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7.6萬套保障性租賃房溫暖新市民
本報記者 鹿楊
坐在京津城際高鐵列車上,隻要看到一片紅、灰、黃三色的建築群,乘客便知道列車即將跨越五環駛入北京市區。這群由北京老城傳(chuan) 統的色彩基因“潑灑”而成的建築,便是目前全市規模最大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首創繁星租賃社區。
不同於(yu) 國有土地上建設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首創繁星是在集體(ti) 經營性建設用地上建設的保障性租賃住房,不限製戶籍和收入,麵向所有新青年及新市民。如今,北京已累計開工的集體(ti) 土地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共52個(ge) 、房源約7.6萬(wan) 套,建設規模位居全國首位。一座座拔地而起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正為(wei) 更多北京新市民帶來“住有所居”的城市溫暖。
安家
青年人與(yu) 新市民的新家
明麗(li) 的黃、沉穩的灰,鋪滿了一座座精致的小樓。社區裏籃球場、劇場、健身房、書(shu) 吧、咖啡吧一應俱全。步入位於(yu) 豐(feng) 台區的有巢國際公寓社區總部基地店,朝氣和活力撲麵而來。
去年10月,有巢國際公寓社區總部基地店剛剛入市,甄理成了第一批入住的租戶。大學剛畢業(ye) 時,甄理和他的同學們(men) 一樣,為(wei) “住”的難題而發愁。找哪家中介好?找房東(dong) 直租還是長租公寓?手上的工資能否滿足自己對居住條件的需求?“直到了解到這個(ge) 社區,我才知道原來3000多塊錢就能住進理想的家。”甄理說,以前和陌生人合租,共用廚房、衛生間,房間隔音效果也不好。如今,一個(ge) 獨立的開間,冰箱、洗衣機各種電器都有,裝修時髦又有範兒(er) ,超市、理發店等生活配套都在社區裏,租金卻隻有周邊同品質房源的7成左右,他漂泊的心終於(yu) 定了下來。
成品交房、拎包入住,9棟公寓樓,2314間房,有巢國際公寓社區裏配備了全套家具家電和管家社群服務。“事實上,實施全裝修成品交房在前年年底已經寫(xie) 進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全市集體(ti) 土地租賃住房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之中。”市住建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集體(ti) 土地上建設的保障性租賃住房應高標準設計建設,並鼓勵公寓型、宿舍型租賃住房實施裝配式裝修。
開業(ye) 以來僅(jin) 用了半年時間,這片在花鄉(xiang) 鎮葆台村集體(ti) 建設用地上“生長”的租賃社區已經有1800餘(yu) 間公寓迎來了主人,出租率超過80%,21歲至30歲租客占比71%,非京籍租客占比達到85%。
施策
從(cong) 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東(dong) 南五環西直河橋東(dong) 南角,可提供超6500套房源的超大型租賃社區也即將迎來首批主人。它有一個(ge) 詩意的名字——“繁星”,一期項目將在今年6月30日達到入住條件。
12個(ge) 開放式街區、6條活力步道、3個(ge) 下沉廣場,40萬(wan) 平方米的建築麵積和4.9萬(wan) 平方米的商業(ye) 區,首創繁星項目從(cong) 建設到落地,是北京提速發展集體(ti) 土地保障性租賃房的縮影。
2017年,北京、上海等13個(ge) 城市成為(wei) 我國第一批開展利用集體(ti) 建設用地建設租賃住房的試點城市。根據以往住宅標準,首創繁星項目原本計劃建設7000平方米左右的商業(ye) 區,但是如此大的社區,大多還是青年人,這樣規模的商業(ye) 配套能否滿足需求?“年輕人在選擇居住環境時更關(guan) 注商業(ye) 配套,‘吃喝玩樂(le) ’的問題需要再突破。”首創繁星項目負責人說。最終,首創繁星的商業(ye) 配套麵積從(cong) 7000平方米增加至4.9萬(wan) 平方米,占比接近15%。此舉(ju) 不僅(jin) 為(wei) 租客提供了豐(feng) 富的商業(ye) 消費選擇,也為(wei) 周邊的村民提供了至少上千個(ge) 工作機會(hui) 。
2020年12月,《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全市集體(ti) 土地租賃住房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中明確,公寓型、宿舍型租賃住房配套商業(ye) 服務設施建築規模,最高可按地上總建築規模15%的比例配置。
“北京是當前集體(ti) 土地保障性租賃住房政策最完善的城市,政府在建設過程中給了我們(men) 最快最好的支持。”華潤長租公寓事業(ye) 部北京業(ye) 務部高級運營經理韓東(dong) 洋說,今年3月31日,《關(guan) 於(yu) 加強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書(shu) 服務管理有關(guan) 工作的通知》正式發布,納入全市保障性租賃住房年度建設籌集計劃的項目,將由市住建委發放《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認定書(shu) 》,取得認定書(shu) 的企業(ye) 可享受稅收優(you) 惠、民水民電、低息貸款等支持政策。僅(jin) 3個(ge) 工作日後,就有兩(liang) 個(ge) 集體(ti) 土地保障性租賃房項目收到了認定書(shu) 。
短短幾年間,《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利用集體(ti) 土地建設租賃住房工作的有關(guan) 意見》《關(guan) 於(yu) 加強北京市集體(ti) 土地租賃住房試點項目建設管理的暫行意見》《關(guan) 於(yu) 我市利用集體(ti) 土地建設租賃住房相關(guan) 政策的補充意見》等多個(ge) 配套文件相繼出台,土地供應、主體(ti) 選擇、工程建設、租賃運營等全過程的管理政策框架被搭建起來。
藍圖
從(cong) 住有所居到居有所樂(le)
首創繁星租賃社區還未開業(ye) ,通過政府牽線,已有超150家企業(ye) 前來參觀,與(yu) 超過1000名租戶達成了租住意向。這些租戶來自金融、科創、文創、服務等行業(ye) ,工作地點位於(yu) CBD、十裏河、歡樂(le) 穀等區域。從(cong) 單身青年到家庭,租戶們(men) 在首創繁星從(cong) 30平方米的開間到90平方米的三居室,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戶型。
“90後”韓彤彤是有巢國際公寓社區總部基地店的店長,管理2000多人的租賃社區是頭一次。“我們(men) 會(hui) 定期舉(ju) 辦小型的主題活動,最近一次舉(ju) 辦了插花會(hui) ,很多租客在活動中成為(wei) 了好朋友。”在韓彤彤看來,運營大型且租戶多為(wei) 青年人的居住社區,激發租戶的歸屬感才是管理的最佳途徑。
就在這個(ge) 社區裏,性格開朗的甄理認識了自己的女朋友,對他來說,租來的房子更像家了。而在兩(liang) 年前,能夠租住在這樣的社區裏是他想都沒有想過的事。
2020年7月,由萬(wan) 科打造運營的集體(ti) 土地上的全國首個(ge) 長租公寓項目泊寓(成壽寺社區)麵市。此後,這類項目接二連三展開建設,大興(xing) 魯能領寓項目、豐(feng) 台區北宮鎮太子峪村項目、海澱區蘇家坨鎮項目、石景山區古城項目……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工的集體(ti) 土地租賃房項目共計52個(ge) 、房源約7.6萬(wan) 套,包括成套住宅、公寓、職工宿舍等多種類型,將重點保障城市運行服務保障人員、新畢業(ye) 大學生等不同群體(ti) 的租賃需求。
今後,能夠住進集體(ti) 土地保障性租賃房的青年人和新市民還會(hui) 更多。
3月18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印發《北京市關(guan) 於(yu) 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實施方案》,其中提出,“十四五”期間,北京將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0萬(wan) 套(間)。
3月31日,市規自委發布2022年擬供租賃住房用地,87宗地中有近8成用地將用於(yu) 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其中集體(ti) 土地租賃住房項目約115公頃,占比37%。
讓全體(ti) 人民享受改革發展成果,“住有所居”是重要體(ti) 現。未來,北京將繼續增加集體(ti) 土地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土地供應,重點在中心城區周邊城鄉(xiang) 結合部、集體(ti) 土地資源較多且有利於(yu) 服務重點功能區的地帶,加大規劃布局,促進職住平衡、站城融合、產(chan) 城融合。
專(zhuan) 家點評
集體(ti) 土地建保障性租賃房
將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對於(yu) 新市民、青年人而言,買(mai) 不起房,租賃住房同樣也可以使生活更美好,一樣可以實現自己的居住夢想。
集體(ti) 土地上建設的保障性租賃房,是北京市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yu) 解決(jue) 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問題做出了較大貢獻,將來集體(ti) 土地保障性租賃房還會(hui) 發揮更大的作用。
集體(ti) 土地保障性租賃住房既是土地製度的一個(ge) 創舉(ju) ,也為(wei) 租賃市場增添了新品種,對平抑房租水平,進而對促進房地產(chan) 市場良性循環與(yu) 平穩健康發展,對探索新的房地產(chan) 發展模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yi) 。
集體(ti) 組織可以利用自己的集體(ti) 建設土地,直接與(yu) 開發商或租賃機構合作經營建設租賃住房,不用走征收土地、招拍掛的程序,土地成本較低。大部分集體(ti) 土地保障性租賃房的區位位於(yu) 城中村、產(chan) 業(ye) 園、地鐵附近,交通便利、配套齊全,房租較低,較好滿足了新市民、青年人的租賃住房需求。
對於(yu) 開發商而言,與(yu) 集體(ti) 組織合作建設集體(ti) 土地保障性租賃房,也是一個(ge) 創舉(ju) ,是新的房地產(chan) 發展模式的有益探索,是從(cong) 產(chan) 權類住房向租賃住房模式的轉型,集體(ti) 土地保障性租賃房項目也能夠有一定的盈利,實現良性循環。
(首都經貿大學特大城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研究院研究員趙秀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