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續寫春天的故事丨黑龍江加大重點群體就業幫扶力度

發布時間:2022-05-12 14:53:00來源: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原標題:黑龍江加大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幫扶力度——春風拂麵暖人心

  查看網絡訂單、拿貨、開著自己的小車去送貨,來自哈爾濱的殘疾人白永康每天都在忙著電商業(ye) 務。近期,白永康在黑龍江省殘疾人培訓基地接受了係統的電子商務培訓。熟練掌握電商平台運營技能後,白永康在電商平台注冊(ce) ,開起自己的小店,經營得有聲有色。

  今年以來,黑龍江省把“穩就業(ye) ”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季度,全省城鎮新增就業(ye) 8.87萬(wan) 人,就業(ye) 困難人員再就業(ye) 1.61萬(wan) 人,就業(ye) 形勢總體(ti) 保持穩定。加大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幫扶力度是“穩就業(ye) ”的重要環節,黑龍江省深入實施大項目拉動就業(ye) 、創業(ye) 帶動就業(ye) 、支持新就業(ye) 形態發展等措施,推出“春風行動”“助殘日”等幫扶活動,積極開展農(nong) 民工、殘疾人、零就業(ye) 家庭等群體(ti) 就業(ye) 和勞動者合法權益保護等工作,把就業(ye) 送上門,讓創業(ye) 更有效。

  強化幫扶服務保障

  今年2月底,一輛輛農(nong) 民工返崗專(zhuan) 車從(cong) 黑龍江各地駛出,護送農(nong) 民工返崗就業(ye) ,此舉(ju) 一解疫情之下的返崗難題。在方正縣,當地聯係外地用工企業(ye) 、衛生防疫、鐵路等部門,開通至蘇州專(zhuan) 廂、青島專(zhuan) 車,運送183名返崗複工人員到崗;在依安縣,91名農(nong) 民工在專(zhuan) 車護送下順利抵達溫州市上崗;在雞東(dong) 縣,當地與(yu) 用工企業(ye) “無縫對接”,運送158名務工人員順利抵達北京等地上崗。

  這一“點對點”式上崗服務保障,一推出就受到歡迎。黑龍江省人社等部門在做好保障運送的同時,積極收集務工需求信息,不僅(jin) 把農(nong) 民工送到目的地,還“送上崗”。據介紹,僅(jin) 今年春節假期過後的幾天裏,黑龍江省就累計開行專(zhuan) 廂、專(zhuan) 車58次,運送2912名農(nong) 民工平穩有序返崗就業(ye) 。

  每年春節過後,是農(nong) 民工進城務工的集中時段。為(wei) 解決(jue) 這一期間農(nong) 民工的就業(ye) 需求,黑龍江人社等部門積極搜集省內(nei) 外用工需求,在全省各地召開“春風行動”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將就業(ye) 服務送到各地農(nong) 民工的家門口。今年3月份,雖受疫情影響,但黑龍江舉(ju) 行的網上“春風行動”依然火爆。自3月初啟動以來,黑龍江省“春風行動”通過抖音、快手等平台向全省直播,開展各類專(zhuan) 場直播“雲(yun) 聘”活動825次,簽訂就業(ye) 意向協議8443人。黑龍江的農(nong) 民工或是自己上網,或是在工作人員幫助下,動動手指,足不出戶就可網上簽約。

  在“春風行動”中,黑龍江還推出殘疾人就業(ye) 專(zhuan) 項幫扶活動。3月22日舉(ju) 行的黑龍江省“春風行動”就業(ye) 專(zhuan) 項活動靈活就業(ye) 專(zhuan) 場雲(yun) 聘會(hui) 上,哈爾濱納諾機械有限公司為(wei) 視力殘疾者推出的語音客服,為(wei) 聽力殘疾者推出的文字客服等崗位受到殘疾人歡迎。黑龍江省殘聯教育就業(ye) 部部長孫偉(wei) 說:“通過‘春風行動’等專(zhuan) 項活動,我們(men) 拓展了就業(ye) 形態,促進殘疾人就業(ye) 。下一步,我們(men) 還將激發殘疾人的就業(ye) 創業(ye) 活力和創新潛能,幫助有勞動能力、有就業(ye) 需求的殘疾人實現就業(ye) 。”據介紹,今年“春風行動”期間,黑龍江省殘聯通過征集企業(ye) 信息,專(zhuan) 門為(wei) 殘疾人推出482個(ge) 就業(ye) 崗位。

  常態化機製解難題

  “春風行動”如今已是黑龍江農(nong) 民工、殘疾人、零就業(ye) 家庭等群體(ti) 解決(jue) 就業(ye) 難題的有效平台。開展“春風行動”的同時,黑龍江還積極打造有效機製,時時送來就業(ye) 幫扶“春風”,溫暖龍江大地。

  今年一季度,黑龍江全省城鎮新增就業(ye) 同比增長6.2%,城鎮調查失業(ye) 率低於(yu) 上年同期0.4個(ge) 百分點,達2020年以來最好水平。以“春風行動”為(wei) 代表的一係列常態化機製,有效解決(jue) 了就業(ye) 難點,成為(wei) 黑龍江省就業(ye) 總體(ti) 工作“大盤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按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ye) 政策就是其中之一。黑龍江省鼓勵黨(dang) 政機關(guan) 、事業(ye) 單位、國有企業(ye) 帶頭招收和安置殘疾人就業(ye) ,加大對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ye) 的激勵力度。據悉,2021年全年,黑龍江省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ye) 年審已審核用人單位4843家,其中新增年審單位504家,安置人數18248人。

  黑龍江省殘聯副理事長王傳(chuan) 文說:“充分利用社會(hui) 人力資源,創新就業(ye) 服務方式,可形成促進擴大就業(ye) 的綜合效應和持續動力,有效做好殘疾人就業(ye) 工作。”去年,黑龍江省殘聯匯聚社會(hui) 資源,舉(ju) 辦殘疾人網絡就業(ye) 短視頻創作大賽,來自全省各地的123名殘疾人選手參加這次大賽。激烈比賽中,許多選手展現出不凡的創業(ye) 就業(ye) 能力,而令他們(men) 受益的龍江陽光培訓—就業(ye) —增收鏈條式創業(ye) 就業(ye) 服務品牌頗為(wei) 引人注目。據介紹,這一模式注重培訓質量,注重與(yu) 就業(ye) 銜接。黑龍江殘聯等部門專(zhuan) 門投入資金440餘(yu) 萬(wan) 元,為(wei) 殘疾人開展雇主培訓,以及茶藝、電商、無人機操作、計算機網絡安全、寵物美容、手工編織、盲人按摩等職業(ye) 技能培訓,引導殘疾人走上工作崗位。

  疫情之下,更需靈活有效的措施將“春風行動”等穩就業(ye) 常態舉(ju) 措落到實處。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黑龍江省及時將招聘活動重心轉移到線上開展,連續3年推出黑龍江省“春風行動雲(yun) 聘會(hui) ”。目前,黑龍江省各級人社部門已將舉(ju) 辦線上招聘活動作為(wei) 常態,運用直播帶崗、遠程麵試等新型模式,探索開展“即時快招”,實現“周周有活動、日日有服務”,為(wei) 農(nong) 民工、殘疾人、零就業(ye) 家庭等群體(ti) 隨時提供就業(ye) 機會(hui) 。

  對於(yu) 來自林甸縣的盲人辛敏來說,殘疾人就業(ye) 創業(ye) 的培訓機製令她實現了自力更生。在黑龍江省各級殘聯創業(ye) 培訓機製幫助下,這位“90後”女孩熟練掌握中醫按摩手藝,回鄉(xiang) 開辦按摩室。辛敏說:“幸福是奮鬥出來的,雖然失去光明,但我的世界依然是五彩繽紛。”

  全方位指導顯溫度

  黑龍江省人社廳統計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省農(nong) 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e) 實現勞務收入294.6億(yi) 元,同比增長2.4%。黑龍江省返鄉(xiang) 的務工農(nong) 民陸續返崗複工,基本實現“應返盡返、願返盡返”。在這一過程中,農(nong) 民工不斷感受到黑龍江省就業(ye) 和勞動者權益保障等服務的溫度。

  在黑龍江省今年各地新開工項目現場,新貼出的“欠薪維權二維碼”令農(nong) 民工為(wei) 之叫好。據悉,與(yu) 今年春節後開工期啟動同步,黑龍江省人社等部門在所有新開工項目場地醒目位置貼出這一二維碼和相關(guan) 舉(ju) 報電話,確保實現農(nong) 民工欠薪維權有效暢通。為(wei) 將這項工作落到實處,黑龍江紀檢監察等部門建立線索移送機製,及時移送欠薪工作中失職失責、違法違紀線索,依法依規嚴(yan) 肅問責。

  為(wei) 從(cong) 源頭杜絕欠薪等勞動者權益保障問題,今年春節剛過,黑龍江省人社部門專(zhuan) 門對建築企業(ye) 和工程項目勞資人員進行培訓,發放政策宣傳(chuan) 資料,指導其掌握農(nong) 民工工資保證金存儲(chu) 、農(nong) 民工工資專(zhuan) 用賬戶設立及使用等業(ye) 務,確保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保障製度有效落實。對各類工程建築、勞務派遣等企業(ye) ,人社部門還專(zhuan) 門對其提示,明確企業(ye) 保障農(nong) 民工工資支付責任義(yi) 務及違法違規懲戒處罰規定,增強企業(ye) 自覺維護農(nong) 民工勞動報酬權益意識。

  如今,電子商務、咖啡、美甲等工作也是黑龍江殘疾人就業(ye) 的新去向。作為(wei) 黑龍江省殘疾人職業(ye) 技能培訓基地,哈爾濱龍在雲(yun) 端職業(ye) 技能培訓學校麵向全省範圍內(nei) 有就業(ye) 、創業(ye) 意願,有培訓需求的殘疾人開展培訓服務。學校結合市場熱點,為(wei) 殘疾人推出電子商務、咖啡、美甲等培訓科目。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在黑龍江省殘聯的支持下,該校推出培訓、產(chan) 品、小程序商城、就業(ye) 基地等多項服務,實現殘疾人培訓、就業(ye) 等全方位服務。

  “為(wei) 讓殘疾人就業(ye) 培訓更具實效,我們(men) 為(wei) 學員製定個(ge) 性化課程,配備專(zhuan) 職課程輔導教師,做到‘一人一案,一人一檔’,讓殘疾人學員學有所得、學有所用。”該校創辦人丁嬌說,該校已為(wei) 400多名殘疾人學員進行了實訓,目前學員就業(ye) 率達8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蘇大鵬)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