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零基礎速成班走紅,“躺賺”背後套路幾何?

發布時間:2022-05-05 14:38:00來源: 工人日報

  近來,配音、插畫等“零基礎速成班”迅速躥紅。一些培訓機構宣稱“小白”也能學、學會(hui) 即能接單賺錢,但實際上所謂“速成”套路滿滿。不少學員投訴其收費高、退款難,課程“不靠譜”,推薦接單的承諾難兌(dui) 現。

  配音、插畫、短視頻剪輯……近來,圍繞當下熱門的網絡技能,一些“零基礎速成班”迅速躥紅。記者發現,在短視頻和社交平台上,不少商家將目光瞄準職場新人、全職媽媽等群體(ti) ,利用其渴望一技傍身的心態,打出“低門檻”“高回報”的誘人廣告招攬學員。

  然而,在將高額學費收入囊中後,部分機構“現出原形”。在某投訴平台上,有學員表示課程“不靠譜”“退款難”,此前承諾的介紹兼職也未能兌(dui) 現,還有人為(wei) 付學費背上網貸。

  零基礎真能速成嗎?動輒上千元的培訓班,葫蘆裏賣的什麽(me) 藥?

  “小白專(zhuan) 屬,帶你輕鬆變現”

  “你離配音大神,隻有一門課的距離。”某在線教育平台上,一堂售價(jia) 1元的配音直播課漸入高潮。老師先是分享了幾個(ge) 發聲技巧,在彈幕區的一片崇拜聲中,她話鋒一轉,推銷起價(jia) 值7480元的播音係統課。“61節名師精品直播課,為(wei) 零基礎小白量身定製,畢業(ye) 即可推薦接單。”

  留言區氣氛熱烈,很多學員對課程表現出興(xing) 趣。當一位學員表示“囊中羞澀”時,老師抓住話頭展開攻勢,承諾通過考核後,合作平台將優(you) 先派單。“錄製有聲小說,1小時就能賺100元。我有學員月入9000元,早把學費賺回來了。”

  描摹了光明“錢”景後,老師又給出了分期付款的繳費選擇。記者就此進行谘詢,對方表示公司有自己的助學平台,隻需支付200元定金,即可享受無息分期付款。

  除了配音之外,在插畫和短視頻剪輯等新興(xing) 領域,也湧現出眾(zhong) 多“零基礎速成班”。記者發現,他們(men) 引流的路徑大體(ti) 相似:先通過收費極低的“試聽課”吸引學員,再大量灌輸“包教包會(hui) ”“輕鬆變現”等觀念,接著推出價(jia) 格不菲的“係統班”“進階課”。

  在某教育機構的“零基礎商業(ye) 插畫變現營”售前群中,記者觀察到,谘詢課程的有大學生、全職媽媽,還有謀劃副業(ye) 的“斜杠青年”。一位寶媽擔心沒時間聽課,助教回應“兩(liang) 年內(nei) 可任意看回放”。有“小白”擔心難以上手,助教聲稱“班主任有問必答”。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廖懷學認為(wei) ,近年來,就業(ye) 者參加培訓學習(xi) 新技能的意願強烈,同時很多人開始謀求副業(ye) 發展以增加收入。一些機構瞅準時機,選擇一些熱門副業(ye) 貼上“低投入高回報”的標簽,以迎合這種“賺快錢”的心理。

  “學費交了,根本接不到單”

  “內(nei) 容老套不說,老師自己的粉絲(si) 都是假的。”學習(xi) 了幾節“零基礎視頻剪輯課”之後,大學生喬(qiao) 琳覺得自己被“套路”了。她偶然發現,不僅(jin) 課程內(nei) 容能在網上隨意搜到,培訓贈送的資料也是網上的盜版視頻。

  一位參加過某機構“插畫速成班”的學員告訴記者,課程內(nei) 容根本不是為(wei) “小白”準備的。“講課用的是繪畫領域的專(zhuan) 業(ye) 語言,原定的直播課縮水成了錄播課,沒法實時跟老師溝通,學到最後連入門都談不上,更別提接單賺錢。”

  去年6月,購買(mai) 了前述在線教育平台播音係統課的王寧,先後支付了訂金、學費、資料費等各種費用,畢業(ye) 後卻未收到任何兼職邀請。“總共繳納了8000多元,連結業(ye) 證書(shu) 也得花50元。結課後有同學詢問何時有試音機會(hui) ,助教立即解散了班級群。”

  記者發現,在“黑貓”等消費投訴平台上,對於(yu) “零基礎培訓班”的投訴不在少數,大多涉及費用糾紛。其一,學員在發覺“課程質量差”“承諾難兌(dui) 現”之後,往往要求機構退還學費,此時客服卻直接消失。其二,一些機構推薦的分期付款實為(wei) 有息貸款,在客服的誘導下,有低收入群體(ti) 毫不知情便背上網貸,且協商撤銷無果。

  對此,廖懷學分析稱,培訓機構的行為(wei) 可能構成單方欺詐,需承擔返回財產(chan) 、賠償(chang) 損失等民事責任。對培訓結果做出保證性承諾的行為(wei) ,違反了廣告法關(guan) 於(yu) 教育、培訓廣告的禁止性規定,可能被處以停止發布廣告、罰款等行政處罰。如果強製、誘導學員貸款,實際使貸款合同違背消費者本意的,根據民法典貸款合同屬於(yu) 可撤銷的合同。

  速成班亂(luan) 象需要多方共治

  多位受訪者認為(wei) ,可從(cong) 行業(ye) 監管、平台自律及宣傳(chuan) 教育等方麵入手,推動協同共治,進一步壓縮“零基礎培訓班”的生存空間。

  廖懷學表示,對於(yu) 虛假宣傳(chuan) 、誘騙貸款的違法機構,相關(guan) 部門應加強監督、執法力度,做到早發現、早警示、早查處。據了解,此類在線培訓班通常兼具教育、商業(ye) 、網絡產(chan) 品三種業(ye) 態,涉及市場監管、網信等多個(ge) 部門的管轄範圍,要實現常態化監管,還需進一步明晰職責劃分和行政管轄權。

  “互聯網廣告隱蔽性強,表現為(wei) 發現難、定性難、取證難等特點,客觀上較難實現全方位、全時段、無遺漏的監管。”廖懷學認為(wei) ,網絡平台守土有責,應加強對廣告主資質及廣告內(nei) 容的審核,以技術監測為(wei) 平台治理賦能。此外,針對用戶舉(ju) 報及監測發現的“零基礎速成班”廣告,要根據具體(ti) 情況采取警示、屏蔽等處理方式,避免更多用戶遭受損失。

  識破偽(wei) “速成班”的套路還要靠年輕人自己。以插畫行業(ye) 為(wei) 例,資深插畫師小脈告訴記者,雖然目前人才需求旺盛,但“零基礎”和“高收益”純屬“誤會(hui) ”。“培訓班能教的不過是簡單技法和繪圖軟件用法,遠遠達不到商用要求。作為(wei) 副業(ye) 來說,新人一般隻能接到繪製QQ、遊戲頭像的簡單任務,絕對難稱‘高薪’。”

  “應加大反詐防騙宣傳(chuan) ,引導相關(guan) 群體(ti) 增強防範意識,樹立正確的學習(xi) 態度和擇業(ye) 觀念,通過正規渠道學習(xi) 技能,而不是輕信不法機構的洗腦式營銷。”廖懷學說。

  (部分受訪者為(wei) 化名)

  陳曦 甘皙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