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舉鐵團”變“舉菜團”為居民運送物資

發布時間:2022-05-06 11:14:00來源: 新京報

  臨(lin) 時管控區內(nei) 誌願者團隊將小區外蔬菜包、水果包等舉(ju) 過頭頂接進小區

  “舉(ju) 鐵團”變“舉(ju) 菜團”為(wei) 居民運送物資

  4月28日至5月4日,朝陽區美景東(dong) 方小區在被劃入臨(lin) 時管控區的一周內(nei) ,小區裏的居民誌願者團隊,自發組織了一支隊伍,在小區北門處把外麵的蔬菜接進小區內(nei) ,為(wei) 居民購買(mai) 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資提供便利。

  為(wei) 了彌補不能去健身房“舉(ju) 鐵”的遺憾,誌願者們(men) 玩笑間為(wei) 這支隊伍取了個(ge) 名字,叫做“舉(ju) 菜團”。連著三四天,誌願者們(men) 需要將小區外的蔬菜包、水果包等生活物資舉(ju) 過頭頂,腳下踩著椅子,從(cong) 外頭接進小區裏。“團長”魯斌說,“隻有一個(ge) 人一直舉(ju) 菜遞菜,是忙不過來的。人手多了,我們(men) 的動作就變快了,上一個(ge) 人手酸了,就換下一個(ge) 頂上。”

  將生活物資舉(ju) 過鐵門送進臨(lin) 時管控區

  4月28日,美景東(dong) 方小區被劃入臨(lin) 時管控區,小區居民禁止出入。為(wei) 了滿足小區居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南磨房鄉(xiang) 街道為(wei) 美景東(dong) 方小區派了一輛生活物資保障直通車,每天都來,從(cong) 上午九點半開始營業(ye) ,直到下午三點半結束。

  趙賀是負責直通車的管理員,他和幾名同事需要將載滿生活物資的直通車開到小區門口,將新鮮蔬菜、水果等物品擺放在門口,等待居民挑選。趙賀說:“我們(men) 需要站一整天,排隊的人多了中午都沒法兒(er) 吃飯。”趙賀是個(ge) 見誰都樂(le) 嗬的性格,幾天的相處下來,他和魯斌成了朋友。

  “我們(men) 都處成好哥們(men) 兒(er) 了。”魯斌說。“舉(ju) 菜團”的名字,是魯斌起的。他告訴記者,連著三四天,誌願者們(men) 需要將小區外的蔬菜包、水果包等生活物資舉(ju) 過頭頂,腳下踩著椅子,從(cong) 小區外頭接進小區裏。魯斌回憶,“鐵門的縫隙太小,東(dong) 西進不來,就得從(cong) 鐵門上頭接,特別是有些人買(mai) 整箱礦泉水、牛奶,這些東(dong) 西都特別重。一開始就我來幹,趙賀和我就打配合,他從(cong) 外頭舉(ju) ,我就在裏頭舉(ju) 。”

  管控的第二天,就有年輕誌願者加入到北門買(mai) 菜點的服務隊伍中,魯斌的“舉(ju) 菜團”隊伍越來越大,到目前,已經有十幾個(ge) 人參與(yu) ,隨時待命。“隻有一個(ge) 人一直舉(ju) 菜遞菜,是忙不過來的。人手多了,我們(men) 的動作就變快了,上一個(ge) 人手酸了,就換下一個(ge) 頂上。”魯斌說,“報名我們(men) 隊伍的都是年輕小夥(huo) 子,個(ge) 頭和力氣都不小。”

  北京的氣溫逐漸攀升,最高氣溫能達到30℃。小區的買(mai) 菜點沒有任何遮擋,為(wei) 了保證無接觸運送物資,“舉(ju) 菜團”誌願者們(men) 需要穿著防護服,接受陽光的烤曬。“舉(ju) 菜團”居民誌願者張曉鵬說:“穿著防護服,一天下來,裏麵的衣服都能擰出水來。”

  最大程度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

  張曉鵬是一名健身教練,從(cong) 小區的誌願者群裏了解到買(mai) 菜點需要幫忙後,便向魯斌報名,成為(wei) “舉(ju) 菜團”的一員。他說:“我之前是舉(ju) 鐵,現在在小區裏就是舉(ju) 菜。”張曉鵬是一位“80後”,在這之前,他曾有十餘(yu) 年的部隊經曆。魯斌說:“部隊出來的範兒(er) 就很正,聲音很洪亮,在我們(men) 這裏都叫他‘嗓門哥’,五十米開外都能聽見他報菜名。”

  需要人舉(ju) 菜的時候,張曉鵬就頂上,換班的時候,他就到居民排隊的隊伍邊上維持現場秩序。魯斌說:“他說話特別逗,現場氣氛也很好,小區裏大家也都能互相理解。”趁著直通車在門外備菜的工夫,“舉(ju) 菜團”會(hui) 搭好桌子,拉上警戒線,把當天的菜品和價(jia) 格貼在牌子上,引導在一旁等候的居民有序排隊。魯斌說:“我們(men) 的原則是,保證無接觸,保證小區內(nei) 外所有人員的絕對安全。再來就是最大程度滿足居民的生活需求,我們(men) 負責記賬的趙姐,現在所有菜的價(jia) 格都會(hui) 背了。”

  魯斌口中的趙姐,叫趙浩桐,加入“舉(ju) 菜團”的第一天,她就提出需要有一人負責算錢記賬,幾天的記賬工作,趙浩桐就連大蒜的單價(jia) 都記得門兒(er) 清。小區外負責遞菜的趙賀說:“有一天我不知道為(wei) 什麽(me) ,愣是一天下來沒記住大蒜多少錢,問了趙姐好多遍。”因為(wei) 她的加入,“舉(ju) 菜團”整體(ti) 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提升,居民不再需要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待買(mai) 菜。魯斌說:“居民們(men) 買(mai) 菜的需求還是很大的,排隊能排個(ge) 三四百米。”

  條件有限,物資保障直通車也不能保證照顧到每一位居民的喜好。有一天,有位上了年紀的居民來到門口,告訴魯斌自己特別想吃饅頭,但是直通車上沒有,魯斌告訴老人後,便在心底暗暗記下。當天回去的時候,魯斌就告訴了家裏的妻子,用家裏的麵粉做了一些饅頭,送到了老人家裏。趙浩桐說:“當時我就在場,看到那個(ge) 畫麵特別感動,魯哥真的為(wei) 居民、為(wei) 小區做了很多事情。”

  “所有人的合力才是小區的金鍾罩”

  趙浩桐說:“我們(men) 的周圍不是中風險地區就是高風險地區,隻有我們(men) 小區目前還沒有發現一個(ge) 陽性病例。有人說,我們(men) 小區就跟有金鍾罩鐵布衫保護著一樣。”在一旁的張曉鵬則接了下半句:“應該說,是所有人的合力,才成為(wei) 了我們(men) 小區的金鍾罩鐵布衫。”

  為(wei) 了滿足多元化需求,物資保障直通車裏,新增了好幾樣商品,購買(mai) 的隊伍,也從(cong) 最開始老人居多,變成了全年齡段的居民。一名剛買(mai) 完菜的老奶奶告訴記者,她已經是第二次來買(mai) 菜了,“誌願者們(men) 的服務很好。”

  魯斌是隊伍的統籌,每天都在買(mai) 菜點。他說:“我要給我們(men) 的誌願者點讚,要給社區的工作人員點讚,也要給居民們(men) 點讚,小區裏的居民將近萬(wan) 人,大家能夠聽從(cong) 安排,按照要求主動保持良好秩序,我們(men) 現在各環節運作能這麽(me) 順利,就是大家團結一心,擰成一股繩的結果。”

  居民排隊的隊伍很長,在陽光的照射下,人們(men) 省著力氣保持沉默。

  趙賀說自己是個(ge) 樂(le) 天派,總是樂(le) 嗬著活躍氣氛,而他的手上同時也在不停地忙活著,一邊挑好居民所需要的菜,一邊還得提高嗓門說話。有居民要了個(ge) 哈密瓜,他拿著哈密瓜就唱起了新疆的民謠。趙賀說:“活兒(er) 不能停,嘴更不能停,我們(men) 得積極應對,生活才會(hui) 變得積極起來。”

  5月5日,美景東(dong) 方小區解除了臨(lin) 時管控。

  新京報記者 陳璐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