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淨值波動加大,投研能力待提升——銀行理財練內功求發展

發布時間:2022-04-18 11:14:00來源: 經濟日報

  淨值波動加大,投研能力待提升——

  銀行理財練內(nei) 功求發展

  本報記者 郭子源

  銀行理財淨值波動加劇,擾動著投資者預期。今年3月,受資本市場波動等因素影響,銀行理財“破淨”數量一度高達1734款,在已披露淨值數據的產(chan) 品中占比15%。對此,多家上市銀行負責人表示,2021年“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後,銀行理財的管理難度正在加大,理財公司必須修煉內(nei) 功,特別加強風險防控水平、提升投資研究能力、堅持服務實體(ti) 經濟不動搖;同時,要更加注重與(yu) 投資者溝通,穩定投資者的預期與(yu) 信心。

  “我們(men) 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積極把握中國經濟長期發展的紅利、資本市場日益壯大的機遇,打造適配銀行理財客戶風險偏好的產(chan) 品係列,力爭(zheng) 為(wei) 廣大客戶獲取長期穩健的回報。”中國工商銀行副行長鄭國雨說。

  注意積累“安全墊”

  日前,興(xing) 業(ye) 銀行理財子公司——興(xing) 銀理財發布公告稱,將以自有資金約10億(yi) 元投資該公司管理的理財產(chan) 品。至此,繼光大銀行、南京銀行、郵儲(chu) 銀行之後,出手自購理財產(chan) 品的金融機構已達四家。

  以上自購行為(wei) 的背景,源於(yu) 銀行理財市場近期出現大幅波動,部分產(chan) 品跌破淨值,這讓早已習(xi) 慣保本保息的投資者一時難以適應。“目前,投資者尚未完全改變剛性兌(dui) 付的觀念,相較於(yu) 基金、信托產(chan) 品的波動,投資者對銀行理財波動的容忍度更低。”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副行長林立說。

  “銀行理財淨值回撤,主要受國內(nei) 外股票市場、債(zhai) 券市場共振調整的影響,主因是國際環境和突發事件帶來的外部衝(chong) 擊。”鄭國雨說。具體(ti) 來看,全球流動性趨緊,美國股票、債(zhai) 券市場波動加劇,海外市場對A股和債(zhai) 券市場形成一定壓力;同時,俄烏(wu) 地緣衝(chong) 突加劇了全球的通脹擔憂,強烈衝(chong) 擊著國際金融市場,避險情緒快速上升。

  盡管地緣衝(chong) 突影響不小,但這不能成為(wei) 銀行理財淨值劇烈波動的“借口”。多家上市銀行負責人均表示,接下來必須把保護投資者利益放在首位,加強風險防控,注重積累“安全墊”。

  首先,要堅持穩健策略,總體(ti) 以固定收益類投資為(wei) 主,發揮好該類資產(chan) 的“安全墊”“壓艙石”作用,平衡好風險與(yu) 收益的關(guan) 係,提升銀行理財淨值的穩定性。

  當前,個(ge) 人投資者是我國銀行理財市場的絕對主力,他們(men) 的風險偏好仍相對較低。《中國銀行業(ye) 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1年)》顯示,截至2021年末,個(ge) 人投資者8067.23萬(wan) 人,占比高達99.23%,他們(men) 的風險偏好更趨穩健,風險偏好為(wei) 一級(保守型)、二級(穩健型)的投資者占比均有所上升。

  其次,加強穿透監測和預警,密切關(guan) 注底層資產(chan) 質量,有效控製風險敞口。同時,理財公司還要充分揭示產(chan) 品風險,堅持合規銷售,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錘煉投研“金剛鑽”

  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預判,隨著銀行理財估值方法的改變,其淨值波動或將更加明顯,這愈發考驗著理財公司的投資研究能力、資產(chan) 配置水平。接下來,理財公司必須將投研能力作為(wei) 自己的“金剛鑽”。

  “資管新規、新的會(hui) 計準則實施後,銀行理財投資的資產(chan) 要堅持公允價(jia) 值計量原則,這樣一來,底層資產(chan) 的變化會(hui) 快速傳(chuan) 導至理財產(chan) 品的淨值表現,淨值波動將更加敏感,特別是在股票、債(zhai) 券市場波動加大的情況下,理財產(chan) 品的淨值會(hui) 跟隨市場同頻共振。”林立說。

  實際上,估值方法的改變反而為(wei) 理財公司修煉內(nei) 功提供了良好契機。多家上市銀行負責人表示,加強理財公司的核心能力建設勢在必行。在新估值方法下,銀行理財兼顧流動性、安全性、收益性的難度增加,這將倒逼理財公司提升投研水平、完善投研體(ti) 係、鞏固投資架構、夯實運營體(ti) 係,由此才能為(wei) 投資者創造穩定、可持續的財務回報。

  與(yu) 公募基金相比,銀行理財的投研能力相對較弱。接下來,理財公司該如何固優(you) 勢、補短板?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理財公司應持續提高資產(chan) 配置的專(zhuan) 業(ye) 性、效率性和靈活性,發揮銀行理財產(chan) 品規模大、期限長的特點,發揮匯集中長期資金、靈活配置資產(chan) 、穿越周期波動的功能作用,抓住投資者對財富保值增值的巨大剛需,滿足投資者平衡風險與(yu) 收益的需求。

  一方麵,繼續鞏固債(zhai) 券投資的比較優(you) 勢。針對固定收益類市場,銀行理財可在降低投資久期、嚴(yan) 控風險的同時,加大力度投資一年以內(nei) 存單等資產(chan) ,或投資高等級城投債(zhai) ,持續提升固定收益。

  另一方麵,增強權益類資產(chan) 的投資能力與(yu) 水平。銀行理財應靈活優(you) 化投資結構與(yu) 方向,持續把握穩增長政策、市場熱點板塊等獲利機會(hui) 。

  “此外,銀行理財產(chan) 品還應突出客戶陪伴。”中國銀行副行長林景臻說,要從(cong) “前端交易驅動”轉向“全流程陪伴服務”,更好地幫助客戶樹立長期投資理念,實現“客銀雙贏”。

  多元投資“固實體(ti) ”

  銀行理財規範、轉型的初衷,是讓資金更精準地對接實體(ti) 經濟的融資需求,縮短投融資鏈條,提升服務實體(ti) 經濟質效。

  “資管新規”發布前,影子銀行風險曾一度高企,導致直接融資間接化,不僅(jin) 抬高了實體(ti) 經濟的融資成本,還不斷積聚金融風險。眾(zhong) 所周知,開展銀行信貸業(ye) 務必須滿足嚴(yan) 格的監管要求,如資本充足率、流動性指標等,但這些打著理財名號的影子銀行業(ye) 務卻繞開了信貸監管,將本該投向技術創新、科技研發領域的大量資金,投向了具有足額抵押品的成熟傳(chuan) 統行業(ye) ,增加了金融機構和宏觀經濟的隱性杠杆。

  近年來經過持續整治,影子銀行風險拆解工作已取得實效。與(yu) 此同時,符合新規的銀行理財正在通過直接融資的方式,如投資債(zhai) 券、非標準化債(zhai) 權、未上市股權等,更加精準地服務實體(ti) 經濟,進一步縮短了融資鏈條、降低了融資成本。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銀行理財產(chan) 品支持實體(ti) 經濟資金規模約25萬(wan) 億(yi) 元,約占同期社會(hui) 融資規模存量的8%。值得注意的是,銀行理財投資資產(chan) 的標準化程度日益提高,截至2021年末,銀行理財資金投資債(zhai) 券類資產(chan) 21.33萬(wan) 億(yi) 元,占比68.39%,較“資管新規”發布時增加了19.43個(ge) 百分點。

  從(cong) 投資領域看,2021年,銀行理財投向綠色債(zhai) 券的規模超2200億(yi) 元,投向疫情防控、鄉(xiang) 村振興(xing) 、扶貧等專(zhuan) 項債(zhai) 券的規模超1200億(yi) 元,為(wei) 中小微企業(ye) 發展提供資金支持超3萬(wan) 億(yi) 元,累計募集ESG(環境、社會(hui) 、治理)主題理財產(chan) 品超600億(yi) 元,募集鄉(xiang) 村振興(xing) 、公益慈善等社會(hui) 責任主題理財產(chan) 品超600億(yi) 元。

  此外,銀行理財還優(you) 化了產(chan) 品結構、拉長了投資期限,為(wei) 市場提供了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中國銀行業(ye) 理財市場年度報告(2021年)》顯示,“資管新規”發布時,全市場新發封閉式理財產(chan) 品平均期限為(wei) 138天,2021年12月則大幅增長至481天。

  “接下來,農(nong) 銀理財將持續加大對鄉(xiang) 村振興(xing) 、高端製造、綠色低碳、社會(hui) 民生等重點領域的服務力度,通過債(zhai) 券投資、項目投資、定向增發等多種渠道,進一步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林立說,目前農(nong) 行縣域客戶購買(mai) 理財產(chan) 品的規模已超9000億(yi) 元,占比超43%。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