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居委會人員被感染後……
上海建欣苑居委會(hui) 8個(ge) 工作人員,4個(ge) 人感染了,整個(ge) 居委會(hui) 被隔離了。
居委會(hui) 沒有“停擺”,轉入線上工作。很多時候,他們(men) 一邊幹著急,一邊被居民互助互救的故事感動。
一位居民需要血透治療,但離小區最近的上海市浦東(dong) 醫院臨(lin) 時轉型為(wei) 定點醫院,暫停了其他醫療服務。被隔離的居委會(hui) 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杜小燕好不容易聯係上了近40公裏外的上海楊思醫院可以收治,但鎮防控辦要求有人陪同,保證患者透析完後回到小區。
一名近70歲的居民自告奮勇。
後來,杜小燕才知道,急救車到醫院後,陪護者隻能在外等待,外麵商鋪都關(guan) 了門,那位老人無處可去,就在門口等了5個(ge) 多小時,回來沒說過一句抱怨的話。
這位70歲的老人默默地做了一天誌願者,至今小區也沒有幾個(ge) 人說得上老人的名字。
這樣的誌願者在小區很多。
(一)
做誌願者難,黎青不止一次想放棄了。
4月9日,他幫小區居民團購了一波生活物資,晚上分發時卻出現了“搶購”,他在現場清點對賬、回答居民的各種問題,忙得腳不沾地。物資分發完後,賬單也對不上了,少了近900元。
還有人說難聽的話:“你會(hui) 不會(hui) 做呀,不會(hui) 下去好啦”“現在才來,說話不算話的儂(nong) ,餓死了你負責啊。”
“難做,難做。”他感慨。
黎青清楚,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裏,大家壓力都很大,生活也很不容易,但他還是希望,大家互相能多一些理解。
黎青所住的建欣苑小區,位於(yu) 上海市浦東(dong) 新區惠南鎮,2011年,上海市最大的市屬保障房基地“民樂(le) 大居”就規劃建設在鎮上。目前,建欣苑共有居民1237戶,大部分是從(cong) 市區搬過來的動遷戶,以老年人為(wei) 主。
誌願者周小堂記得,建欣苑剛封閉時的混亂(luan) 大多是由缺少物資引起的。小區一開始組織過團購,但分量有限,無法滿足居民需求。一些流動攤販就拉著打包好的“蔬菜套餐”到小區門口販賣,居民大量湧向門口,隔著鐵欄詢問。
“蔬菜套餐”品質和種類都不盡如人意,一份78元的套餐隻包括兩(liang) 根茼蒿、一個(ge) 大蒜、一根胡蘿卜、一小把小青菜和6個(ge) 雞蛋,綠葉菜還大多蔫了。周小堂說,平時這些菜頂多30多元,現在貴了一倍。有人試圖還價(jia) ,老板態度強硬“現在就這個(ge) 價(jia) ,後麵估計還要漲”。
攤販根本不愁賣,一麵包車的蔬菜兩(liang) 三個(ge) 小時就能銷售一空,居民雖然意見很大,但也要滿足胃的需求。一些拒絕購買(mai) 的居民會(hui) 向居委會(hui) 、物業(ye) 反映,希望他們(men) 能有解決(jue) 辦法,一些居民甚至下樓開始以物易物,造成管理困難、感染風險增加。
後來,社區聯係上了附近的大潤發南匯店,鎮上安排了車輛進行配送,情況才稍有好轉。周小堂也是這時候加入團購誌願者隊伍的。
他本來隻幫忙統計自己所在樓棟的團購信息,但居委會(hui) 工作人員很快發現這個(ge) 年輕人設計的統計表格清晰,需求表達明確,就請他當了小區的“團長”。有人調侃,“上海團長”是最近上海最“炙手可熱的人”,很多人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找“團長”。
這段時間,周小堂的手機從(cong) 早響到晚。居民求購物資、詢問價(jia) 格、退換貨等都會(hui) 在微信群裏艾特他,有時他來不及回複,電話就會(hui) 響起。時間久了,他看到手機屏幕亮起或是聽到振動聲,不自覺地手就會(hui) 顫一下。
他幾乎每天都忙到淩晨才休息,平時做設計工作的他熬夜是常態,第二天能睡個(ge) 好覺,可現在不行,1000多戶居民的“盤中餐”需求隨時會(hui) 出現,他隻能在睡覺時有意識的把手機放遠一些。
剛開始,各樓棟統計需求的形式各異,文字、圖片、單條消息等都往群裏發,周小堂匯總時隻能從(cong) 聊天記錄裏翻找,有的老人把需要的物資寫(xie) 在紙上拍照給他,卻隻拍了紙張的一半;有的不停更改自己的需求,一份物資來回更改數遍。小區裏的一些年輕人看他實在忙不過來了,就主動加入幫他一起分擔。
27歲的凡闖記得,團菜第一天時,他眼睛幾乎沒離開過電腦,信息不停地跳出來,他來回記錄信息並核實,還要回複居民的一些問題,後來,他女朋友也加入幫他。
誌願者就是這樣一個(ge) 拖一個(ge) 進入的。
誌願者有時候會(hui) 漏看消息,結果忘了記錄,發放物資時沒領到菜的居民、想退換貨的居民、嫌價(jia) 格貴的居民就會(hui) 三三兩(liang) 兩(liang) 把他們(men) 圍起來,“謾罵”的有,甩賬單的有,挑揀菜的也有。“腦袋嗡嗡的,根本聽不清具體(ti) 的內(nei) 容”,凡闖說,那種情況下,解釋是沒什麽(me) 用的,他們(men) 隻能不斷道歉,“有的誌願者直接就哭了”。
69歲的張淑迎這段時間擔任建欣南苑西區的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居委會(hui) 的工作人員被隔離後,建欣苑以小區為(wei) 單位成立了臨(lin) 時黨(dang) 支部,居民任支部書(shu) 記,負責小區內(nei) 各項事務的統籌與(yu) 協調。
她遇到誌願者被“圍攻”的情況時會(hui) 上去幫忙解圍,可也會(hui) 承受不少冷嘲熱諷,“你們(men) 年紀這麽(me) 大的應該下來”“你們(men) 為(wei) 什麽(me) 不管我們(men) ,我們(men) 家裏沒菜了、沒米了”……氣得這位老人直跺腳。
氣歸氣,第二天誌願者又冒出來了,該幹啥幹啥,很多事情也慢慢開始理順。
(二)
23歲的鄧日美有時不理解:“誌願者本身也是居民,我們(men) 應該是同一條戰線的,可是一些人把各種壓力直接發泄在了我們(men) 身上。”她和男朋友張亞(ya) 良一起在上海迪士尼度假村工作,他們(men) 都愛熱鬧,見到人總是笑,平時,有的遊客也會(hui) 把情緒發泄在他們(men) 身上,他們(men) 處理經驗豐(feng) 富。做誌願者後,看到小夥(huo) 伴受委屈,他們(men) 總是安慰的那一方。
初始的混亂(luan) 後,誌願者們(men) 開始有針對性地改進工作。比如,為(wei) 了減輕統計壓力,周小堂設計了統一的表格,根據實際需要不斷迭代更新,目前已更新了6個(ge) 版本。為(wei) 了滿足居民的不同需求,周小堂還試著聯係大潤發看能否提供更多商品。
大潤發店長王忠魁一開始是拒絕的。大潤發南匯店全店賣場麵積在9000平方米左右,加上倉(cang) 庫、辦公區域和停車場,總麵積超過3萬(wan) 平方米。正常情況下,南匯店有近260名員工維持經營,那幾天,因為(wei) 疫情和封控的緣故,隻有80多個(ge) 人在崗。
浦東(dong) 封控後,南匯店就成了惠南鎮的重點保障單位。主要是配合當地政府部門,為(wei) 居民提供蔬菜、水果、肉品在內(nei) 的生活物資套餐。
“當地很多小區被封控了,我們(men) 主要對接的就是社區居委的集中訂單,他們(men) 在我們(men) 這裏統一采購米麵油、肉蛋奶和蔬菜,然後派誌願者來提貨,居委再安排人到戶分發。”王忠魁說,最高峰時,大潤發留守員工一天要承擔5000份保障物資的供應,人手特別緊張。選擇供應套餐是因為(wei) 能統一進貨、流水線挑揀,增加個(ge) 性化采購就會(hui) 成倍增加工作量。
周小堂向他承諾,清點商品、核對賬單等工作由小區誌願者來完成,來大潤發取貨時誌願者也跟車,這樣大量的核驗工作就能前置,解放大潤發工作人員的一部分工作。
溝通幾次後,在蔬菜、肉類套餐之外,超市給了他一個(ge) 商品清單,包括牛奶、牙膏、米麵副食品等,周小堂挑選了69個(ge) 商品,然後把商品編號,用編號代替具體(ti) 商品進行統計。
社區治理是大難題,居民構成複雜的動遷安置小區更是如此。物資漸漸豐(feng) 富後,有的居民開始挑揀商品,退貨行為(wei) 也慢慢發生了,常溫保存的商品還好說,但一些冷凍食品退換貨就會(hui) 有風險,大潤發一度不願意供應套餐之外的商品,這給周小堂的工作帶來很大困擾。
出現過錢物對不上的情況後,周小堂改進了收款方式,從(cong) 到貨收款變成了下單收款,也和誌願者一起重新搭配團購禮包,比如“寶寶套餐”“家清日用套餐”等,盡量減少問題的發生。
在互助與(yu) 自救中,建欣苑的物資問題逐漸得到了緩解。
(三)
老人是小區的重點保障對象。
上海是中國最早邁入老齡化社會(hui) 的城市之一。公開信息顯示,2020年上海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為(wei) 533.49萬(wan) 人,占總人口的36.1%。這其中,獨居老年人數達到了30.52萬(wan) ,孤老人數為(wei) 2.26萬(wan) 人。
建欣苑沒有小區裏精確的老年人口數據,2020年11月26日,小區才成立居委會(hui) ,後來因為(wei) 疫情原因,迄今還掛著“籌”字,沒正式“翻牌”,是個(ge) “準居委”。工作人員給出的數據是目前在35%左右,但居民的直觀感受是:“這個(ge) 社區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
張淑迎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她們(men) 小區的居民大多是去年年底才搬進來的,彼此並不熟悉,她在接手相關(guan) 工作後,就請各棟樓確定樓組長,然後統計每棟樓的孤老和獨居老人情況。她知道,老人需要被特殊關(guan) 注。
大部分老人對智能手機的使用並不熟練,有些甚至連拍照等基礎功能都不會(hui) ,但無論核酸檢測還是社區團購,都需要手機。年輕的誌願者會(hui) 把使用教程視頻發到微信群,可收效甚微,最後隻能反複上門手把手教。
新冠病毒易感人群中最脆弱的是老年人。小區的消殺由物業(ye) 負責,為(wei) 了避免交叉感染,除了封控樓棟統一由物業(ye) 消殺外,其他樓棟都是由居民組成消殺隊,居委會(hui) 發放消毒噴壺和消毒藥片進行,樓組長會(hui) 特別囑咐在老人門前多噴一些消毒劑。
杜小燕知道,疫情下醫療資源緊張,守護老人健康要把很多工作做在前頭。她請樓組長每次分發抗原試劑盒時要統計樓裏居民的身體(ti) 情況,“像要提前產(chan) 檢的、血透的、腹透的、糖尿病患者等都要清楚掌握,我們(men) 再去找藥找醫院”。
在惠南鎮社區事務受理中心的幫助下,建欣苑免費為(wei) 居民提供一周兩(liang) 次的配藥服務。誌願者會(hui) 先幫忙統計需求,隔離在居委會(hui) 的工作人員匯總後會(hui) 打回訪電話,告知價(jia) 格、廠商、藥品名等幾乎所有的信息,確認購買(mai) 後,他們(men) 才會(hui) 買(mai) 藥回來交給誌願者去分發,這樣能避免後續的矛盾,有人會(hui) 因為(wei) 價(jia) 格、商品名等差異退貨。
因為(wei) 提前工作做得充分,這個(ge) 老齡化小區沒有遇到大的求藥難問題。
(四)
前幾天,杜小燕錄了一個(ge) 采訪視頻,在視頻中,她表達了沒法在一線和居民共同抗疫的遺憾,也懇請居民對工作人員、誌願者的工作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這些挺身而出的誌願者多數沒告訴家人自己在做的事,怕他們(men) 擔心。
周小堂的媽媽幾乎每天都會(hui) 給兒(er) 子打電話,接起視頻前,他總會(hui) 調整情緒,擠出笑容——“我很乖的,我這麽(me) 怕死,一般都在家躲起來,吃的也夠。”
做了“團長”後,他常常忙得沒時間接媽媽的視頻,為(wei) 了讓她安心,周小堂反複報平安,有時也用睡懶覺和工作忙等理由“糊弄”她。
潘詩妍的家人一開始支持她做誌願者,但知道女兒(er) 受委屈後,態度大轉彎,為(wei) 了要不要做誌願者,家庭開了好幾次會(hui) 議。
一次晚上組織核酸檢測,居民分批次下樓,老人和小孩優(you) 先,但有的居民帶著小孩下樓後就要求把大人也一起檢測了,有人同意,有人擔心小孩感染不同意,造成了不小的爭(zheng) 吵,潘詩妍上前協調,有人將火力對準了她,她退開了,讓其他誌願者幫忙。
平時做誌願者工作,潘詩妍都習(xi) 慣躲在幕後幫忙,不願意直麵居民,“我脾氣不好,萬(wan) 一控製不住,懟了居民把小事弄大就不好了”。
慢慢地,她也學會(hui) 了忍耐。家人也覺得幾天時間,女兒(er) 都長大了。
4月10日,張淑迎做了一個(ge) H5分享到了小區微信群,展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小區誌願者和工作人員的工作照。這位老人說,大家太辛苦了,希望居民知道她們(men) 在做什麽(me) 。
“我們(men) 也是居民,我們(men) 在為(wei) 誰做?為(wei) 自己,也是為(wei) 了大家。”她說。
(五)
居民表達“謝謝”的方式也是五花八門的。張亞(ya) 良收菜款時,有的老人會(hui) 給他現金,“不用找了,你們(men) 這麽(me) 辛苦,也應該拿一些”,有的人還特意要求拍張合影,要發朋友圈表揚他們(men) 。一位老人對鄧日美說“有你們(men) 真好”,這是這段日子她覺得最溫暖的話。
張亞(ya) 良是位樓組長,負責給樓裏的居民送菜,每次都能收到很多“謝謝”。他對16樓的一位老人印象很深。老人的家人都住在市區,因為(wei) 疫情原因她單獨隔離在小區,房子還沒裝修,隻鋪了一層地板,屋裏幾乎沒有家具,一張床、一張桌子、幾把椅子、一台破舊的單開門冰箱,老人不會(hui) 團購,微信消息也很少回。張亞(ya) 良第一次上門收集需求時,她家隻剩下了一根白蘿卜和幾瓶酸奶,臨(lin) 走前,老人一定要把兩(liang) 瓶酸奶給他。
有時候小小的吐槽和抱怨,情緒就會(hui) 得到宣泄。誌願者的小群常常變成“誇誇群”,誇對方身材瘦、脾氣好,自己很羨慕雲(yun) 雲(yun) ,也有人會(hui) 發出家裏的萌寵照片,希望“治愈”一下大家,搞笑是必備技能,一個(ge) 成功的段子能讓大家樂(le) 一晚上。
周小堂說,這段時間,誌願者們(men) 都感同身受。無論是醫護人員還是誌願者,大家的付出都是善意,如果這些善意能夠得到珍惜,那麽(me) ,做誌願者就有意義(yi) 了。
原本陌生的麵孔因為(wei) 疫情下的守望相助而熟悉了起來,在潘詩妍的描述中,群裏的“花花”是個(ge) 很自信、陽光的女孩子,她在群裏不停回複居民的問題,即使問題有些無理取鬧,她還是很耐心;30號樓的男孩子是位數學老師,他很熱愛生活,很熱心,平時會(hui) 約鄰居一起散步,知道有人想喝可樂(le) ,會(hui) 熱情地分享……
他們(men) 都在期待解封。潘詩妍計劃好了出遊的行程;周小堂想回老家看看父母,他很想念他們(men) 。
截至4月16日,上海本輪新冠肺炎疫情已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超30萬(wan) 例,上海已經封閉式管理半個(ge) 月以上。
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張淑迎看完杜小燕錄製的視頻後很感動,“80後”杜小燕在視頻中說:“我相信‘陽’隻是過程,‘陰’才是終點,我期待與(yu) 你們(men) 共同奮戰,但我也希望待我走出隔離點,戰鬥已無需存在。”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均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