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知識產權局:2021年共授權發明專利69.6萬件
中新財經4月24日電 24日,國新辦舉(ju) 行2021年中國知識產(chan) 權發展狀況新聞發布會(hui) ,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局長申長雨介紹2021年中國知識產(chan) 權發展狀況:全年共授權發明專(zhuan) 利69.6萬(wan) 件,每萬(wan) 人口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到7.5件,較上年提高1.2件。我國申請人通過《專(zhuan) 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zhuan) 利申請達6.95萬(wan) 件,連續第三年位居全球首位。
一、知識產(chan) 權創造量質齊升。全年共授權發明專(zhuan) 利69.6萬(wan) 件,每萬(wan) 人口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擁有量達到7.5件,較上年提高1.2件。我國申請人通過《專(zhuan) 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zhuan) 利申請達6.95萬(wan) 件,連續第三年位居全球首位。核準注冊(ce) 商標773.9萬(wan) 件,收到國內(nei) 申請人馬德裏國際注冊(ce) 申請5928件。新認定地理標誌保護產(chan) 品99個(ge) ,新核準注冊(ce) 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集體(ti) 商標477件。作品、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量分別達到398.4萬(wan) 件、228萬(wan) 件。授予植物新品種權3979件。全麵取消專(zhuan) 利、商標申請環節資助獎勵,嚴(yan) 厲打擊非正常專(zhuan) 利申請和商標惡意注冊(ce) 行為(wei) 。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排名位居全球第12位,連續9年穩步提升。
二、知識產(chan) 權保護更加有力。新修改的專(zhuan) 利法、著作權法正式實施。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在全國範圍內(nei) 開展知識產(chan) 權保護工作檢查考核和打擊侵權假冒工作績效考核。新建25家知識產(chan) 權保護中心和快速維權中心,累計設立22家國家海外知識產(chan) 權糾紛應對指導中心地方分中心。查處專(zhuan) 利、商標等領域違法案件5.01萬(wan) 件。處理專(zhuan) 利侵權糾紛行政裁決(jue) 案件4.98萬(wan) 件。受理知識產(chan) 權糾紛調解案件6.48萬(wan) 件。查辦侵權盜版案件2957件,刪除侵權盜版鏈接119.7萬(wan) 條。累計扣留進出口侵權嫌疑貨物7.92萬(wan) 批。新收各類知識產(chan) 權一審、二審、再審等案件63.5萬(wan) 件,審結59.5萬(wan) 件。批準逮捕涉及侵犯知識產(chan) 權犯罪案件4500餘(yu) 件7800餘(yu) 人。偵(zhen) 破侵權假冒犯罪案件2.1萬(wan) 起,抓獲犯罪嫌疑人3.8萬(wan) 名,涉案總價(jia) 值95.3億(yi) 元。知識產(chan) 權保護社會(hui) 滿意度進一步提高至80.61分。
三、知識產(chan) 權運用效益顯著提高。統計顯示,2020年專(zhuan) 利密集型產(chan) 業(ye) 增加值達到12.13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5.8%,占GDP比重達到11.97%。版權產(chan) 業(ye) 增加值達到7.51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長2.58%,占GDP比重達到7.39%。2021年全國專(zhuan) 利、商標質押融資總額達3098億(yi) 元,同比增長42%,惠及企業(ye) 1.5萬(wan) 家。知識產(chan) 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3783億(yi) 元,其中出口760.2億(yi) 元,同比增長27.1%;出口增速超進口增速10.5個(ge) 百分點。共簽訂涉及知識產(chan) 權技術合同21.9萬(wan) 項,成交額突破1.4萬(wan) 億(yi) 元。發行知識產(chan) 權資產(chan) 證券化產(chan) 品42隻,發行規模95億(yi) 元。
四、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效能持續提升。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審議通過深化知識產(chan) 權領域“放管服”改革文件,部署16項改革舉(ju) 措。知識產(chan) 權審查質量和效率持續提升,高價(jia) 值發明專(zhuan) 利審查周期壓減至13.3個(ge) 月,商標注冊(ce) 平均審查周期穩定在4個(ge) 月,提前完成國務院確定的五年壓減周期目標任務。知識產(chan) 權公共服務機構實現省級層麵及副省級城市全覆蓋。新增88家國家知識產(chan) 權信息公共服務網點,新建50家技術與(yu) 創新支持中心。新增開放10種知識產(chan) 權數據,實現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數據首次開放。上線歐盟商標查詢係統。開展知識產(chan) 權信息服務專(zhuan) 項行動,服務中小企業(ye) 30餘(yu) 萬(wan) 次。
五、知識產(chan) 權國際合作與(yu) 競爭(zheng) 有序開展。深度參與(yu) 全球知識產(chan) 權治理,正式加入《工業(ye) 品外觀設計國際注冊(ce) 海牙協定》和《關(guan) 於(yu) 為(wei) 盲人、視力障礙者或其他印刷品閱讀障礙者獲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馬拉喀什條約》,將於(yu) 下月5日生效。成功推動人民幣成為(wei) 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PCT國際專(zhuan) 利申請相關(guan) 國際費用定價(jia) 和結算貨幣,中文成為(wei)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工作語言。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有序實施,已實現244個(ge) 中歐地理標誌產(chan) 品互認互保。紮實推進“一帶一路”知識產(chan) 權合作,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企業(ye)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交的專(zhuan) 利申請公開量為(wei) 8596件,同比增長29.4%;專(zhuan) 利授權量為(wei) 4711件,同比增長15.3%。2021年,沿線國家共在華申請發明專(zhuan) 利2.5萬(wan) 件,同比增長7.7%;授權1.6萬(wan) 件,同比增長18.1%。認真落實《區域全麵經濟夥(huo) 伴關(guan) 係協定》(RCEP)知識產(chan) 權的相關(guan) 內(nei) 容履約工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