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法首次修訂:讓職業教育真正“香起來”“熱起來”
職業(ye) 教育法首次修訂,推動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融通
讓職業(ye) 教育真正“香起來”“熱起來”
本報記者 張偉(wei) 傑
《工人日報》(2022年04月24日 01版)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四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了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將於(yu) 今年5月1日起施行。這是該法自1996年頒布施行以來的首次大修。
我國目前共有職業(ye) 學校1.13萬(wan) 所,在校生超過3000萬(wan) 人。隨著我國產(chan) 業(ye) 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ye) 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職業(ye) 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
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將帶來怎樣的改變?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行政法室副主任宋芳表示,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將職業(ye) 教育改革發展的政策舉(ju) 措和實踐成果轉化為(wei) 法律規範,為(wei) 培養(yang) 更多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打造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夯實法治基礎。
不得設置就業(ye) “門檻”
近年來,仍有人對職業(ye) 教育持有偏見,覺得職業(ye) 教育“矮人半截”。
為(wei) 著力提升職業(ye) 教育的社會(hui) 認可度,職業(ye) 教育法在修訂過程中作出了一些針對性規定,明確職業(ye) 學校學生在升學、就業(ye) 、職業(ye) 發展等方麵與(yu) 同層次普通學校學生享有平等機會(hui) 。“營造職業(ye) 教育發展的良好社會(hui) 氛圍,真正讓職業(ye) 教育‘香起來’‘熱起來’。”宋芳表示。
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規定,高等職業(ye) 學校和實施職業(ye) 教育的普通高等學校應當在招生計劃中確定相應比例或者采取單獨考試辦法,專(zhuan) 門招收職業(ye) 學校畢業(ye) 生。明確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創造公平就業(ye) 環境;用人單位不得設置妨礙職業(ye) 學校畢業(ye) 生平等就業(ye) 、公平競爭(zheng) 的報考、錄用、聘用條件;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國有企業(ye) 在招錄、招聘技術技能崗位人員時,應當明確技術技能要求,將技術技能水平作為(wei) 錄用、聘用的重要條件;事業(ye) 單位公開招聘中有職業(ye) 技能等級要求的崗位,可以適當降低學曆要求。
在立法目的中,增加促進就業(ye) 創業(ye) 、建設“技能型社會(hui) ”的規定,明確職業(ye) 教育“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撐”,並規定國家采取措施,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社會(hui) 地位和待遇,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wei) 大的時代風尚;國家對在職業(ye) 教育工作中做出顯著成績的單位和個(ge) 人按照有關(guan) 規定給予表彰、獎勵;每年5月的第二周為(wei) 職業(ye) 教育活動周。
打通“斷頭路” 構建“立交橋”
新修訂的職業(ye) 教育法明確,職業(ye) 教育是與(yu) 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類型。那麽(me) ,為(wei) 推動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融通、不同層次職業(ye) 教育貫通,如何打通“斷頭路”、構建“立交橋”?
宋芳介紹,修改後的職業(ye) 教育法明確職業(ye) 學校教育和職業(ye) 培訓並重,職業(ye) 教育與(yu) 普通教育相互融通,不同層次職業(ye) 教育有效貫通,服務全民終身學習(xi) 的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高等職業(ye) 學校教育由專(zhuan) 科、本科及以上教育層次的高等職業(ye) 學校和普通高等學校實施;國家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與(yu) 職業(ye) 培訓學分、資曆以及其他學習(xi) 成果的認證、積累和轉換機製。
此外,該法還規定,中等職業(ye) 學校可以按照國家有關(guan) 規定,在有關(guan) 專(zhuan) 業(ye) 實行與(yu) 高等職業(ye) 學校教育的貫通招生和培養(yang) 。接受職業(ye) 培訓取得的職業(ye) 技能等級證書(shu) 、培訓證書(shu) 等學習(xi) 成果,經職業(ye) 學校認定,可以轉化為(wei) 相應的學曆教育學分;達到相應職業(ye) 學校學業(ye) 要求的,可以取得相應的學業(ye) 證書(shu) ;接受高等職業(ye) 學校教育,學業(ye) 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的,可以依法申請相應學位等。
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委員孫其信在分組審議中表示,在當前中國的國情下,職業(ye) 教育、普通教育的融通,為(wei) 不同追求的職業(ye) 教育學生的發展多元化,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
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
職業(ye) 教育離不開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麵,修改後的職業(ye) 教育法完善了產(chan) 教融合的製度支撐。
據宋芳介紹,修改後的職業(ye) 教育法在總則中強調職業(ye) 教育實行“校企合作”,並進一步明確,國家發揮企業(ye) 的重要辦學主體(ti) 作用,推動企業(ye) 深度參與(yu) 職業(ye) 教育,鼓勵企業(ye) 舉(ju) 辦高質量職業(ye) 教育。同時明確,對深度參與(yu) 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yang) 質量、促進就業(ye) 中發揮重要主體(ti) 作用的企業(ye) ,按照規定給予獎勵;對符合條件認定為(wei) 產(chan) 教融合型企業(ye) 的,按照規定給予金融、財政、土地等支持,落實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減免及其他稅費優(you) 惠。
此外,為(wei) 了深化產(chan) 教融合、校企合作,法律還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采取購買(mai) 服務,向學生提供助學貸款、獎助學金等措施,對企業(ye) 和其他社會(hui) 力量依法舉(ju) 辦的職業(ye) 學校和職業(ye) 培訓機構予以扶持。
修改後的法律還引導企業(ye) 按照崗位總量的一定比例設立學徒崗位,同時明確企業(ye) 與(yu) 職業(ye) 學校聯合招收學生,以工學結合的方式進行學徒培養(yang) 的,應當簽訂學徒培養(yang) 協議;有關(guan) 企業(ye) 可以按照規定享受補貼等。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