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援滬醫療隊的第一個方艙夜班
“第一個(ge) 夜班還算平靜。”4月7日淩晨2點30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援滬醫療隊第一組32名隊員走出上海新國博方艙醫院。濕漉漉的頭發,臉上深深的勒痕,結束工作後的疲憊和放空,記錄著他們(men) 的第一個(ge) “方艙夜班”。
“管理的患者人數雖然比當時武昌方艙多,但總體(ti) 情況還算平穩,最重要的是我們(men) 自己不慌、不亂(luan) 。”經曆過初次進艙“大考”,隊員們(men) 對打贏上海疫情防控硬仗充滿信心。
重回戰鬥陣地的感覺
2層防護服、N95口罩、護目鏡、橡膠手套、塑料腳套……穿戴好全套防護裝備,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這是一種重新拿起武器,回到戰鬥陣地的感覺。”醫療隊醫生昌金星,用手機視頻記錄下自己首次進入上海方艙醫院的感受。
作為(wei) 組長單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援滬醫療隊第一組32名隊員與(yu) 其它湖北援滬醫療隊的28名隊員聯合組隊,負責新國博方艙W3艙內(nei) 1300餘(yu) 名輕症患者的管理。
“你們(men) 是武漢來的?”剛入艙不久,醫療隊醫生趙東(dong) 身後就傳(chuan) 來一個(ge) 激動的聲音。得到肯定回答後,大叔興(xing) 奮地說,“咱們(men) 是老鄉(xiang) ,我也是湖北的!”
交談得知,大叔是在上海務工的湖北監利人,不幸感染。“沒想到在上海的方艙醫院裏還能見到湖北老鄉(xiang) ,感覺真是太親(qin) 切了。”醫療隊員查看了他的相關(guan) 資料,囑咐他不要擔心,安心治療和休養(yang) 。
方艙內(nei) 跳起“大白舞”
6月晚上9點,醫療隊護士童瑤在護士站忙碌,一位婆婆突然情緒激動地衝(chong) 到護士站。童瑤一邊耐心安撫婆婆的情緒,一邊詢問情況,原來她是因為(wei) 與(yu) 家人視頻發生爭(zheng) 執後,導致情緒失控。
安撫好婆婆後,童瑤提議,“大白”們(men) 一起為(wei) 患者跳支舞,調節緊張焦慮的情緒。
她的提議很快得到大家回應,5名原武昌方艙醫院的老隊員撿起兩(liang) 年前學習(xi) 過的簡單舞蹈,瞬間拉近與(yu) 患者距離。不少患者也有模有樣地學起來,隨著肢體(ti) 舒展,患者逐漸放鬆,露出笑容。“雖然跳得汗流,但是寬慰了患者,值了!”醫療隊員們(men) 笑著說。
“第一個(ge) 6小時夜班,情況都還可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援滬醫療隊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領隊沈波表示,雖然W3艙內(nei) 患者人數是當時在武昌方艙醫院管理的患者人數的好幾倍,有了武昌方艙醫院的管理經驗,且患者病情都比較穩定,治療方麵壓力相對而言要小很多。同時,針對艙內(nei) 尚存在的一些管理問題,他們(men) 也第一時間向上級反映。
返回駐地,醫療隊員們(men) 收到來自武漢和上海的“雙重關(guan) 懷”: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總務處全力協調上海相關(guan) 單位,為(wei) 援滬醫療隊送來蘋果、橙子、方便麵等愛心物資。醫療隊物資組負責人王榮表示,將全力保障各類物資供應充足,保證醫療隊員們(men) 的安全與(yu) 健康。
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鄒亞(ya) 琴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