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紅色基因紮根中國大地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央視快評】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紮根中國大地 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
4月25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中國人民大學考察時強調,要堅持黨(dang) 的領導,堅持馬克思主義(yi) 指導地位,堅持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服務,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的重要講話,站在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後繼有人的高度,充分肯定了中國人民大學在人文社會(hui) 科學高等教育等領域取得的成效,深刻闡述了高校立德樹人的重要意義(yi) ,為(wei) 我國高等教育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將鼓舞我國高校積極探索、守正創新,培養(yang) 出更多棟梁之材、追夢先鋒,為(wei)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作出更大貢獻。
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本。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圍繞“為(wei) 誰培養(yang) 人、培養(yang) 什麽(me) 人、怎樣培養(yang) 人”這一根本問題作出了一係列新部署。從(cong) 全麵加強黨(dang) 對教育工作的領導到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wei) 根本任務,從(cong) 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到深化教育改革創新,一係列決(jue) 策開創了我國教育事業(ye) 發展新局麵。高校作為(wei) 教育體(ti) 係的重要一環,迎來了難得的曆史機遇。以中國人民大學等為(wei) 代表的一批高等學府勇立時代潮頭,弘揚優(you) 良傳(chuan) 統,不斷追趕超越,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成績突出,實力和世界影響力顯著增強。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我國對高等教育的需要,對一流大學的需要,對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以思政課為(wei) 抓手,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培養(yang) 擔當民族複興(xing) 大任的時代新人,不僅(jin) 是穩當下、抗風險的現實需要,也是利長遠、固根本的戰略選擇。
國勢之強由於(yu) 人,人材之成出於(yu) 學。我國高等教育辦學規模和年畢業(ye) 人數已居世界首位,要著力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突破,向質量要效益,注重結構性調整,走內(nei) 涵式發展道路。要不忘本來,傳(chuan) 承紅色基因,利用好紅色資源、弘揚好紅色文化,把紅色曆史、革命故事、原理道理講深、講透、講活,築牢信仰之基、把穩思想之舵,讓“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信念成為(wei) 廣大師生的自覺追求。要在體(ti) 現中國特色上下功夫,立足自身獨特的曆史、文化、國情,建設有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高等學府。要開闊視野,吸收外來,擴大教育開放,有效借鑒國外有益做法,更多地同世界一流資源開展高水平合作。要麵向未來,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創新,優(you) 化高校區域布局、學科結構、專(zhuan) 業(ye) 設置,克服唯分數、唯論文、唯帽子等頑瘴痼疾,完善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推進產(chan) 學研協同創新,充分釋放出大學的能量。
一流學校都是在服務國家發展中成長起來的。全國各高校要深入學習(xi) 貫徹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中國人民大學時的重要講話和總書(shu) 記對高等教育工作的係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把立德樹人內(nei) 化到各項工作中,不斷提高學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ang) ,以教育現代化支撐國家現代化,努力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新路。
央視評論員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