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長三角“無接觸”傳遞鄰裏情:“打破”藩籬 守望相助

發布時間:2022-04-20 11:12: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長三角“無接觸”傳(chuan) 遞鄰裏情:“打破”藩籬 守望相助

  中新網嘉興(xing) 4月19日電(張雨滴)“沈書(shu) 記,農(nong) 肥已送到,請查收。”近日,浙江省嘉興(xing) 市嘉善縣姚莊鎮展豐(feng) 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馮(feng) 一平撥通了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新元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沈偉(wei) 鋒的電話。邊界卡點上,經過防疫消殺,400多斤農(nong) 肥被嘉善的村幹部們(men) 運送到了卡點另一頭。

  這頭送,那邊接。遠遠注視著一切的上海村幹部們(men) ,待兄弟村幹部們(men) 撤離完畢,再上前接力搬運,將這份沉甸甸的情誼收下。整個(ge) 過程,雙方雖並無接觸,但一來一往顯得默契十足。

  原來,展豐(feng) 村有四五個(ge) 村民租住在毗鄰的新元村種植葡萄、黃桃等果樹,疫情防控期間無法返回購置農(nong) 肥,為(wei) 了不耽誤果農(nong) 日常生產(chan) ,兩(liang) 地村幹部協商之下便有了“無接觸”投放農(nong) 肥的一幕。

  邊界上的守望相助迎來更多創新探索。近日,上海青浦、江蘇吳江、浙江嘉善三地組織部門用好“吳根越角”黨(dang) 建生態圈、“城鎮圈”黨(dang) 建聯盟等既有黨(dang) 建工作協作機製,聯合製定了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基層黨(dang) 組織建立疫情聯防聯控五項互助協作機製,為(wei) 三地提供線上一體(ti) 化服務,線下無接觸支援。

  防疫中,三地毗鄰地區人員雖然“不接觸”,但可根據各自“資源清單”,在確保無風險的前提下,相互精準調配,實現急需物資跨區域、閉環式幫扶援助。

  “協作機製裏提到的,除了物資支持,還有心理關(guan) 懷,這點也很重要。”嘉善縣姚莊鎮銀水廟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周梅風說,銀水廟村與(yu) 上海市青浦區金澤鎮龔都村交界,本輪上海疫情以來,她時刻關(guan) 心著兩(liang) 個(ge) 村的情況,兩(liang) 地村幹部時常互動聊天,為(wei) 戰勝疫情加油鼓勁。

  據了解,三地在巡邏執勤等崗位建立“不接觸”的聯合黨(dang) 員誌願服務隊,在三地毗鄰地區建立“不見麵”的疫情防控聯合行動黨(dang) 支部等。同時,為(wei) 實現信息全麵實時共享,三地搭建部門、鎮、村(社區)基層黨(dang) 組織分級溝通聯絡平台,及時高效互通疫情防控相關(guan) 信息數據。

  嘉善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董曙明表示,該機製的建立,打破了行政區劃的壁壘,讓曾經三地的“梯形”管理機製,變成了扁平化管理。

  “原來兩(liang) 個(ge) 村之間的一件事情,需要先上報到鄉(xiang) 鎮,由鄉(xiang) 鎮之間甚至是縣市區一級進行溝通協商,再落實到村。”董曙明說。

  而現在,在同一件事情上,三地可以直接通過互助協作機製落實,處理問題更加便捷、高效,這對於(yu) 要“與(yu) 病毒賽跑”的疫情防控工作來說,更是至關(guan) 重要。

  在江浙滬邊界卡口兩(liang) 邊駐守的,是毗鄰村的黨(dang) 員誌願者,他們(men) 協作護崗,防範疫情;在微信群溝通的,是毗鄰村的黨(dang) 組織書(shu) 記,他們(men) 共享信息、聯合防疫……

  一體(ti) 化背景下,長三角區域打破體(ti) 製機製藩籬,勠力同心,將本因疫情而使一體(ti) 化進程按下的“暫停鍵”變為(wei) “快進鍵”。(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