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允許符合條件家長陪護感染患兒”是人性化措施

發布時間:2022-04-07 11:11: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熊丙奇

  大家比較關(guan) 心兒(er) 童感染者的陪護問題,如何進一步優(you) 化管理製度來滿足他們(men) 的陪護需求?在4月6日上海市舉(ju) 行的第145場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上,市衛生健康委一級巡視員吳乾渝表示,對於(yu) 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兒(er) 童,由監護人自願申請,在充分了解可能的健康風險並簽署告知承諾書(shu) 後,可以陪護。符合陪護條件的家長應在工作人員指導下,做好個(ge) 人防護,落實規範佩戴口罩、分時用餐、不與(yu) 兒(er) 童共用生活物品等防護措施,嚴(yan) 格遵守各項管理製度。

  這是兒(er) 童感染者救治的人性化處理,值得肯定。對兒(er) 童感染者進行精心救治,除了增加醫護力量,改善定點醫院、集中收治點條件外,還可以推行對符合條件的未確診家長進行防疫培訓,讓未確診家長對患兒(er) 進行陪護。這可實現對幼兒(er) 更精心化的照顧,也可減輕當前醫療資源的壓力。

  根據《傳(chuan) 染病防治法》、防控工作要求等,感染者應當與(yu) 非感染者隔離。據報道,上海按照分類收治的原則對兒(er) 童感染者進行救治。如果兒(er) 童家長同樣是陽性感染者,可以同住在兒(er) 童區域陪護照顧,一起接受觀察治療。對於(yu) 兒(er) 童感染者,如果家人不符合陪同條件,且患兒(er) 小於(yu) 7歲,將在公衛中心接受治療;其他大齡兒(er) 童和青少年,以及家長符合陪同條件的低齡兒(er) 童感染者,將主要在集中收治點隔離治療,並配置專(zhuan) 業(ye) 的兒(er) 科醫療團隊,保障患兒(er) 得到規範專(zhuan) 業(ye) 的治療和生活照料。

  但是,對於(yu) 將被感染的幼兒(er) 與(yu) 未被感染的父母分開的做法,有的家長並不同意,認為(wei) 將孩子和父母分開,不符合兒(er) 童中心主義(yi) 原則,並擔心這樣做會(hui) 讓孩子產(chan) 生恐懼等心理問題,不利於(yu) 對孩子的救治。家長們(men) 的情緒可以理解,從(cong) 保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要求家長履行監護職責來看,家長的訴求也合理。

  既遵守防疫法規,又更好地救治兒(er) 童感染者,最適合的方式就是由家長自願申請,醫療機構進行評估,由家長參與(yu) 陪護。對於(yu) 由未確診家長陪護兒(er) 童感染者,此前已有臨(lin) 床探索並發表專(zhuan) 業(ye) 論文。該論文總結了1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兒(er) 住院期間由未確診家長陪護的防護體(ti) 會(hui) ,詳細介紹了對患兒(er) 家長在陪護前進行相關(guan) 知識培訓,個(ge) 人防護措施,動態觀察患兒(er) 病情,對患兒(er) 家長進行心理疏導,出院指導等等內(nei) 容。從(cong) 中可見,隻要具備相應條件,由未確診家長陪護是可行的。

  對於(yu) 被感染幼兒(er) 的隔離救治,家長和社會(hui) 公眾(zhong) 以前最擔心的問題就是幼兒(er) 的心理問題。在感染幼兒(er) 比較少的情況下,定點醫院、集中收治點的醫護人員可以投入精力,通過和患兒(er) 家長視頻等方式,關(guan) 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而在患兒(er) 人數變多的情況下,家長關(guan) 注的就不隻是患兒(er) 的心理健康問題,而是定點醫院、集中隔離收治點的醫療條件問題,對患兒(er) 的基本看護問題。

  回應家長和輿論的關(guan) 切,一方麵要增加對感染幼兒(er) 的救治力量,真正保障每個(ge) 患兒(er) 得到規範專(zhuan) 業(ye) 的治療和生活照料。對於(yu) 家長來說,如果能看到每個(ge) 患兒(er) 都得到精心看護、救治,那麽(me) ,也不會(hui) 那麽(me) 焦慮。另一方麵,考慮到患兒(er) 主要是無症狀感染者、輕症,可以結合防疫形勢,采取對未確診家長進行消殺、防護培訓,由未確診家長參與(yu) 陪護的方式。這不是把未確診家長簡單作為(wei) 被隔離的對象,而是把未確診家長作為(wei) 輔助醫療、看護人員。從(cong) 長遠看,向公眾(zhong) 普及如何居家應對新冠無症狀、輕症,也是進行疫情防控必不可少的內(nei) 容。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