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釋放冬奧會品牌效應享紅利 高質量建設京張文體旅遊帶

發布時間:2022-04-12 10:05:00來源: 經濟日報

  高質量建設京張文體(ti) 旅遊帶

  冬奧盛會(hui) 點燃國人冰雪熱情,北京和張家口在承辦冬奧賽事中盡顯冰雪旅遊資源優(you) 勢。兩(liang) 地體(ti) 育、文化、旅遊協同發展新畫卷也在徐徐展開。

  樹立奧運場館賽後利用國際典範,建設國際冰雪運動與(yu) 休閑旅遊勝地,打造體(ti) 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樣板……今年1月30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體(ti) 育總局聯合印發《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建設規劃》,為(wei) 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建設畫好“作戰圖”。

  近日,旅行社區馬蜂窩發布體(ti) 育旅遊主題報告《去運動,去旅行!》,報告顯示: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已展現示範效應,被冬奧帶火的北京首鋼園和張家口的玉如意場館是年輕人在兩(liang) 地旅行的打卡地標,提到京張旅遊,非遺文化、民俗、長城文化等都是遊客希望重點體(ti) 驗的領域。

  釋放品牌效應享紅利

  作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三大賽區之一,北京延慶海陀山上的冬奧賽事給人們(men) 留下無限回味。海陀山下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建設也正在加快推進,50餘(yu) 個(ge) 重點項目為(wei) 延慶打造體(ti) 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樣板提供有力支撐。

  “加快推進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建設,對延慶而言至關(guan) 重要。”親(qin) 曆《規劃》起草過程的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hui) 延慶分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沈金箴說。在他看來,作為(wei) 北京北部生態涵養(yang) 區核心區,與(yu) 北京其他區尤其是中心城區相比,延慶經濟基礎相對薄弱。建設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不僅(jin) 是延慶轉型發展的良好契機,也對實現區域融合、冬奧場館維護運營、接續冬奧繁榮意義(yi) 重大,有助於(yu) 全麵釋放冬奧會(hui) 品牌效應,讓人民共享奧運紅利。

  奧運場館的賽後合理規劃利用,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如何將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區域內(nei) 的25個(ge) 奧運場館、21個(ge) 公眾(zhong) 滑雪場等奧運遺產(chan) 與(yu) 體(ti) 育、文化和旅遊資源整合起來,是《規劃》必須回答好的時代答卷。

  北京冬奧會(hui) 期間,首鋼滑雪大跳台見證了穀愛淩和蘇翊鳴的“登頂時刻”。後冬奧時期,首鋼滑雪大跳台並不會(hui) 按“國際慣例”被拆除,而是將作為(wei) 世界首例永久性保留和使用的滑雪大跳台場館滿足多層次需求。

  北京首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大跳台項目部部長助理劉玉川說,“我們(men) 充分考慮極限運動所擁有的時尚潮流特質,瞄準青年客群,打造極限運動賽事IP,同時與(yu) 首鋼極限公園聯動,夏季可舉(ju) 辦小輪車、滑板等極限類比賽,舉(ju) 辦戶外音樂(le) 會(hui) 、光影秀、首發首秀等綜合演藝活動”。作為(wei) 冬奧文旅的重要內(nei) 容,首鋼滑雪大跳台正醞釀逐步開發相關(guan) 產(chan) 品,策劃奧運文化展覽展示等,讓場館融入大眾(zhong) 娛樂(le) 文化生活中。

  “未來的首鋼園不僅(jin) 可以承接比賽、舉(ju) 辦活動與(yu) 會(hui) 議,在工業(ye) 旅遊、冰雪旅遊方麵繼續占據一席之地,還將在科技元素和文化藝術的加持下擁有更多想象空間,在多種業(ye) 態雲(yun) 集之下朝著‘京西新地標’不斷邁進,成為(wei) 年輕人熱愛的潮流玩樂(le) 聚集地。”馬蜂窩旅遊研究院院長馮(feng) 饒表示。

  延慶賽區的冬奧場館也有了賽後發展的清晰藍圖: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將在保留未來舉(ju) 辦國際高水平高山滑雪比賽和滿足專(zhuan) 業(ye) 運動員訓練的前提下,適度改造為(wei) 高山滑雪訓練基地、滑雪學校等,建立多維度滑雪訓練、教學體(ti) 係;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將繼續作為(wei) 比賽場地,用於(yu) 承接和舉(ju) 辦各類高級別相關(guan) 賽事,同時為(wei) 國家隊提供專(zhuan) 業(ye) 的訓練場地。目前,高山滑雪世界杯等賽事承辦工作正在積極推進中,這些世界頂級賽事有望在“雪飛燕”“雪遊龍”舉(ju) 辦。

  “建設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有利於(yu) 推動奧運場館賽後可持續利用,將舉(ju) 辦重大賽事和全民健身結合起來。”沈金箴透露,奧林匹克園區將作為(wei) 體(ti) 育遺產(chan) 持續發揮作用,建設以滑雪為(wei) 主,兼具山地運動、戶外運動、康養(yang) 度假、娛樂(le) 休閑功能的國際滑雪度假旅遊勝地,賽後將以最快速度對外開放,有望在今年“五一”假期開園迎客。

  打包發展促全域旅遊

  京張兩(liang) 地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you) 勢和多年發展奠定的全域旅遊根基。清明前後,位於(yu) 延慶區的八達嶺長城、古長城、水關(guan) 長城周邊的桃花、杏花次第開放。賞花後,逛逛八達嶺商業(ye) 街區,品嚐當地特色小吃,再去中國長城博物館、詹天佑紀念館了解長城文化,入住長城人家精品民宿,成為(wei) 不少遊客的主流選擇。在日前發布的首批國家級滑雪旅遊度假地名單中,北京延慶海陀滑雪旅遊度假地位列榜單首位。

  “京張地區文化與(yu) 曆史底蘊非常深厚。這裏有6項世界文化遺產(chan) 、136個(ge)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1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代表性項目等,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更加深入挖掘北京和張家口的曆史文化積澱,從(cong) 更創新的角度提供可持續的、吸引更多年輕人的旅行玩樂(le) 方式。”馮(feng) 饒說。

  “花影與(yu) 雄偉(wei) 長城相輝映的長城春色、北歸候鳥中轉站的野鴨湖濕地公園,國際花園節的世園公園,牡丹國色的舊縣媯州牡丹園,山水自成一體(ti) 的百裏山水畫廊,親(qin) 子研學主題的世界葡萄博覽園,還有“五一”即將開園的冬奧園區,這些都是我們(men) 精心挑選的踏青賞花打卡點。”北京市延慶區文化和旅遊局局長洪煒說,今年延慶踏青賞花季推出品牌活動、賞花打卡地、特色體(ti) 驗活動、宿在延慶、惠民促消費、精品線路6個(ge) 板塊100餘(yu) 項春季產(chan) 品,為(wei) 遊客策劃推出8條踏青賞花精品線路。

  “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更是為(wei) 華北地區冬季——這一北方傳(chuan) 統意義(yi) 上的旅遊淡季,提供更多休閑娛樂(le) 選擇。新時代下的新旅遊,在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的發展過程中,將體(ti) 現得更為(wei) 充分。”馮(feng) 饒說。

  在沈金箴看來,要實現《規劃》提出的“推進全域旅遊發展”的目標,關(guan) 鍵是要把體(ti) 育、文化、觀光、餐飲,甚至基礎設施等要素有機結合起來“打包式”發展。要通過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統籌整合好生態、會(hui) 展、商務、科技等各方麵資源,形成合力。“未來,延慶將謀劃對萬(wan) 科石京龍滑雪場、八達嶺滑雪場、鬆山、玉渡山、古崖居、龍慶峽、世葡園等景區景點進行基礎設施改造升級,提升交通、住宿等服務設施水平,全麵提升全域旅遊服務設施水平。”沈金箴說。

  “‘互聯網+’時代的全域旅遊,應當是以互聯網化和數字化來引領全域旅遊建設。”北京八達嶺智慧旅遊有限公司經理翟豔偉(wei) 表示,今年八達嶺文旅集團將旅遊產(chan) 業(ye) 發展定位概括為(wei) 一個(ge) 詞——“NICE”(No ticket、Immersion、Culture、Electronic),即去門票化、沉浸式體(ti) 驗、文化創新、科技賦能。此外,“長城內(nei) 外·i遊延慶”作為(wei) 延慶區文旅局與(yu) 八達嶺文旅集團聯合打造的全域旅遊目的地電商平台,一網直連、一站服務、一機共享,致力打造成為(wei) 遊客異地生活的好管家。

  培育更多新業(ye) 態

  值得注意的是,《規劃》明確除積極引導冰雪運動外,還鼓勵開發以騎行、攀岩、皮劃艇、滑翔傘(san) 、汽車越野、露營等為(wei) 代表的戶外項目。可預判的是,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的推進,將為(wei) 京張兩(liang) 地帶來更富創意化、特色化、沉浸式的消費體(ti) 驗新場景,而體(ti) 育旅遊將成為(wei) 京張地區旅遊市場發展的新抓手。

  馬蜂窩大數據顯示,2021年,京張地區體(ti) 育旅遊熱度高漲,北京地區與(yu) 體(ti) 育相關(guan) 的旅遊內(nei) 容同比增長145%,張家口地區與(yu) 體(ti) 育相關(guan) 的旅遊內(nei) 容同比上漲600%。

  “在後疫情時代,我們(men) 發現年輕遊客的旅行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大家尤其重視深度體(ti) 驗,熱衷於(yu) 開展周末遊或周邊遊這樣的短途遊。”馮(feng) 饒說,基於(yu) 這樣真實而深刻的變化,在“冬奧效應”帶動下,京張兩(liang) 地在體(ti) 育旅遊、文化體(ti) 驗等方麵都會(hui) 有深入發展。

  “京張地區有得天獨厚的自然及人文資源。背靠北京等消費潛力巨大的周邊遊市場,為(wei) 京張地區休閑度假和親(qin) 子旅行市場的發展創造廣闊空間。除了溫泉和滑雪兩(liang) 大熱門主題之外,時下流行的露營、自駕、徒步,甚至於(yu) 水上玩樂(le) 項目都能在這裏得到滿足。”馮(feng) 饒說。

  比如,疫情之後,海坨山穀就借著房車、露營的東(dong) 風成為(wei) 北京周邊最為(wei) 炙手可熱的景點之一。張北草原天路則是華北地區夏季避暑以及自駕出遊的不二之選。“張北草原音樂(le) 節”“北京草莓音樂(le) 節”也是年輕人每年都希望參加的流行體(ti) 驗。

  新場景的變革帶來更多無限可能性。“毫無疑問,延慶還將進一步探索體(ti) 、文、旅業(ye) 態與(yu) 全區重點特色產(chan) 業(ye) 的融合發展模式。以體(ti) 文旅產(chan) 業(ye) 為(wei) 主線,圍繞延慶‘十四五’重點產(chan) 業(ye) 方向,培育一批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鏈條相互嵌入、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業(ye) 態和載體(ti) 。”沈金箴說。

  比如,以中關(guan) 村延慶園為(wei) 平台,可研究5G、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與(yu) 體(ti) 育產(chan) 業(ye) 融合路徑,重點發展高端運動裝備、智慧場館服務、運動醫療、智能服務、電子競技、大數據研究、科學訓練等新業(ye) 態;征集體(ti) 文旅領域中新能源與(yu) 節能環保的市場需求,可重點發展新能源遊覽車、氫能旅遊公共交通、環保體(ti) 育場館、工業(ye) 研學旅遊等業(ye) 態;把握“無人機+”跨界融合發展趨勢,可探索無人機技術在體(ti) 文旅領域中的應用,重點培育景區監測防控、旅遊救援、無人機競賽、科技體(ti) 驗、園藝植保等業(ye) 態。

  “從(cong) 長遠看,京張體(ti) 育文化旅遊帶有利於(yu) 打造體(ti) 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新名片,培育區域經濟社會(hui) 發展新動能和特色優(you) 勢支柱產(chan) 業(ye) ;有利於(yu) 推動京張地區協同發展,在交通、環境、產(chan) 業(ye) 、公共服務等領域取得更多成果;有利於(yu) 在統籌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鄉(xiang) 村振興(xing) 、城鎮化建設和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等方麵,走出一條‘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向‘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沈金箴說。(記者 韓秉誌)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