隊偵(zhen) 查員的董欽威,接到安達市永勝村一村民5歲女兒(er) 被拐的協查通報。董欽威根據經驗判斷:拐賣兒(er) 童的犯罪嫌疑人極有可能乘坐火車,再次返回安達。為(wei) 此,董欽威格外留意獨自出行或帶小孩出行的男性乘客。在當時沒有任何視頻監控等科技手段的條件下,他憑借一張帶有嫌疑人照片的協查通報,將拐賣兒(er) 童的犯罪嫌疑人之一張某山在列車上認出並抓獲。之後曆時50多天,在當地公安機關(guan) 配合下,董欽威遠赴河北滄州成功解救被拐賣女童,其他犯罪嫌疑人也相繼落網。
2002年11月3日晚,董欽威接到一個(ge) 匿名舉(ju) 報電話:3年前在列車上偷走旅客7800元的犯罪嫌疑人劉某正在七台河市生活。董欽威和同事連夜趕到七台河市,經大量走訪調查得知:劉某的母親(qin) 在當地經營一家服裝店。經核實,服裝店的登記經營者叫“孫某某”,而工商登記照片上的“孫某某”正是嫌疑人劉某。
或許是民警的偵(zhen) 查引起了劉某警覺。次日,嫌疑人劉某來了個(ge) “調虎離山”,打車前往牡丹江市,之後又悄悄潛回七台河市。11月6日16時30分,董欽威等人喬(qiao) 裝走進劉某經營的服裝店,在試衣間的簾子後麵將劉某抓獲歸案。
從(cong) 車站派出所民警到刑警,再從(cong) 乘警到線路民警,董欽威常說:“我熱愛這份工作,咋幹都幹不夠。”從(cong) 警34年,董欽威不知帶了多少“愣頭青”徒弟。他常對新入警的徒弟說:“不會(hui) 幹我可以教你,但該幹的工作不幹,可不行!”
哈爾濱鐵路公安處乘警支隊是董欽威工作時間最長的一個(ge) 單位。每當遇到新警搭檔,他都會(hui) 手把手傳(chuan) 授經驗。
哈爾濱鐵路公安處哈爾濱乘警支隊四級警長陶寶玉第一次見師傅時,感慨於(yu) 董欽威著裝的“考究”:一身警服幹淨整潔,執法記錄儀(yi) 、乘警胸牌佩戴規範整齊。
“他用一言一行詮釋著什麽(me) 是良師益友。”和師傅一起值乘哈爾濱西到昆明的K728次列車的一年,是陶寶玉進步最快、收獲最多的一年。在師傅的鼓勵和幫助下,身為(wei) 法學碩士的陶寶玉當年就通過了國家法律職業(ye) 資格考試。
阿城北站派出所民警王凱入警之初,就走上了乘警崗位。2016年8月,王凱第一次出乘就跟著董欽威。從(cong) 哈爾濱至海口,董欽威一一告訴他重點時段與(yu) 重點區段,手把手教會(hui) 了他怎麽(me) 防範、如何在列車上緝毒。
“師傅總提醒我,列車上一旦有警情,第一時間把裝備帶齊,再快速趕赴現場。”不到一年,王凱就成長為(wei) 一名和師傅一樣的乘警長。
“幹民警就要坐得端,行得正!”哈爾濱鐵路公安處哈爾濱乘警支隊二大隊民警趙宏宇回憶,“這是師傅時常告誡我的話。”2021年7月,趙宏宇憑借師傅傳(chuan) 授的經驗和敏銳的觀察力,在列車上查獲了一名冒用他人身份信息乘車的旅客,並在其身上查獲多個(ge) 假證件。
2018年11月,隨著哈牡高鐵的開通,擔任乘警長多年的董欽威調入尚誌南站派出所任民警。彼時的尚誌南站派出所基礎設施還不完善,且距離管轄的帽兒(er) 山西警務區有40多公裏車程,董欽威主動請纓到警務區開展工作。在警務區工作近兩(liang) 年時間裏,線路周邊村屯誰家養(yang) 了多少牲畜,誰家婚喪(sang) 嫁娶、添丁進口,誰家是五保戶需要照顧,董欽威都了如指掌。
2020年9月,董欽威調入阿城北站派出所金龍山警務區工作。金龍山警務區建成初期條件艱苦,他不怕困難,提前介入,與(yu) 施工方溝通警務區建設。為(wei) 盡快進駐警務區開展工作,他還從(cong) 自己家帶來生活必需品,大到家具、小到廚房調料。
從(cong) 警多年,董欽威也被刑滿釋放人員打擊報複過,腹部、腰部先後被刀刺入10餘(yu) 厘米深。妻子在病床前哭著問他能不能換個(ge) 工作時,董欽威輕描淡寫(xie) 地說:“這點小傷(shang) 小碰的,不算啥。”
董欽威去世當天,聞訊趕到金龍山警務區的董明雯沒能見到父親(qin) 的最後一麵。董明雯懊悔萬(wan) 分:“爸爸,咋一句話都沒留下,這麽(me) 突然就走了呢?我始終不相信他已經不在了。”
在董明雯眼裏,“爸爸好像天生就是當警察的料,他身上常年攜帶著手銬。小時候,爸爸休年假帶我和媽媽去旅行,途中我們(men) 這節車廂押送的一名嫌犯越窗逃跑。爸爸看到有可疑人員在車廂外跑,跟著就追了出去,我們(men) 的旅行也在配合警方做筆錄中度過。”還有一次,董欽威開車載董明雯出門,途中發現有民警封鎖村屯搜尋嫌疑人。董欽威讓女兒(er) 在車裏等著,二話不說上去幫忙。最終,根據一支未熄滅的香煙,董欽威在玉米地的簡易旱廁裏將嫌疑人抓獲。
董明雯5歲的兒(er) 子,平時由姥爺董欽威和姥姥幫著照料,和姥爺感情深厚。見姥爺好幾天沒回家,孩子一直追問媽媽:“我姥爺去哪兒(er) 了?他啥時候回家?他不想我嗎……”董明雯哭著回答:“你姥爺坐火車去了很遠的地方……”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何春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