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安時評:通過網絡“問計於民”凸顯“人民至上”

發布時間:2022-04-19 11:17:00來源: 中安在線

  【地評線】中安時評:通過網絡“問計於(yu) 民”凸顯“人民至上”

  為(wei)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重要指示精神,自4月15日起,黨(dang) 的二十大相關(guan) 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正式啟動。據悉,此次網絡征求意見的時間為(wei) 4月15日至5月16日。在此期間,廣大人民群眾(zhong) 可通過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所屬官網、新聞客戶端以及“學習(xi) 強國”學習(xi) 平台開設的專(zhuan) 欄提出意見建議。

  黨(dang) 的十九屆六中全會(hui) 決(jue) 定,黨(dang) 的二十大於(yu) 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開。通過互聯網就黨(dang) 的代表大會(hui) 相關(guan) 工作向全社會(hui) 征求意見和建議,在我們(men) 黨(dang) 的曆史上是第一次。做好這項工作,對開好黨(dang) 的二十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yi) 。

  有網絡的地方就有群眾(zhong) ,有群眾(zhong) 的地方就有民意。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32億(yi) ,較2020年12月增長4296萬(wan) ;互聯網普及率達73.0%。隨著互聯網的快速普及,上網已成為(wei) 許多民眾(zhong) 關(guan) 注社會(hui) 、表達訴求、反映社情民意、參與(yu) 社會(hui) 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開展黨(dang) 的二十大相關(guan) 工作網絡征求意見,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凸顯人民至上的工作思路,是適應互聯網時代新要求、推進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益探索,有利於(yu) 集中各方麵智慧、凝聚最廣泛力量。

  問計於(yu) 民,方能更好得計於(yu) 民。此次網絡征求意見的內(nei) 容主要包括8個(ge) 方麵:關(guan) 於(yu) 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推進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關(guan) 於(yu) 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關(guan) 於(yu) 全麵深化改革開放……這8個(ge) 方麵的內(nei) 容,涵蓋了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方方麵麵,與(yu) 我們(men) 每個(ge) 人都息息相關(guan) 。來自農(nong) 村、社區、企業(ye) 等方麵的基層幹部群眾(zhong) 處在改革發展和生產(chan) 一線,參與(yu) 經濟社會(hui) 生活最直接,對黨(dang) 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見效感知最真切,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能夠更加貼近基層實際、反映群眾(zhong) 心聲。把人民群眾(zhong) 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納入到黨(dang) 的政策決(jue) 策之中,以政治參與(yu) 的民主性托舉(ju) 起黨(dang) 的政策決(jue) 策的科學性,有助於(yu) 為(wei) 黨(dang) 的事業(ye) 發展畫出最大同心圓。

  “為(wei) 政之道,以順民心為(wei) 本,以厚民生為(wei) 本,以安而不擾民為(wei) 本。”人民,始終是我們(men) 黨(dang) 執政的最大底氣。好的政策決(jue) 策都應該順應人民意願、符合人民所思所盼,從(cong) 群眾(zhong) 中來、到群眾(zhong) 中去。充分發揚民主,廣泛聽取意見,是我們(men) 黨(dang) 帶領人民治理國家的優(you) 良傳(chuan) 統,也是尊重人民主體(ti) 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的重要形式。廣納群言、廣集民智,增進共識、增強合力,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開展黨(dang) 的二十大相關(guan) 工作網絡征求意見,充分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為(wei) 黨(dang) 的事業(ye) 建言獻策的積極性,必將起到積小流而成江海,匯民智以達共識的作用。

  “政之所興(xing) ,在順民心。”廣泛問計於(yu) 民,把人民的所思所盼融入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頂層設計,這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內(nei) 在要求,也是優(you) 勢所在,必將為(wei) 14億(yi) 多中國人民奮進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中國夢凝聚起最廣泛的智慧和偉(wei) 力。

  作者:向秋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