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城鄉毛細血管裏的大國抗疫

發布時間:2022-04-13 11:1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城鄉(xiang) 毛細血管裏的大國抗疫

  4月11日0-24時,31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報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病例確診病例1251例,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3295例。受全球第四波疫情的影響,特別是周邊國家及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疫情高位運行,我國“外防輸入”壓力巨大。3月1日至4月11日,31個(ge) 省(區、市)和新疆生產(chan) 建設兵團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325303例,疫情波及30個(ge) 省(區、市)。當前,疫情仍在高位運行,波及範圍進一步擴大,防控正處於(yu) 關(guan) 鍵緊要時期。

  阿爾法、貝塔、伽馬、德爾塔、奧密克戎……不斷變異的新冠病毒變異株讓防控工作變得異常困難。3月18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hui) 上,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家疾控局局長王賀勝表示,在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全鏈條精準防控的“動態清零”階段後,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礎,提升疫情防控和早發現的能力。抓早、抓小、抓基礎,這簡單的7個(ge) 字,對我國疫情防控工作來說是重要考驗。

  “動態清零”:抓早、抓小、抓基礎

  3月18日,在北京市二環內(nei) 的一個(ge) 大雜院——北小街三號院內(nei) 發現了一例新冠病毒陽性病例。隨後,北小街三號院的相關(guan) 區域被劃分為(wei) 封控區和管控區。北小街三號院是平房區,東(dong) 西向的支線胡同有14條,人口密,僅(jin) 在封控區的居民就有91戶、198人。

  3月31日,北京市本輪疫情的感染者87乘坐G530列車返京,在候車期間與(yu) 京外確診病例的同車廂密切接觸者去過同一衛生間,該密切接觸者後被確診。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龐星火對此分析說,綜合流行病學調查及基因測序結果,初步認為(wei) 感染者87在京外候車期間感染可能性較大。

  被封控起來的大部分居民家裏沒有獨立衛生間,居民平時要上的公共廁所被劃到了封控區之外。為(wei) 了解決(jue) 居民的需求,東(dong) 城區調集了5個(ge) 移動廁所放置在封控區裏。保證居民在上廁所期間不被感染,成了防控工作人員的重要工作之一。

  3月29日,在北京市東(dong) 城區北新橋街道城市管理辦公室聞超科長的帶領下,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北小街三號院的封控區內(nei) 。在一處移動廁所,一名環衛人員正在進行消殺。這名環衛人員告訴記者,每有居民上完廁所,她就進行一次消殺,當天已經記不清消殺了多少次。封控區裏共有4名環衛工人專(zhuan) 門負責移動廁所的消殺。

  根據相關(guan) 規定,封控區內(nei) 的居民需要足不出戶,但是平房區居民因為(wei) 需要出門上廁所,所以無法做到這點。如何實現精準防控?聞超告訴記者,除了保證“一人一消殺”,他們(men) 還在封控區內(nei) 安裝了7個(ge) 監控攝像頭,以便及時發現院內(nei) 可能出現的人群聚集。此外,每戶都裝了門磁,有人外出,防控工作人員的手機也可以收到消息提醒。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北小街三號院探訪時發現,胡同交錯縱橫,有的過道非常狹窄,僅(jin) 能容一人通過,有的過道不見天日,大白天通過也得用手電筒照明。聞超說,本來想裝更多的移動廁所方便居民使用,但是沒地方放了。

  上衛生間是一件小事。為(wei) 了避免“針尖大的窟窿漏過鬥大的風”,在基層一線防控工作中,這件小事背後也有一整套方案。

  對小事的較真也體(ti) 現了貫徹“動態清零”政策的決(jue) 心。3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hui) 召開會(hui) 議,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形勢,部署從(cong) 嚴(yan) 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始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盡快遏製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動態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準。立足抓早、抓小、抓基礎,不追求零感染,但發現一起就“撲滅”一起,守住不出現疫情規模性反彈的底線。快速和精準的“動態清零”,正是中國控製疫情的“法寶”。

  聞超說,他3月19日下午達到封控區時,移動廁所比防控人員先就位了。如果移動廁所需要清掏,接報後,環衛部門在一個(ge) 小時之內(nei) 就會(hui) 達到現場處理。

  精準防控背後還有千家萬(wan) 戶的不同需求。北小街三號院裏有一位90歲的獨居老人。老人會(hui) 把電褥子、電暖氣、電磁爐、台燈等都插在同一個(ge) 插線板上。封控期間,因為(wei) 用電量超負荷,她家曾發生過兩(liang) 次跳閘。

  防控工作人員到老人家裏排查出問題後,為(wei) 她送去了另外一個(ge) 插線板。聞超說,防控工作者每天都會(hui) 看望獨居老人,詢問老人需求。此外,防控工作者還為(wei) 大雜院裏的居民疏通過下水道,為(wei) 居家學習(xi) 的小學生打印過作業(ye) ,送孕婦產(chan) 檢,給慢病病人送藥……以人為(wei) 本的執政理念正是體(ti) 現在這些瑣碎的事情中。

  應檢盡檢、應隔盡隔下的基層防疫力量

  汽車在爬山路時往後滑了3米多!2022年2月13日,湖北省宜昌市五峰縣下了罕見的大雪,五峰縣二醫院公衛科醫生高寧州需要為(wei) 在家隔離的村民測核酸。山遠路滑,送高寧州的司機提前給車軲轆裝上了防滑鏈,但車依然爬不上積雪的山路。

  車子打滑後,即使是多年開山路的司機也不敢繼續往前開了,高寧州隻能步行前往村民家中。這一走就走了3個(ge) 小時,雪最厚的地方沒過了他的膝蓋。需要做核酸檢測的村民譚民偉(wei) (化名)是一名海員,所在貨輪常年駛往西班牙、美國、伊拉克等國,返回湖北前,他在上海完成集中隔離,返鄉(xiang) 後還需在家隔離7天,這7天內(nei) 得完成兩(liang) 次核酸檢測。

  2022年1月8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發布會(hui) 上,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我國外防輸入壓力進一步加大,要繼續堅持“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不折不扣做到應檢盡檢、應隔盡隔、應治盡治。

  如何做到不折不扣?在基層工作的高寧州用他的實際行動給出了回答。譚民偉(wei) 的家位於(yu) 山頂,決(jue) 定步行前往的高寧州隻能一步一步走上去。高寧州這一路上,摔了不少跤。

  高寧州出生於(yu) 1997年,2019年剛工作,這個(ge) 25歲的小夥(huo) 子在入職之前沒想到自己所從(cong) 事的基層公共衛生工作會(hui) 如此繁忙。今年春節假期,為(wei) 了給村裏的返鄉(xiang) 人員做核酸檢測,高寧州一天都沒有休息,大年初一也是如此。由於(yu) 村民居住的地方比較分散,一天下來,高寧州隻能采集到四五個(ge) 人的核酸樣本。

  到達譚民偉(wei) 家時,已是下午1點。譚民偉(wei) 看到高寧州走了這麽(me) 遠的雪路為(wei) 自己測核酸,感動地說:“特別特別感謝你,現在你們(men) 的工作態度是真的好,國家政策是真的好。我到過很多國家,我為(wei) 自己國家的體(ti) 製感到自豪。”

  讓譚民偉(wei) 感到自豪的我國的公共衛生體(ti) 係,從(cong) 2020年開始,正經曆著一次曆史大考。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遭遇的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是對我們(men) 國家公共衛生體(ti) 係的一次嚴(yan) 峻考驗。為(wei) 了打好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4萬(wan) 多名醫務人員毅然奔赴湖北,很多人在萬(wan) 家團圓的除夕之夜踏上征程。全國範圍內(nei) ,460多萬(wan) 個(ge) 基層黨(dang) 組織衝(chong) 鋒陷陣,400多萬(wan) 名社區工作者在全國65萬(wan) 個(ge) 城鄉(xiang) 社區日夜值守……

  “大國之大,也有大國之重。千頭萬(wan) 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wan) 戶的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的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也是如此,最終還是要落腳在社區、村莊的每戶人家。

  社區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抗擊疫情有兩(liang) 個(ge) 陣地,一個(ge) 是醫院救死扶傷(shang) 陣地,一個(ge) 是社區防控陣地。堅持不懈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關(guan) 鍵靠社區。村(居)民委員會(hui) 公共衛生委員會(hui) (以下簡稱“公共衛生委員會(hui) ”)是組織群眾(zhong) 參與(yu) 做好社區防控工作的重要力量。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基層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意見,要求賦予鄉(xiang) 鎮(街道)應急處置權,增強鄉(xiang) 鎮(街道)應急管理能力,其中,對加強公共衛生委員會(hui) 建設提出明確要求。

  2022年1月,民政部、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疾控局共同印發了《關(guan) 於(yu) 加強村(居)民委員會(hui) 公共衛生委員會(hui) 建設的指導意見》。國家衛健委基層司監察專(zhuan) 員傅衛曾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發布會(hui) 上解釋說,成立公共衛生委員會(hui) 對強化基層社會(hui) 治理體(ti) 係、健全鄉(xiang) 村(社區)公共衛生體(ti) 係、加強城鄉(xiang) 社區疫情防控工作,都有著很重要的意義(yi) 。

  截至2022年1月,全國有24個(ge) 省(區、市)已經不同程度在村(居)民委員會(hui) 推進了公共衛生委員會(hui) 的建設,其中北京、廣東(dong) 、安徽、甘肅等省(市),已在全省(市)範圍內(nei) 全麵推開了公共衛生委員會(hui) 的建設。

  在今年3月23日舉(ju) 行的山東(dong) 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hui) 上,山東(dong) 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牟善勇介紹,目前,全省6萬(wan) 餘(yu) 個(ge) 村(居)民委員會(hui) 均已設立了公共衛生委員會(hui)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和本土疫情處置工作中,發揮了最基礎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強基層,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ti) 係

  一部人類文明史可以說是人類同瘟疫鬥爭(zheng) 的曆史。天花、鼠疫、出血熱等重大疾病都造成了駭人聽聞的致死人數和巨大的破壞。進入21世紀,隨著人類活動範圍的擴大、跨境流動頻繁,病原體(ti) 快速擴散到全球的條件不斷發展,新發傳(chuan) 染病平均每年出現1種,嚴(yan) 重威脅人類健康。

  目前還在擴散的新冠肺炎疫情,是1918年大流感以來全球最嚴(yan) 重的傳(chuan) 染病大流行,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yan) 重的全球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其複雜性、艱巨性前所未有。

  2020年年初,麵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黨(dang) 中央統籌全局、果斷決(jue) 策,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放在第一位,用3個(ge) 月左右的時間取得了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決(jue) 定性成果,全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重大戰略成果。

  2020年6月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專(zhuan) 家學者座談會(hui) 並發表重要講話。他指出,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鬥爭(zheng) 表明,我國公共衛生服務體(ti) 係、醫療服務體(ti) 係、醫療保障體(ti) 係、藥品供應保障體(ti) 係以及重大疫情防控與(yu) 應急管理體(ti) 係,總體(ti) 上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這裏麵,有些是體(ti) 製機製問題,有些是政策落實問題,有些是發展中的問題。隻有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ti) 係,健全預警響應機製,全麵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織密防護網、築牢築實隔離牆,才能切實為(wei) 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他多次提出,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放眼長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針對疫情防控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和不足,抓緊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

  同年9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專(zhuan) 家學者座談會(hui) 上的講話以《構建起強大的公共衛生體(ti) 係,為(wei) 維護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以下簡稱“文章”)為(wei) 題發表在《求是》雜誌上。在文章談到的幾個(ge) 問題中,第一個(ge) 就是要改革完善疾病預防控製體(ti) 係。文章指出,要優(you) 化完善疾病預防控製機構職能設置,健全以國家、省、市、縣四級疾控中心和各類專(zhuan) 科疾病防治機構為(wei) 骨幹,醫療機構為(wei) 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wei) 網底,軍(jun) 民融合、防治結合的疾控體(ti) 係,建立上下聯動的分工協作機製;要加強國家級疾病預防控製機構能力建設,強化其技術、能力、人才儲(chu) 備,發揮領頭雁作用;要健全疾控機構和城鄉(xiang) 社區聯動工作機製,加強鄉(xiang) 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疾病預防職責,夯實聯防聯控的基層基礎。

  2021年5月13日10時,北京市海澱區知春路14號,國家疾病預防控製局正式掛牌。

  據新華社報道,國家疾病預防控製局是隸屬國家衛健委管理的副部級機構,將負責製訂傳(chuan) 染病防控及公共衛生監督的政策,指導疾病預防控製體(ti) 係建設,規劃指導疫情監測預警體(ti) 係建設,指導疾控科研體(ti) 係建設,公共衛生監督管理、傳(chuan) 染病防治監督等。

  新機構的成立意味著疾控機構職能從(cong) 單純預防控製疾病向全麵維護和促進全人群健康轉變,不僅(jin) 能更好地應對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組織並調動力量進行防控,還能順應健康發展新趨勢,積極應對人民健康發展新需求。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分析說,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了中國公共衛生係統的一些不足,而國家疾病預防控製局的成立將補齊這一短板。鍾南山表示,新機構的成立意味著防控戰略前移,有利於(yu) 從(cong) “以治病為(wei) 中心”向“以人民健康為(wei) 中心”轉變。

  目前,我國疫情防控形勢嚴(yan) 峻複雜。3月18日,在國新辦就從(cong) 嚴(yan) 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guan) 情況舉(ju) 行的發布會(hui) 上,王賀勝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針對近期全國局部地區發生的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會(hui) 同相關(guan) 部門加強對疫情重點地區的防控指導,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要求,從(cong) 嚴(yan) 從(cong) 實開展防控工作,堅決(jue) 采取更加有效、更有針對性的措施,力爭(zheng) 盡快有效控製局部聚集性疫情,為(wei) 人民生活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會(hui) 上,有外媒記者提問,中國的“動態清零”總方針在今年上半年是否會(hui) 改變?王賀勝回答:事實證明,“動態清零”做法符合中國國情,符合科學規律,路子是對的,效果是好的。盡管“動態清零”的防控措施會(hui) 對部分地區的生產(chan) 生活帶來一些影響,但這些影響是短期的、範圍是有限的,應該說,任何防控措施都會(hui) 有一定的代價(jia) ,但同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相比,這些代價(jia) 都是值得的。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昶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